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敢不敢成为有钱人?

 凡凡人人人 2017-01-14



前几天逛太古汇买东西,把钱包丢了。


出租车到家门口了,突然才发现,然后在太古汇关门前最后一刻赶了回去,幸好,被服务员保存得好好的。感谢!


真是,年初丢了一次电脑 —— 出于恐惧,年终丢了一下钱包 —— 出于愧疚。


所幸都是虚惊一场。


或许是从封闭的旧世界奔向开放流动的新世界时而发生的意外。


过去,每当家境好转,钱攒多了一些后,我父亲就会出点事,然后家再次变得窘迫。


我好多了,但也的确是我父亲的儿子。每当事业格局要有大变化时 —— 都是变得好很多,也都会出点事,不过所幸都没造成大损失。


人,真是容易忠于过去。



聪明的穷爸爸



我爸爸是个很聪明的人。


从小学起,我就一直跟着他做各种小生意,例如卖水果、大米、佐料、菜种、凉席等等。


在我们的村子,爸爸的经商意识几乎是最强的。


他是最早一批卖水果的和最早一批贩大米的。甚至,还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已在偷偷贩卖荞麦了,用一辆自行车驮三四百斤的荞麦从两百里地的保定贩到我们村。“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还承包过村里的面粉厂。


然而,我们家一直很穷,从来没因此富裕过。




和他一起做任何生意的人,都有人先后富了起来,但我们家一直是紧巴巴地过日子,最穷的时候,连买火柴的钱都没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个很容易看得到的原因是,爸爸总是遇到坏人,每当他手里的钱多起来了,他就会遇见一次坏人,于是,钱不是被偷就是被骗。


印象最深的是我读高二的时候。


那时爸爸做贩卖大米的小生意,因为不断努力,家境已略有好转。


但有一天,爸爸将5000元的大米批发给了一个人,这笔生意只能赚80元,而那人还是打白条,说日后给钱。


我在外读书,妈妈和姐姐都反对他这样做,尤其是姐姐和爸爸大吵了一顿,但这都没有阻止一向老好人的爸爸做出这个莫名其妙的选择。


很快就证明,这个人是个骗子。


而且,他的家里一贫如洗。骗我家5000元的大米,也是为了去顶另一笔债务。所以就算后来打官司,法院判我家赢也没有用,因为那个人根本没有能力支付那5000元。


因为这一事件,以及后来连续数年的追讨无果,爸爸受到了很大打击,一下子老了很多。


后来,爸爸做佐料的小生意,也小攒了一笔钱。


他带着这笔钱进货,而在路上,他将钱包绑在了自行车最前面的车把上,等到了进货的店铺,才发现钱包已不翼而飞。


还有一次,他进了很多货,需要两个三轮车才行。


他信任出租三轮车的车夫,让这个车夫先骑着车到一个地方等他。


结果,那个人跑了。


最近一次是两年前,他在家里被算卦的人用障眼法骗走了一笔钱。


总之,爸爸的一生一直在重复一个模式:


每当挣了一笔钱,家境有点好转了,他就要出事,把钱损失掉。

他这辈子始终是一个智商很高且很努力的穷人。



对苦难忠诚



很自然的,作为我爸爸的儿子,我多少也继承了爸爸的这种模式,也经常在有了一笔“意外惊喜”后会闹掉丢银行卡和钱包的事故来。


我和爸爸为什么总是和钱过不去?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心理奥秘?


事实上,人类经常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忠诚,那就是:重复他们的苦难。


一女士严重畏光,咨询一年后,畏光消失了。


一天走在路上,冬日阳光打在她身上。忽然间,生命中第一次,她真切感觉到阳光的温暖与美好。


随即她领悟到,父母是黑暗的,但她仍渴望父母的爱,所以她忠于黑暗。




我们都以各种方式忠于原生家庭的本来形态。


对原生家庭的忠诚,有几个层面的含义:


不管怎样糟糕的父母,孩子都渴望获得他们的爱


若背叛,会担心被抛弃,并陷入孤独


渴望拯救父母


相应的,父母若在黑暗中待久了,他们也恐惧光明、甚至任何美好,而只要忠诚。


忠诚让他们有虚假的归属感。


两个故事:


他若给朋友分享零食,会被父亲打,父亲不是可惜钱,而是觉得他竟然会信任人,这太蠢了。

她认真画画,母亲过来撕了她的画,她知道,母亲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是有仇的。

其实我们都这样,在黑暗中待久了,就会畏光。


所以要生孩子,因为:


