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7.1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1.(2分)D2.(2分)C3.(2分)B 4.(5分)参考答案: 伴随卫星是一种微小型航天器(1分),在太空中围绕主航天器不同角度地伴随飞行(1分),负责记录主航天器的工作情况(1分),随时对主航天器的表面状态进行监测,实施安全防卫(1分)。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语言表达,1分。 5.(2分)A 6.(3分)D 7.(6分)参考答案: ①在轨补给技术,能持续提供动力补给,可使天宫二号携带更多的生活物资。 ②拥有伴随卫星,随时对天宫二号表面状态进行检查,保障航天器安全运行。 ③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能使排出的体液循环再生,以维持航天员的生命健康。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8.(3分)B9.(3分)C10.(3分)D 11.(4分)参考答案: 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 评分标准: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四处得2分,断对六处得3分,全部断对得4分。 12.(4分)参考答案: 儒者在做王公时,以仁义、礼法修朝施政,使君义达于百姓、通于四海,取得人心归服、天下一家的效果。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13.(4分)答案示例: 孔子制定了让百姓生有所养、死得安葬的制度,可证明荀子所说的“儒者法先王、隆礼义”;孔子做中都宰一年就使西方诸侯国向鲁国学习,证明儒者确为“社稷之臣、国君之宝”;孔子把土地按照性质分类,使各种作物都得到很好的生长,证明了“万物得宜乃君子(儒者)所长”的观点。 评分标准:《孔子家语》中的事例与《儒效》中的观点对应,每句2分,共4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14.(3分)C15.(3分)D 16.(5分)答案示例: 本诗中,作者以酒为旗鼓,把笔当作刀槊和军队(2分),排兵布阵,纵横驰骋,最终扫尽逆虏、取得胜利(2分)。把施于纸上的笔阵、墨阵想象成杀敌复国的军阵,充分体现了陆游的报国之志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之情(1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 17.(6分)①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②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④无丝竹之乱耳 评分标准:写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 18.(2分)D19.(3分)B 20.(3分)C 21.(5分)参考答案: 风景幽美,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风浓厚(文教发达),民风淳朴 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2.(4分)答案示例: 同意。第②段详细描写了家乡梨花盛开的情景,让读者深临其境,第④段开始深情回忆闾山风物,两段内容联系紧密(2分);中间插入第③段几位文友讨论退休后住所选择的话题,内容显得庞杂,文脉不够畅通(2分)。 不同意。第③段写作者和几位文友讨论退休后住所的选择,三位文友不约而同选择自己老家,并质疑想住在地坛附近的小魏,说明人们心中都有故土情节(2分);这段内容具有丰富意蕴、深化主旨的作用(2分)。 评分标准:从内容、结构、语言、主旨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23.(5分)参考答案: ①“泼辣”一词本形容人的性格,这里用来突出大自然蓬勃的生机,更加形象生动。 评分标准:用法(修辞手法、情感色彩等)1分,效果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②上句写红楼隐于碧树之间,色彩明丽,环境清幽(1分);下句中“枕”字形象写出身处清幽环境中的人心凝形释、物我融一的状态(1分)。语言典雅,意境优美(1分)。 评分标准:从用词特色、语言风格、意境特点等角度赏析,共3分。意思对即可。 24.(8分)答案示例,略。 评分标准:分析地方与人物关系,4分;结合作品,4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10分) 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6.(50分) 第①题
