分享

靠8分钱利润,从小作坊到亿万商业帝国,深耕32年,坚持不上市!

 为我的梦想奋斗 2017-01-13

既不上市,也不融资:

外无欠款,内无赊账;

他仅靠100块作为启动资金;

赚着每盒只有8分钱的微薄利润;

心怀匠心,坚持32年在一个领域深耕;

硬是把3块钱的调味料做成了年入16亿的大产业;

如今,许多浮躁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疯狂地追逐资本,坚持以上市为终极目标,在这样一个过分功利的时代,他的存在如同商业世界的一股清流,不时点醒着无数先驱与后来者。

他就是十三香的创始人——王守义。

100块起家,创业维艰

据说,王守义制作的调味料源自北宋时期的兴隆堂——一个专门卖草药和香料的地方,出自这里的一种秘制调料被皇家御膳房收入,普通百姓难以有机会得见。

到了明末时期,王守义祖上因厌恶官场而辞官隐退,因对药性十分精通,这个皇家秘制调料就被带出了宫廷。尽管经历了时代的动荡,所幸秘方最终得以保存,通过代代相传,制作秘方的手艺被王守义习得。

时至1959年,大饥荒袭来,老百姓忍饥挨饿,十分悲惨,而王守义一家同样是饥肠辘辘,常常要靠野草树皮充饥。这时,王守义想到了祖传的调料秘方,何不靠售卖调料解决温饱问题呢?

于是,王守义在原有配方上进行了改善,重新配置出了一种新的调味料,取名“十三香”,把调料包好,每包都印上“十三香”的章,就这样,他带着新的调味料从驻马店一路走到石家庄,希望老百姓来光顾自己的小生意。

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曾停售过十三香,到了1984年,王守义的儿子王银良劝父亲在驻马店开一家作坊式的调味厂,即使启动资金只有100块,但至少是家族可以生存下去的希望,这家小厂取名为“兴隆堂十三香调味厂”。

就这样,小厂子建起来了,已经60岁的王守义每天早上5点拉着一辆破旧的人力车来市场上卖,一吆喝就是一天,回到家已经说不出话了。

有一次正好赶上冬至,王守义原本想借此机会多赚点钱过年,在寒风刺骨的早上拉上自己的几个儿子整整在市场喊了一天,然而,到了晚上,孩子们已经冻得小脸发紫,钱却没赚到多少,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

在那个年代,很多小生意人赶上节日之际都会选择在家里过节,市场往往比较冷清,而王守义坚持每天都要出门卖调料,风雨无阻,全年不休,长此以往,王守义的小生意渐渐被当地人熟知,老百姓对他也产生了信任。

伴随逐渐上涨的人气和口碑,王守义想到了扩大规模,他购置了几件闲房,买了器械,又添了几个帮手,这样一来,十三香的销量一下翻了好几番。

  • 1984年,起步资金100元,资产几乎为零,至第二年销售额近20万;

  • 1998年,十三香集团成立,注册资金达8000万,年销售额4亿多;

  • 2003年,年销售额、上缴税收分别保持5亿元、2000万元左右;

  • 2008年,销售额、利税分别为7亿元、4000多万元;

  • 2011年,销售额、税收、利润分别达到10.4亿元、8002万元、6923万元;

  • 2014年,同样的指标已变为15亿元、1.7亿元和1.2亿元,调料产量6万多吨。

即便企业日益壮大,王守义丝毫没有老板的派头,一日三餐仍是粗茶淡饭,身上的衣服和脚上的鞋都极为素简,晚年,即使身体不便,王守义也要拄着拐棍坚持去生产第一线看看,赶上夏天,他还会亲自为工作着的员工送上消暑解渴的西瓜和绿豆茶。

看着王守义这么操劳,他的儿子劝父亲在家安心享受晚年生活,企业的运营他们会时刻上心,但是王守义总是有些不放心,再三叮嘱儿子要善待企业员工,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年轻人的奉献,绝对不能亏待了他们。

王氏家族“掘金有道”

从小作坊起家,做到今天的庞大集团,王氏家族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每一天的脚踏实地。王守义的儿子王银良说:“调味品属于小产品、小行业,没有多高的技术成分,必须踏踏实实。诚信最关键,我就是忠厚对人、对产品、对客户,我最大的靠山就是诚信。”

除了诚信,王家还将质量和信誉看做企业的生命,“十三香是进‘口’的东西,我们不掺杂使假,不缺斤短两和偷税漏税。别人和我做生意,即使只有5分钱的利润他都干,而和别人做,他能赚5毛都不一定干。这是因为我的信誉,几十年如一日的信誉。”

纵览当今的调味品行业,多数龙头企业早已实现产业多元化,唯有王守义十三香,目前仍属于少见的单一产业型企业,他们几乎没有进行过资本运营,没有对外做过担保,不贷款、不融资、不赊欠,但熟知内情的人都知道,它从不缺钱,现金流很充足,稳步发展是其一直坚持的核心经营原则。

  • 企业规模尽管足够大,王家人却既不打算扩大领域,也不打算上市,王铁良说:“上市是圈钱,想那不切实际的玩意儿干嘛。”这样的“保守”让该品牌在业内一直默默耕耘,心怀匠人之心,只做好调味品这一个领域,或许,正是这样一份坚守让这家传统企业昂首走到今天。

互联网人流行讲“追风口”“顺势而为”,而总有这样的企业偏偏逆风而上,秉持自己的匠人之心,一门心思地保守做实业,无视资本,不愿上市。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这份恬淡与坚守对当今的企业家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心境吧。

投稿、

播放GI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