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国四行书:治大国,如烹小鲜

 雨中登沂山 2017-01-14


【老子】




治大国,

如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

其鬼不神。



治理一个巨大的国家,就好比烹调一道美味的小菜。用道德的修养来治理天下,那么所谓鬼怪依靠的神灵,也就不存在了。



非其鬼不神,

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

圣人亦不伤人。



非得鬼怪不灵了,神灵才不会伤人,非得神灵不能够伤人,至圣之人也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天人合一,内心没有妖魔,鬼也就失去了依靠的神灵,如此一来两相平和,我们也伤不了神灵鬼怪,所以就不会相互伤害,万物同体共存。




《诗经·桧·匪风》毛传云:

“烹鱼烦则碎,

治民烦则散,

知烹鱼则知治民。”


《诗经》毛传中曾记载:“烧鱼的时候,你频繁地翻煎,那鱼肉就容易碎;治理百姓人民,你频繁地折腾他们,朝令夕改,随意变换,那人心就会涣散。要知道,治理人民和烧鱼的道理是一样的啊。”



“烹小鱼不去肠,

不去鳞,

不敢挠,

恐其糜也。”


——《老子章句》河上注


烹调小鱼的时候,不去除它的肠,不刮去它的鳞片,不敢去搅动,唯恐鱼肉破碎。




事大众而数摇之,

则少成功;

藏大器而数徙之,

则多败伤;


为民众办事,却朝令夕改的人,很少能成功;虽然贮藏有大的器物,但频繁地搬迁,那器物便多有损耗。



烹小鲜而数挠之,

则贼其泽;

治大国而数变法,

则民苦之。


烹调小菜的时候,频繁地搅动,那菜就要给烧坏了。治理大国,总是频繁地更换法令,那老百姓就要受苦了。



是以有道之君贵静,

不重变法。

故曰:

“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韩非子·解老》篇


所以啊,讲求“道”的君主以清净无为贵,不以变换法令为重。所以才要说:“治理大国,就如同烹调小菜。”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为宽裕者,曰勿数挠,

为刻削者,

曰致其咸酸而已。


——《淮南子·齐俗训》



治理大国就像是烹煮小菜,为政宽裕富足的人呢,就说:千万不要折腾。而为政严苛的人呢,就说:非要烧得那菜又咸又酸才罢休。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不挠也,躁而多害,静则全真。

故其国弥大,而其主弥静,

然后乃能广得众心矣。


——王弼


治理大国就像是烹调小菜,不要搅动它,性急则多害,平静则功行俱全。所以国家越大,它的主人就越要保持静和的状态,这样才能广得民心啊。




小鳞,小鱼也。

治大国譬如亨小鳞。

夫亨小鳞者不可扰,

扰之则鱼烂。


小鳞,就是小鱼的意思。治理大国就好比烹煮小鱼,烧小鱼的人不能搅动,你搅动了,那鱼肉就会烂掉。





治大国者当无为,

为之则民伤。

盖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范应元


治理大国的人应当“清净无为”,你太作为,就会劳民伤财。所以啊,统治着不可随着自己的心意胡作非为,否则就要失去民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