说明: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错别字3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 第②题
说明:没有题目,扣2分。错别字3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
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秦昭王问孙卿子:“儒者对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好处吧?”孙卿子答道:“儒者效法先王,尊崇礼义,谨慎地做臣子,并使他们的君主尊贵。即使处境艰难,受冻挨饿,也不会用歪门邪道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即使穷困得)没有安身之处,也能深明维护国家的大义。(如果)地位在人之上,就是王公的资质;地位在人之下,就是国家的重臣,君主的珍宝。即使隐居在穷巷陋屋,也没有人会不尊重他,因为治国之道确实掌握在他们手中。(听说)孔子将要担任鲁国的司寇,沈犹氏就不敢再在早晨让自己的羊喝饱水了;孔子住在阙党的时候,阙党子弟将捕获的猎物进行分配时,有父母亲的子弟就多得一些,这是因为孔子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感化了他们。儒者位居人下时就是这样啊。” 秦昭王问:“那么,儒者地位在人之上时,又怎样呢?”孙卿答道:“儒者地位在人之上时,作用就更大了!他意志坚定,用礼义修治朝廷,用规章制度整顿官员,使百姓之中,忠诚、信实、仁爱、利他的美德蔚然成风。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却能取得天下,他也不干。这种做君主的道义被人民接受,传遍了四面八方,那么天下的人就会齐声响应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贵的名声显赫,天下得到了治理的缘故。所以,近处的人歌颂他、欢迎他,远方的人也会不辞辛劳去投奔他。四海之内如同一家,凡是交通能够到达的地方,没有谁不服从,这就是为人楷模。《诗经》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不归服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他们处在人之下是那个样子,处在人之上是这个样子,怎么能说他们对于治理国家没有好处呢?”秦昭王说:“讲得好!” 至于比较德行来确定次序,衡量才能来授予官职,使有德与无德的都能得到合适的位置,有才能和没才能的都能得到相应的官职,万物都能得到恰当的安置,各种突发变化都得到得体的处理,说话一定符合道理,做事一定符合要求,这些都是君子所善长的。 (二)孔子刚开始做官的时候,担任中都邑的长官,制定出了让百姓生有所养、死得安葬的制度。让年长的和年幼的吃不同的食物,对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有不同的任用,男女分路而走,路上没有人拾取别人落下的东西,器皿上没有多余的雕饰。制造四寸厚的棺材,五寸厚的外椁;顺着丘陵造坟,不建高大的坟墓,不种树。实施了一年,西边的诸侯都学他的做法。鲁定公听说后问孔子说:“学你的这种方法来治理鲁国,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即使用来治理天下都可以,岂只鲁国啊!” 这样实施了两年,鲁定公任命孔子做司空。孔子根据土地的性质,把它们分为山林、川泽、丘陵、高地、沼泽五类,各种作物种植在适宜的环境里,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孔子又由司空升为鲁国的大司寇,他虽然设立了法律,却派不上用场,因为没有犯法的人。 运筹帷幄,决战高考 ——2016-2017学年海淀高三语文期末试卷解析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高三期末考试中,海淀区语文试题的整体难度适中,考察知识点紧扣高考说明,选材及题型设置与2016年高考非常相似,同学们通过这次的考试可以体验到高考语文的题量和难度,对于之前没有认真完成第一轮复习安排的同学来说起有一定的警醒作用。现就具体模块解析试题: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海淀一模延续2016年高考真题关注的科技话题,从“深海潜水技术”到“航空航天技术”,都属于科技说明文,同学们对这类材料内容不熟悉是不会影响做题的,专业术语即使不懂,文中语境也有帮助理解。从此次考试选材中也可以解读出高考倾向于显示中国国力的科技说明文。信息的筛选、概括、梳理是此类阅读题考查的核心能力,平时训练此模块时,一要注意命题人的思路,客观题一般多出在句与句,或段与段之间逻辑关系处,主观题注意链接三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二要熟悉常见错误选项的类型,如最易出错的张冠李戴选项;三要留意做题时间,学会跳读、略读,快而准完成答题。总之,非文学类文本阅读难度较低,此试卷考的7个题共占分值22分,应该要求自己拿满分,如感觉较差,平时要加强训练。
