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本博司,194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著名摄影师、艺术家,被誉为“最后的现代主义者”。 时光与历史一直是杉本博司的创作主题。他一直坚持使用大画幅胶片相机与810胶卷进行拍摄,拒绝电脑后期的暗房工艺,意图通过摄影这一形式,来探寻人类、时光、历史、记忆这些永恒的话题,长时间曝光拍摄和将相机焦点设在比无限大还要远的地方是他最为独特的拍摄方式。 其作品《海景》于2007年以188.8万美元拍出,迄今依旧是亚洲当代摄影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 (杉本博司 《海景(Seascapes)》系列,1980~2002) 对于一份摄影作品而言,向其奢求过多的意义似乎是荒谬的。因为照片只能记录下一个瞬间、或是一段时光,它只展示一瞬的事实。而杉本博司冲破了这一藩篱,既将自己的思索融入于作品之中,又将自己的思索与作品化作了思想的起点,将观者带入一个近似玄妙的境界。在他的作品里,摄影不再是记录历史与事实的手段,而是一种接触时间本身的方式,一种叩问人类自身的方式,一种阐述自我观念的方式。 从《海景》,《剧院》,《建筑》,《画像》,到《数学的形体》,杉本博司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摄影风格,他的照片非常平静,黯淡的画面,毫无生气,给人一种冷冷的感觉,可是却使无数人驻足于他的作品之前。海不再是海,建筑不是建筑,他的摄影更像是一种探寻。杉本博司说,世间万物都随岁月的流逝而变化,我的艺术的主题是时间,所以我相信黑白,因为我想要弄清楚时间究竟是什么。 想弄清时间究竟为何物的人,如果不是一个天才,大概是一个疯子。而我不知道杉本博司属于哪一类。
拍摄于1975至1999年的《透视画馆》系列是杉本博司的成名作。他在参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时对馆内的展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想要以这些展品为题材来拍摄作品。他选取馆内布景作为拍摄对象,利用大画幅相机还原了自然风光与动植物,给人一种虚假的真实感,仿佛这就是在大自然中拍摄记录下的,然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在杉本博司在博物馆支起三脚架之后输出的照片而已。 照片中的这些生物与景观,无一不是人造虚假景观所构建的透视画面。摄影这一“记录”的功能在《透视画馆》系列中被打破,变化成弄假成真的工具。杉本博司借由这一形式,开始了对时间于历史的探索,他将人类塑造的非自然重新化成自然,以探寻过去在人类未存在之前、未来人类消失之后,这个星球“自然”的模样,了解历史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 杉本博司开始这一系列拍摄的次年,《透视画馆》系列被纽约现代美术馆纳为馆藏。 (杉本博司 《透视画馆(Dioramas)》系列,1975~1999) 在拍摄《透视画馆》系列时,杉本博司突然萌生了一个问题,如果将一部电影拍摄到照片之上,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效果?他当时自己的回答是,一张发光的帆布。为了验证自己的回答,他带着相机进入了电影院,从电影开始放映时开始曝光,直至电影结束时关闭快门。在拍摄结束后杉本博司回到住处,冲洗后,他料想的画面猛地出现在他眼前。 在《剧院》系列最后呈现出来的照片中,吸引人们注意力的电影本身在层层叠叠的光影下化作了一无所有的纯白与虚无,而不被人们注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剧院装潢设计、墙面、穹顶、座椅、舞台却分外清晰。前进的时光所带来的消逝与存留发生了强烈地对比。在明亮的电影屏幕的照耀下,静止不动明暗交替的剧院本身呈现出一种遗迹与废墟一般凄美的历史感。 对于这种拍摄方式,杉本自己的解释是:“没有快门装置的人类之眼,必定只能适应长时间曝光。从落地后第一次睁开双眼的那刻起,到临终躺在床上阖眼的那刻为止,人类眼睛的曝光时间,就只有这么一回。人类一生,就是依赖映在网膜上的倒立虚像,不断测量着自己和世界之间距离吧。” (杉本博司 《剧院(Theaters)》系列,1975~2001) 《海景》系列则是杉本博司最著名,最受欢迎,也是最玄妙的系列。在这系列中,他将拍摄这一理性仪式上升到了近乎行为艺术的行动,亦将极限艺术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自问今天人类是否还能和过去的人类看见同样的景色,如果答案为是,那么这样的景色又是什么。《海景》便是他寻求解答的努力以及提交的答卷。他遍历地图,找寻远离人类文明的海岸线,独自驱车前往,考察气象、海面活动,关注水分和大气的变化状况,与人类生存至今变化最微小最难以察觉的存在打交道。在简洁得无以复加的一分为二构图中,杉本博司打通了此刻与远古的时间通道。只有一望无际、没有任何人类活动印迹的大海,才是我们能够和古人共通的瞬间。 《海景》系列共有50幅作品,并且杉本博司直言这个系列还将进行下去。在这50幅构图单调、相似至形成一种类型学范式的重复图像中,一切地理位置、固有印象都失去了存在的位置与意义。只有标题中表明的拍摄地点和海域名称可以证明这是某个地方的海。但是在观者面前,它们都是人类所能见到的海,人类所能见到的最初的、最终的、最原本的海洋。杉本博司在真实面前垂下面纱,用光线、空气、水、氛围塑造出这一阴一阳、近乎抽象的分割图景,这个空间掘弃了时间,它来自于黑暗的过去的某一时代、某一地方,将当代人类与这古老的一切紧紧相连。