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早就知道有「穷人思维」存在,后来一直非常留心,不停的觉知反省自己的生活,努力让自己从中挣脱出来。很多人以为穷人思维是赚钱能力的问题,其实穷人思维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由我们的「决策思维」决定的。 穷人思维1:喜欢用时间换钱 这其实是符合我们本能的,因为时间我们轻易的就能够'得到',而且好像'用不完'。 人不到真的没时间的时候用永远觉得时间是够的,就像我们很难觉得空气珍贵一样。但是对很多人来说钱永远是稀缺的,自然而然我们把钱看的很重,时间看的很轻。
我并不是想要宣扬,什么都花钱解决的消费主张。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被金钱稀缺的一面控制,盲目的把钱看得太重了,而且忽视健康,时间,注意力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认真想想都能明白,身体健康,时间,家人朋友,快乐的体验,这些都比金钱要重要的多。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把钱用在我们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我的生活理念
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使命,我现在27岁,那么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的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花时间学习有用的知识,更关注自己的成长。 人生需要积累,到了35岁的时候,只要我前面有足够的积累,拥有能力和资源后,我自信我的生活可以过的很好! 所以,我现在更应该关注我的身体健康,照顾我的家人,多和朋友相聚,并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享受生活!饭饭今年的一个努力:真正做到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借口! 在这里有一个建议??:2017年,拿出一部分钱用于购买生活中「有趣的体验」。 什么是有趣的体验?偶尔给自己买花,去电影院看电影,一次旅行,一场交响乐,约朋友吃没吃过的大餐,学习一个乐器...哪怕大学刚毕业没钱,也可以去城市所在的博物馆,大学,书店...所以,丰富有趣的生活和金钱多少无关,和你是否有丰富的内心有关。 穷人思维2:凡事先考虑钱 这点买房的时候体现的特别明显,穷人思维先算的不是我真正要的是什么房子,而是先算算我买得起哪里的房子,花费了大量的积蓄却买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房子。 而富人思维明确知道自己需要怎么样的房子,然后算自己还差多少,怎么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明白吗?
《穷爸爸富爸爸》里面说过,穷人总挂在嘴边的是,我买不起;富人总是挂在嘴边的是,我怎么才能买得起。 同样,《断舍离》中也有,不要让「我买不起」的东西最后变成「我配不上」的东西。 穷人思维3:总是在小账 因为金钱是稀缺资源,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就会斤斤计较,反复权衡,殊不知算多了小账,往往会让我们失去了算大账的能力。怪诞行为学里也举过例子,我们常常对生活中买菜的几毛钱算计很久,但是对于房价调控政策抛诸脑后... 行为经济学上这叫「决策疲劳」:短时间内,你做出的决策越多,你的精力越疲惫,内心越不愿意再一次权衡利弊,导致你的决策越来越随意。 老爸教给我的一个智慧 做人做事,先算大帐,再算小账。算大账不会让自己被眼前的利益迷了眼睛,小账呢也要算,毕竟很多大帐是小账积累起来的。只不过因为先算了大帐,我们不会对小账斤斤计较,耗费太多无用的精力。 还有一件事情要强调:穷人思维不只是没钱的穷人有,很多后来赚钱到钱的富人一样有,甚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各个领域里面有同样类似的穷人思维。 想要改变这点,只能靠我们不停的提高自己的视野,塑造更多更好的观念,我们的生活才能过的越来越好。
小结一下:其实全文说的都是我们日常都听过很多遍但是没有听懂的道理,所谓的格局,视野,远见,认知升级...说的其实都是我们的决策思维,改变这些你才不会一直穷下去,否则拥有再多钱,还是很'穷'。 尾巴 思维这个东西真的非常可怕,当你的思维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非常有道理,虽然不满于当下生活的现状,但是挣扎一番之后就安于这样的生活了,甚至开始自欺欺人。 吴伯凡老师说过一个例子,穷人知道自己没钱,但是没品位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没品位的。很多人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审美,他们觉得自己的衣着和生活就是美的。 觉知到了这一点后,虽然我现在还是看不懂梵高莫奈的画,但是我可以通过去了解艺术品,去不断的阅读经典,不断的成长,提高自己的审美。 所以真正看到高处思维的人反而因为知道还有更高更美好的生活方式,而更努力的生活! 買一束花給自己 走過長街小巷 看陰晴圓缺 花開花謝 淡定過日子 @张小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