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总是感到很焦虑? 你觉得什么都来不及了。 别人8年前就买了房子,你来不及了; 别人炒股赚了300万,你来不及了; 别人在职场没过几年就当了部门负责人,你来不及了; 别人玩微博、写公号成了大V,你来不及了; 别人网络直播成了网红月入几百万,你来不及了…… 每天睁开眼睛醒来,你发现,又有人超过你了。 竞争加剧了我们的焦虑。而社交媒体的发达,让这种竞争更加赤裸裸,更加实时呈现。我们的参照系越来越厉害,导致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放在一次次PK当中,我们一次次又败下阵来。 在这种比较中,焦虑感越来越重。 02 陷入焦虑状态该怎么办呢? 首先你要分清楚,你到底是焦虑,还是急功近利?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越努力越焦虑呢?因为你急于求成,你想越过整个过程,快速得到结果。 焦虑主要来自比较,把参照系变成你自己。不要随时随地、自动自发去跟别人比较。你更该比较的是,上一秒的你自己。如果你这一秒学了新东西,你就已经进步了。所有看起来牛x闪闪的人物,都来自于每一天细小的进步啊。 最重要的是,不要陷入焦虑这种情绪本身,直接列出行动清单! 乔布斯说过这段话: 我以前觉得一个好员工能顶5个普通员工,后来发现我错了,一个好员工能顶50个。这并不是说一个好员工能干50个人的活儿,而是他能影响到很多人。 而好的工作方法是缓解焦虑最好的方法!分享总结9个职场经验,我想你一定可以有很多想法。 1.找上司沟通时,让他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发生什么问题,请示上级是很正常的事,同样是客户临时反悔,不签合同了。 一种员工吓呆了,急匆匆跑去问老板,“完蛋了,客户变卦了,老板怎么办?”另一种员工想清楚备选方案,问老板,“客户变卦了,第一,我们可以降低部分条件,留住这个客户,第二,放弃这个客户,选择另外三个备选合作方,他们的优劣分别是……” 如果你是上司,相比之下,是不是想立刻把第一个给炒了? 请记住,不要每逢有问题,就一脸懵逼地跑去问上司,对上司来说,你什么都问我,我要你干嘛? 正确的方式是,你需要带着几个备选方案,请上司选。 每一个下属都要有为上司节省时间的自觉,封闭式问题会比开放式问题省时间得多。 2.不要随便否定别人,除非你能提出建设性意见 除非你是乔布斯本人,否则不要有轻易否定他人的习惯。 比如你们一个团队搞设计吧,LOGO造型出来了,确定颜色的阶段,征求大家的意见,有人就开启全程否定模式了。 选红色吧,她说,好丑;换成蓝色吧,她说,难看死了;再换成灰色吧,她就开始啧啧了。 当你问她你为什么觉得这些颜色不好,她又说不出像样的原因。 你再问她你觉得哪种颜色好,她说“我也不知道”。 那团队根本不需要你啊,你除了会破坏其他同事的工作情绪,你还会干嘛? 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要推进工作进度的。 你盲目地说“不”,只会耽误进度,就是传说中“猪一样的队友”。 最好的方法是,先肯定同事,再提出建议,比如“这个颜色很干净,很简洁,如果再加一点灰,可能会让这个蓝色显得更有质感”。 这是职场,你要有破有立,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 3. 角色感和场合感很重要,职场不相信眼泪和撒娇 以前公司实习生就讲了一个小故事。 她们班有个长得特别萌的女生,平常就是撒娇高手。前段时间班上几个同学一起在一家公司实习,实习老师让他们都去找资料,其他人都做得好好的,只有那个女生交出的东西乱七八糟。 老师批评她,她又开始惯性撒娇,“对不起啦,学校老师又没教过,要不你叫别人帮帮忙,帮我改一改吧”。于是实习老师让另一个同学帮她改了,她开心惨了,撒娇神功又得逞了。 这个时候,实习老师接着对她说,“这是公司,不是幼儿园。你明天不用来了。” 别以为撒娇女人最好命,在职场,别说撒娇了,你撒泼也不管用。 不要把你私生活的那套带到职场,职场中的重大原则就是效率原则,你一切行为都应该指向你的工作效果。 撒娇卖萌、一惊一乍、眼泪攻势……这些行为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很不专业。 4.能在缺乏条件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好,才叫真牛逼 同样是上司布置任务。 一个人就马上回到位置上开始筹备,抓紧每分每秒。 另一个人就开始啰里吧嗦,讲条件,讲时间,讲人手—— 其实通常情况下,你的上司安排的任务,都是会考虑实际情况的,除非他有心为难你。 乔布斯说过,优秀的员工只要告诉他要做什么事要什么效果,他就会想办法搞定。越是出色的人越善于在缺乏条件的状态下把事情做到最好,越是平庸的人越是对做事的条件挑三拣四。 千万别以为你讲了条件,你就省力了,你就方便了,你只会给上司“你很无能”的印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爸爸”—马云说过,公司请你来是解决问题的,不是制造问题。