杉本博司的海景不再是海的照片,它们最终成为从黑暗的过去升起的某种东西,是一种时间机器捕获的超越我们存在的视觉,那些海的物质如水和空气暗示我们生命的起源。 (杉本博司 《海景(Seascapes)》系列,1980~2002) 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人类思想,无孔不入的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最早是从建筑领域开始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摆脱传统的建筑形式的束缚,充分利用工业化提供的技术,材料,创造适合新的社会条件的新建筑。 现代主义在建筑材料上大胆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材,代替传统木材,石头和砖瓦。在设计上反对任何装饰,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具有明显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现代主义由建筑设计开始,影响带到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新旧事物更换交替,以往的思想被彻底颠覆,社会的巨变,使得这个时代的人们处于迷茫的境地。 《建筑》系列是杉本博司对空间及建筑的探索,他探访世界上多处著名建筑,用大画幅相机拍摄它们——以一种近乎失焦的方式。硕大的照片中被摄建筑物位于照片中央,但细节以被模糊殆尽,只剩一个鲜明的轮廓,能够使人辨认出这些地方是哪个地方的哪一栋建筑。这种杉本独特的“将相机焦点设在比无限大还要远的地方”的方式将这些在世界建筑史上独占一席,皆具独创性的名建筑推向含糊不清的彼端,消融它们各具特色的外形与细节,将这些建筑物的建筑形式全部化成幽远的幻影,目的就是为了还原这是一栋“建筑”的所谓本质。建筑是为了容纳人类进行活动,建筑物却成了人类竞相展现技艺、想象力的竞赛品。因此杉本博司曾说出“建筑物是建筑的坟墓”这样惊世骇俗的话,而这系列照片便是他的思考与提问。 (杉本博司 《建筑(Architecture)》系列,1997~2002) 受亨利·福克斯·塔尔伯特与法拉第的启发,他抛弃相机,用发电机发出的40万伏特电流,并将其直接打在胶片之上。每一次电流穿过,都在黑色的胶片上刻下了独一无二的烙印,它们如树干、如树枝、如花的绒毛、如荒野上的莽草,亦如人的血管,如生命的诞生与延展。每一幅照片本没有任何说明,怒放的生命在荒原之上肆意生长,又放肆地泛滥、绽放,这就是《Lightning Fields》系列。
他最新的创作《colors of shadow》的装置作品是一个下及地板、上至天花板的透明棱镜,这个装置由杉本博司自2000年起耗费四年时间精心设计制作,加上最终作品的完成时间,花费了十年。并在2009年末至2010年初的那个冬天,用这个装置来观测光线。他会在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观察东京的黎明,等着第一缕光线穿过他的三棱镜,再投射到一个竖向的细长镜子上,经过再次反射后,在白墙上被分解成鲜艳的颜色。然后他会用一台老式宝丽来相机,拍摄下那颜色与颜色之间的间隙。 他说,这个世界明明充满了无限的色彩,自然科学却将这个世界界定为七种色彩。因此,我觉得,正是在这些被舍弃的颜色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存在。 三棱镜装置局部 在这个艺术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爱马仕的艺术总监Pierre-AlexisDumas造访了杉本的工作室,并萌生了与杉本合作打造“Hermès Editeur”系列第三组作品的想法。“Hermès Editeur”是爱马仕推出的一个艺术家方巾计划,Dumas想通过这个计划来赞美色彩,并希望能够通过和同样对色彩有着热情的艺术家合作,在为爱马仕制作艺术品方巾的同时,也可以挑战他们的手艺和纺织品印刷技术。与杉本博司的合作,成为了Hermès Editeur系列最成功的一组作品。 如果我真的有来生,我不会成佛而是会落入轮回转世的漩涡之中,人,我当然是不想再做了,也不想做动物昆虫,而是希望以植物的形态转世,然后绽放出无名之花,谁也看不到这种花儿,谁都无法给它的颜色命名。完成这个无限色彩项目之后,杉本博司在书中写到。
他仿佛始终处于探寻之中,对万事万物都在不断敲打与追问,这样的追问与思索贯穿了他创作的始终,可能正是如此他才会发出在数码摄影诞生后,摄影史就已经终结的感叹,他曾多次笑称自己是最后一位摄影师。从60年代起,随着摄影科技的颠覆性改变,摄影本身不可避免地重新书写自己的历史了,在这以后不久,杉本博司也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作为70年代中期纽约的年轻摄影师,杉本博司已经意识到了这样一种新的发展空间,同时被记录现实和表现内心两种不同的摄影观念所影响。 杉本博司所探寻的,就是一种将相机和世界分离的观念。对于杉本博司来说,他所关注的不再是自身的问题,而是考虑和我们感知的世界的关系,相机和人类的感觉并非是两种不同的东西,相机只是延伸了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进程。相机由此而言不是一种技术发明,而是自然的副产品,用以捕捉记忆和终止时间。 杉本博司照片中人类心灵的精神世界,复原了某种可以形象化的记忆,这就是他的价值所在。 - End - 以单纯学习分享为目的而原创编辑 涉及版权和肖像权争议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