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耶路撒冷:以色列、巴勒斯坦领土争端

 宛平2008 2017-01-14

东耶路撒冷是中东地区一个归属有争议的地区,通常是指1967年六日战争以后被以色列占领的耶路撒冷的东部市区,其中包括了耶路撒冷旧城和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一些最神圣的圣地,如圣殿山和圣墓教堂。

 东耶路撒冷:以色列、巴勒斯坦领土争端



 

东耶路撒冷是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被以色列占领,现被并入耶路撒冷区,但巴勒斯坦国设为西岸地区十一省之一的耶路撒冷省。东耶路撒冷面积335平方公里,人口328,601。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后,耶路撒冷被分为东西两部分,以犹太人为主的西部,由以色列统治;而以阿拉伯人为主的东部,则由约旦占领。住在西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被迫逃离,住在东部的犹太人也同样被迫逃走。在约旦统治的19年中,东耶路撒冷地区只有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所在的斯科普斯山还在以色列人手中。1967年六日战争以后,整个耶路撒冷也在以色列政府统治之下,连同附近一些村庄一起,与西耶路撒冷合并。东耶路撒冷的这个说法,始于约旦管治时期耶路撒冷的管辖区,面积70平方公里。而斯科普斯山在约旦统治时期作为以色列的外飞地,一直不被视作东耶路撒冷的一部分。

 

 

历史

根据1947年联合国分治计划,耶路撒冷将成为一座国际城市,既不是犹太国家也不是阿拉伯国家的一部分。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夺取了西耶路撒冷,而东耶路撒冷(包括老城)则被约旦占领。约旦立即驱逐了老城犹太区的所有犹太人居民,摧毁了许多犹太会堂,橄榄山的古代犹太墓地遭到亵渎。1950年,东耶路撒冷和西岸其他地区均被约旦合并。约旦对西岸的合并只得到了英国的承认,但英国未承认约旦对东耶路撒冷的合并。东耶路撒冷吸收了一些来自西耶路撒冷阿拉伯社区的难民,他们受以色列管辖。

 

在约旦统治时期,东耶路撒冷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不再是首都,失去了与沿海地区的联系,削弱了它商业中心的地位,由于商人和行政人员搬往安曼,城市人口也开始下降。仅仅保留了宗教地位和地区中心的地位。

 

1960年代,东耶路撒冷取得了经济进步,旅游业发展迅速,宗教圣地吸引了大批基督徒与穆斯林前来朝圣(但犹太人并不容许进入),约旦政府1966年计划把东耶路撒冷连同周边城市及村落合并为都会区,但计划尚未落实,东耶路撒冷便于翌年六日战争后被以色列占领。

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其中包括东耶路撒冷,并最终吞并6.4平方公里约旦管辖的耶路撒冷区和64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附近的耶路撒冷城,其中包括邻近的乡镇及几个村庄。[1]兼并排除了东耶路撒冷郊区,并区分几个村庄。

 

在以色列的统治下,所有宗教信仰的人士均能在很大程度上获准进入他们的圣地,当中包括穆斯林维持控制的圣殿山及圣地。原有在西墙前的摩洛哥城区被拆毁,改由一个大型开放的露天广地取代。1948年被摧毁的犹太区亦重新兴建及重置。

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自从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在这里受难、埋葬、复活、升天。伊斯兰教亦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事件。

1980年,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是,大多数国家不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认为该市的最终地位尚未确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谈判决定。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将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因此,今天耶路撒冷仍然是巴以冲突的中心。

今天的耶路撒冷,是一个对比强烈的城市,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社会不同阶层,同处一城;城市的东西两部分截然不同,发展水平悬殊。老城雅法门以西的西耶路撒冷(1967年以前属于以色列的市区)是现代以色列的核心地带,而老城及其东、北、南三面的东耶路撒冷(1967年后以色列占领的争议区域)则以巴勒斯坦人为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