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你就坐多高的位子。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你就能拿多少薪水。如果你不能发现问题或解决不了问题,你本人就是一个问题。让解决问题的人高升,让制造问题的人让位,让抱怨问题的人下课。 我觉得这个“爸爸”说得很棒。 5.弱者才推卸责任,强者是有智慧地承担责任 团队出了事故,上司问,怎么回事? 总有人会说,反正不是我,都怪小张没把他负责的那块做好,才连累我这边出问题的。 你以为你把责任推卸掉了,其实你是把上司对你的好感推卸掉了。 因为你的说辞,只能说明你是个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正确做法应该是,首先得认清,只要团队出错,你不可能没有责任,你没有阻止,你没有提醒,其实都是责任。 第一步,先诚恳地检讨自己的问题。 第二步,提出弥补错误的方案。 第三步,总结这次犯错的教训,而且应该提出以后该如何规避。 第四步,事后找适当的机会,讲明事情原委,让领导认识到,你来认错并不是你真的有错,而是你有担当。 只要你的领导不是一个昏庸的人,就会知道,你敢负多大的责任,就意味着你有多大的能力。 6.公司不给你安全感,那就对了,要珍惜 同事讲了她两个同学的故事。 一个同学在一家公司的很闲的部门,月入过万,每周工作半天,然后还有各种福利,超级爽。 另一个同学在一家淘汰率很高的公司,试用期就会砍掉一半的人,任务全是高难度的,都是要把自己逼到极限才能完成,她超级苦逼,每天焦头烂额。 每次同学聚会她们两个都是冰火两重天,一个神清气爽,一个焦头烂额。 两年之后,她们还是冰火两重天,只是角色互换了。 神清气爽的那个,整个部门都被撤了,正在找工作,但是因为之前太安逸了,没有真材实料,不好找; 焦头烂额的那个,因为一直在挑战自我,实力越来越强,现在已经是部门主管,好几个猎头来抢。 是时候再次引用马云爸爸的话了,最不给员工安全感的公司,其实给了真正的安全感,因为逼出了他们的强大,逼出了他们的成长。 同理,请珍惜那些对你很严厉的领导吧,只有这样,你才会以更快速度进步。而那些碍于情面、喜欢装好人、对你特别宽松的领导,才是真正对你不负责任。 7.不要害怕同事比你牛逼,他们才会激发你进步 如果公司招了很有才华的新人,老员工觉得地位受到威胁,是正常的。 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敌视新人,孤立他。 另一种是从正面的角度去看待新人的存在,正因为他们牛逼,才可以近距离观察和学习他,提高你自己的实力,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其实对创业公司来说,有牛逼员工的加入,可以把公司做大做强,其他员工也可以享受到好处。不然大家都没有进步,公司垮了,你更加没好处啊。 加入生猛的新人,激活整个团队。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吧。 8.被别人指出问题的时候,最好的态度,就是觉得赚到了 没错,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有毛病啊,传说中的抖M吗? 正常情况下,难道不该是被指出问题之后,瞬间炸毛吗? 就算不炸毛,心里也很不爽,默默想回去扎小人。 这是因为出发点不一样吧。 如果你每一天的诉求就是要得到进步,那么,别人发现你的问题所在,你会觉得你又学到新东西了,以后就可以定向改正了,对方是在帮助你进步,你会感激他。 而如果你的诉求是得过且过,那么,别人指出你的问题,那他就是多管闲事、耽误了你敷衍工作的坏人。你甚至会启动防御模式,谨防以后再来“陷害”你。 那些能够坦然接受批评的人,往往进步得最快。 抖M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9.不要以不喜欢这份工作为借口,你可能只是无能 很多人都喜欢摆出一种姿态:我不是不行,我只是不喜欢。 其实很可能,你只是不敢面对努力以后,还是不怎么样的结果。 这就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那种“我只是不喜欢,我不屑而已”的态度,很不酷,不过是场意淫,不做有什么厉害的,做得牛逼才叫狠? 有句话我特别喜欢,不要怕努力了还是没有实现梦想,你在路上看到的风景,不努力的人连看的机会都没有。 你把一件事做好了,再回头说不喜欢,这才有说服力。 你现在只是让自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因为我们总是因为擅长就会去喜欢,而你是越不喜欢就越不擅长,越不擅长就越不喜欢…… 你越弱,你就越没有选择的余地,你越强,你的选择就越多。 唯有做好你不喜欢的事, 你才有机会去选择你真正喜欢的事。
必须说个实话,学了这10个经验,不一定能让你年薪很快涨10万,但是可以让你的实力慢慢叠加,总会有爆发的一天。厚积才能薄发,就像我身上的脂肪,哪是光一天就能吃出来的? 有人说,最美好的职场曲线,是为优秀的人做事,与优秀的做事,让优秀的人为你做事。 谨以此文献给周五还在努力上进的你,周末愉快。 资料来源:咪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