新生命总意味着新的可能。



怎么破



破解对苦难乃至黑暗家庭的忠诚,有两个关键:


觉知


与新世界建立链接


单纯后者可以实现,但不彻底;


单纯的前者也可以实现,但易有破釜沉舟之感,即一切都崩毁,而心却孤独无依。


其实与新世界的链接可自动发生,只是会让人慌。


两者结合是中道。


这种忠诚,被海灵格说成幼稚的爱,我也一直这样看。


但一位来访者的话揭示了更深的道理。


她说,贫穷的父母最初欢迎了你,这比富有更美好,所以你才忠诚于它。


你忠诚的,是爱,是链接,问题只是固化了最初的形式。


所以,从形式中解放你自己吧。




伸出双臂,如果你想被拥抱的话。



你敢不敢成为有钱人



在看《生命的重建》这本书时,我发现自己的金钱观大有问题。


书中关于“财富”一章,列了26种“与钱过不去”的金钱观:

               1.钱是丑恶和肮脏的。

           2.钱是邪恶的。

           3.金钱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

           4.我很穷,但是我很清白。

           5.我很穷,但是我很好。

           6.有钱人是骗子。

           7.我不想有钱,不想盛气凌人。

           8.我永远不会找到好工作。

           9.我永远不会挣钱。

           10.花钱比挣钱快。

           11.我总是负债。

           12.穷人永远不会翻身。

           13.我的父母很穷,我也会很穷。

           14.艺术家不得不与金钱抗争。

           15.只有骗子才会有钱。

           16.总是别人先到。

           17.哦,我不能收费太多。

           18.我不应得到。

           19.我不够好,无法挣钱。

           20.不告诉别人我的银行存款数。

           21.永远不要借给别人钱。

           22.节省一分钱就是挣回一分钱。

           23.为“不测风云”而存钱。

           24.压力会产生在任何时刻。

           25.我憎恨别人有钱。

           26.只有努力工作才会有钱。


这些观念中,我具备了大多数,而且有些非常严重。


当时只是看了一下这本书,没有打算拿这本书给自己做治疗,也没为缺少钱而苦恼,更没想成为有钱人,所以没有仔细内省这是为什么。


因为没有觉知和内省,所以有两件事一直让我觉得很荒诞。


一件事情是,我的一位读者,他认为我写文章和办讲座纯属想帮助人,绝对没有想挣钱的意思。


尽管我一再对他说:如果文章稿费低,我会很有意见,甚至不写。而讲座如果没有钱,也很难请动我。


但这没有改变他对我的认识。


一个很熟的朋友对我也有这种在我看来很天真的看法,着实令我震惊。


他常请我给他的机构讲课,而讲课费我认为有点低,只是意识上认为是熟人不好意思开口谈价钱。


然而某天他透露,他请的另一个讲师费用远高于我。这让我有被羞辱的感觉,并将这种感觉告诉了他。


他感到非常惊讶,首先立即提高了我的报酬,接着说,他从未想过我会在乎钱。


不仅如此,他认为我颇正义凛然的样子,再加上有时视金钱如粪土的谈吐,令他既不敢和我谈钱的事情。同时,也不知道怎么和我谈深度合作的事情,因他担心这是对我的冒犯。


假若是别人这么说,我可能会认为这是在忽悠,但他这么说,我知道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开始我觉得实在太荒诞了,后来我明白,这是他人对我投射的东西的认同。


简单说来就是,我一直在种种场合散发一种信息 —— 我不喜欢钱。


意识上,估计没有多少人会这样想,但潜意识上,这样“不敢成为有钱人”的人到处都是。


《生命的重建》中,路易斯·海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学生平素工作非常努力,希望能增加自己的财富。


一天晚上他特别兴奋,因为他刚刚赢了500美元。他一个劲儿地说:“我无法相信!我还从来没有赢过!”大家知道这是他意识转变的外在反映,但他却没有意识到。


第二个星期他没来上课,因为他摔断了腿。医药费刚好花掉了500美元。


故事中的这个学生,潜意识深处不想做有钱人,所以挣了那500美元后,他要把它损失掉,而且,是以“惩罚自己”的方式损失掉。


我们每一个成年人的人生,真的是自己内心所创造的。


假若你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意识上又特别想实现它,那很重要的一点:你能不能发现,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童年或早期经历所形成的“诅咒”,令你没有实现它。


找到这种诅咒,并破掉它,你才可以梦想成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