文言文阅读。此次考到的《群书治要》《孔子家语》不同于平时多见的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这次偏哲理议论,有一定的难度。考查内容涉实词、虚词、翻译、断句以及理解概括,考查的题目类型全面、知识点全面。文言文阅读一直是同学们认为最难的模块,这是有一定的深层原因的,那便是课内文言文基础薄弱。平时学习复习文言文,过重地关注背诵默写,却忽视了文言文语法和内容理解。检测文言文水平的方法就是对课内文言文的无注释翻译,背诵、掌握语法、理解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考试时凭感觉答题是得不到多少分的。寒假是打好文言文基础的最后时机,同学们拿出语文课本,整理复习课内文言文知识,理解基础上背诵一遍,效果明显。
诗歌鉴赏。难度适中,只要对课内诗歌掌握较好的同学,基本都可以拿高分。一般来讲考试考熟悉的诗人,所考的诗会较难,但海淀这次不按套路出题。所选诗歌与课内学的陆游的诗主题相似,心境相近,读出“报国之志”“忧国忧民”即可掌握诗歌中心。鉴赏角度可以从修辞入手,翻译即可。难度稍大一点的反而是链接题目出的理解性背诵题,需要对课内古文古诗内容理解且熟悉才能拿上分。相比于高考真题,此题难度较低,但也提醒了同学们平时注意熟记诗歌的表达技巧,积累常见诗歌形象、诗歌语言。
散文阅读。作为大分值题目的担当,散文阅读得分高低将直接决定着语文成绩,属于拔高题,能与大部分学生拉开分数。此试卷散文阅读占30分,难度低,内容理解题与赏析题也是平时练习常见的类型,赏析题应该关注赏析角度,可从表现手法、结构安排、中心主旨等角度分析。要提及的是,此阅读题目还涉及了语言基础、文学常识、名著阅读,这也说明了高考将更侧重于综合考查语文能力,包括前一大题中的理解性背诵,这是一个大方向。要求同学们平时对语文学科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凡是考纲要求的文章和知识点要各个击破,学会积累。以名著作品为例,试卷24题已体现出来,2017年高考语文将对名著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包括对作品基本内容、主旨的整体把握,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
微写作。海淀这次的微写作与近年的模式相同,以描写类、评论类、抒情类的微写作为考查形式,同学们可选自己擅长的题目进行选做。小作文主要考查同学们用精练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能力,作答这个模块时,基本要求是围绕题意不偏离,且结构合理,没有大的语病,在此基础上通顺表达,即可得到8分左右。以后的训练中,着重训练不偏离中心、如何充实内容。需要强调的是,2017年有可能在微写作中加入上一模块中所提及的名著内容,评价作品也属于议论类的题目。
大作文。完全按照2016年高考形式出题,记叙文和议论文各一篇。记叙文是直接命题的,《都是为了你》同学们可结合生活经历,围绕题意,记叙一件事情,或几件事情,学会使用描写、抒情表现主题。议论文自拟题目,同学们围绕“仪式”提出论点,展开论述。这里要强调几点,一是文体特征要明显,记叙文要确定描写和记叙是主要表现形式,这是基本要求,不要记叙之后便开始议论,“非驴非马”;二是议论文审题立意不要偏离中心,可以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材料中“有人说仪式可有可无,有人说不可或缺,有人说可以没有仪式,但不能没有仪式感。”在这三个角度中选取任何一个,都可作为自己的论点;三是平时注意留意生活、积累素材,不要过度使用陈旧的生活素材。
综合来说,海淀期末试题较高考难度偏低,可以检验出同学们语文一轮复习的程度,出题紧随考试大纲,可以帮助同学们感受高考语言知识点考查要求。整体来讲,试题选材上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彰显国力的内容(航空航天技术),考查形式趋向灵活,要求综合能力提高。高考前仅寒假时间是一整块时间,适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强化基础知识,希望同学们透过期末试卷找到自己的知识问题症结,制定详细计划进行知识补充,运筹帷幄,决胜高考! 北京高中生ID:bjgzs99 请输入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