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去年年底,我以嘉宾的身份参加一档音乐选秀节目录制。休息间隙,与等待上场的两个选手闲聊攀谈。 一个激情四射,给他一把吉他就能化身摇滚天王的认真; 一个沉稳内敛,举手投足一瞥一笑有一种风轻云淡的超凡脱俗。 第一个认定音乐就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活着就是为音乐而生,即使暂时无名无利,笃定的眼神一直在说:我相信只要音乐可以治愈全世界,音乐可以让我更快乐。 第二个则是截然不同观点,走一步说一步,音乐固然喜欢,也只是自己向往成功的敲门砖。 我问,如果这次不能晋级怎么办? 他说,无所谓,我还有其他工作谋生,毕竟谁也不能断言这辈子只做一件事。 作家刘同曾说,迷茫,就是青春原本的模样。 我们纠结什么样的职业可以做一辈子,我们纠结怎样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 每个人或许不缺乏奋斗的动力,或是选择的勇气,甚至坚持到底的耐心,最怕年轻时 没有方向,遇人不淑,迷失自我。 我们更加喜欢上路时明白终点的位置,更加喜欢这一生该有的归宿。 作家王小波曾说,年轻时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出一个样子来,这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同时,全情投入才会获得快乐。失掉了快乐最主要的源泉,对生活的态度也会因之变得灰暗无光。 其实,真正的病症不是我们不知道选择什么,而是每一段经历都不想全情投入。 ![]() 2 2016年,看过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生命中简单又困难的事》,很喜欢。 这是作家的一次演讲,后被整理成册公开发行。 这本书没有毫无顾忌地炖鸡汤,而是直面我们日常生活的苍白与无趣,探讨作为一个普通人生命中简单又困难的事。 不是沟沟坎坎地生活磨练,是平淡无常的生活琐事,而且日复一日,不停歇。 “生活击败我们的不单是让我们没有钱,工作压力大,或者没有人爱我们,而是生命中的重复单调,每一天都过得一样,一天又一天有那么多繁琐糟杂的事情要处理。我正感觉自己要因此败北了。华莱士提醒我们,日常生活就是我们本身,既绝望又禅意,而要在繁琐无聊的日常中,日复一日地保持自觉与警醒,困难得不可想象。所以,热爱生活,要对生活负责。”一位读者评论道。 是的,不管何时,我们都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在平淡中找到幸福,用积极心态面对人生,每一阶段全情投入拥有快乐。 这一生,拥有快乐,远比懂得如何选择更重要。 作家林语堂说,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不完美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的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与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每每遇节日送祝福,我喜欢将快乐、幸福当作最高礼物赠送,毕竟我们这一生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或是每个阶段与什么人为伍,总要有一个衡量标准,这是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也是让人生熠熠生辉的标配。 另外,当我们渐渐年老时能够回忆感到快乐,往往是曾经全情投入感到快乐的经历,而不是四处吹牛逼换来的羡慕。这是一个平行的世界,不在这条线上驰骋,就在另一条线上撒欢,别期待做世界的主宰,让自己快乐就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