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真的吗】饭后散步会导致胃下垂?

 taoshu 2017-01-14





散步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运动量虽不大,但效果却很明显。有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还有人说“要活九十九,饭后不要走”。而对于饭后散步,在网上还流传着饭后散步会导致胃下垂的说法,但也有很多人对这个说法表示质疑。


通过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记者的采访,大家普遍相信饭后散步会导致胃下垂这个说法。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胃下垂的症状又有哪些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科 主任医师 刘正新:“胃正常的这个位置它在腹腔里面,由于重力的作用它往下走了它不在正常那个位置了我们就叫胃下垂。胃在腹腔里的位置是在上腹部的如果吃了东西以后比方说根据吃的量的多少胃是有一定的扩张性,但是如果是空腹的时候这个胃就已经跑到脐了,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考虑它是一个胃下垂了。如果有的人更严重的就是说它即使是空腹的时候这个胃也跑到盆腔里了那就是严重的胃下垂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科 主任医师 何晋德:“最主要症状是饭后的上腹饱胀不适,有的病人可能还有疼痛,个别病人可能还有恶心呕吐。”

    


那么不少人饭后散步后确实会感到胃不舒服,这是不是就是胃下垂的症状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科 主任医师 刘正新:“这不是,一般我们说胃下垂它是个长期的过程,那他吃完饭不舒服很可能是一个消化不良引起来的,这个消化不良主要是因为你吃饭以后,你的食物在胃肠里面需要消化吸收的,它需要血液供应,那这个时候你又去走路那它血液在腿上又要供应得多,所以它相对的来说一部分的这个血液就跑到腿那去了,然后相对胃供血就不好了,供血不好你会觉得胃的蠕动消化功能就会差了,这时候你会觉得肚子不舒服、肚子胀这些症状。”




专家表示,胃受到神经体液因素的调控,胃会维持一定范围的张力,不会因为晃动几下就松弛了。不少人并没有做相关检查,只是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就被扣上“胃下垂”的帽子,那什么样的情况会造成胃下垂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科 主任医师 刘正新:“特别消瘦的人,岁数比较大年纪比较大的人,而且你一顿饭又吃得比较多,散步的时候又走得比较急,那这时候情况如果长期这样可能会引起这个胃下垂,所以对于这一部分特殊人群应该引起注意。”



虽然胃下垂和饭后散步没有关系,但是医生建议饭后半小时散步为宜,以避免造成胃部其他不适。但是专家提醒,胃下垂患者饭后最好不要立即活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科 主任医师 何晋德:“因为胃下垂病人最主要还是说他餐后的出现症状,有的病人可能空腹也有症状,但是餐后会加重。如果可以平躺可能症状能减轻尤其是右侧卧位的时候可能更好一些。”


医生说,虽然饭后散步不会导致胃下垂,但不等于饭后就可以剧烈运动了,因为饭后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吸收,可能导致胃肠道血供不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