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根本不会跟孩子好好说话!不服你看
2016-09-06
李拯
父母在线
父母在线
ifumu2008 父母在线网站官方微信 听说过给孩子催眠吗?觉得神秘还是新奇? 你知道吗,有研究表明,12岁之前,人的大脑信息传递途径还未成熟,有85%的儿童对催眠感受性极高。而0到6岁的孩子非常容易接受暗示。 生活中,父母会在有意或无意之中给孩子各种心理暗示,这种不间断的生活催眠,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正面的催眠会让孩子充满正能量,变得自信、积极、乐观;而负面的催眠,则可能使孩子变得自卑、消极、悲观。因此如何通过家庭交流,用正面的催眠式语言就至关重要。 我们请李拯老师为我们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李拯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家庭项目执行人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咨询师、宣武心理俱乐部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意象对话准水晶心理师 十年的心理学咨询和培训经验 正面管教(美国育儿体系)家长课程认证讲师 中国人民广播电台《教育面对面》、《心理育儿》、《中小学心理健康》等媒体特约心理专家 温暖心坊工作室创始人 聪明豆儿童教育家长学苑联合创始人(发起妈妈俱乐部) 在生活中我们作为父母的言谈举止、情绪状况,包括乐观、悲观的状况,其实都在时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 在临床中,我们会看到有一些儿童或者青少年,他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特别的淘气,他不愿意学习,厌学,或者他打人、骂人、咬人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其实通常都是发展性的问题,不管他看起来多么的异常,或者适应不良,它其实都只不过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他并不是疾病,我们在这个心理学的临床咨询中,包括我们心理咨询师在做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发现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来源于父母或者家庭。 举一个我的病人案例。是一个30多岁的男性,他被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症,他的症状就是情绪非常的低落,然后也非常的烦躁,他经常跟父母起冲突,然后他也没有办法出去谈恋爱,也不能出去工作,在家里待了一年多的时间了,然后他的身体状况也出现了问题,经常会感到非常的乏力,感到非常的疲倦,然后他的这个胃部,他的这个颈椎,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他才30多岁,但他的身体状况就已经像是五六十岁的人了。 他一直在我这里做咨询,大概有一年的时间,其中他就提到了他的妈妈,他就会说,我的妈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经常对我说的话就是:你真没出息,你是个麻烦,你给我添乱,你看出生的时候,你就导致我差点没有工作,你还这么没用,你一点用都没有。 他觉得她妈妈的这些话,就像锤子一样的打在一棵小苗上面,每当这个小苗想长一长的时候,这个锤子就打下来,打得他一点都不能去生长。这个孩子他从小饱受妈妈的负面催眠,他心里的无助感、恐惧感、包括羞耻感特别多。他在心里面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始终觉得自己是不好的,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他觉得自己不被妈妈喜欢,他觉得这个世界也不喜欢我,所以他心里面的自卑感、无价值感、无力感特别的强烈。 当外界出现了一些挫折的时候,他整个人就垮了。这些父母给到他的这种长年累月的这种负面催眠,最终导致了这个孩子内心发生了抑郁。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看到很多的父母会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正面的催眠,比如说你真可爱。比如说拥有你,我觉得很满足、很幸福。比如说你真贴心,你越来越专心了,你很认真。你写的字越来越好,我相信你,你每次都有不同的进步等等。当孩子的潜意识在接受这些正面的暗示的时候,他就会调动我们的孩子的正能量,让我们孩子的表现,他的行为越来越好。 下面的一些话,看看大家在身边是不是有听到过,或者觉得这些话很熟悉。
我记得有一个朋友就说到有一次,她考了100分,然后她的妈妈,她拿着卷子回家很开心,然后她的妈妈就非常充满感情地对她说,你是你们班最聪明的,你也是最努力的那一个,你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这个朋友对我说,确确实实,她现在非常成功,她到现在都记得她妈妈那个时候对她的鼓励,她妈妈那个时候对她的强烈的那种催眠,对她的内心起着非常非常重大的作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以积极的这个态度对待我们的孩子,暗示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就可能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前进。 那么我们的家长如何才能当好孩子的催眠师呢? 了解孩子什么呢?就是了解我们的孩子他的情绪状况,了解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哭,他哭的时候会有什么表现,我们的孩子是怎样表达他的情绪,以及怎么样去发展他的情绪的,他是如何了解他的情绪的等等,我们需要去了解他。 他又是如何感知他的内心的世界的?我们父母需要了解自己的这样的一个心理的发展,才可能我们可以通过去倾听,去感受孩子,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的,我们也需要了解孩子的他的心理发展过程。 我们如果仅仅是了解很多的育儿知识,在你的头脑层面你知道这些东西,但是如果没有进入到你的心里,没有进入到你的生命里,你没有把它活出来,你其实就比较难去影响孩子。 我们家长该怎么做?就是我们可以有一些什么样的技巧和方式来正面的催眠我们的孩子? 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是6岁之前的孩子来说,其实我们的孩子他的思维都是形象化的,如果我们用形象化的方式去做的话,效果就会特别的好,就是你要对孩子说的话,你要传达出来的信息让他图像化,就好像孩子听了之后才能够看见,这个可以调动孩子的多种感觉。
还有的呢,就是你用具体的这样的一些信息来告诉孩子,比如说你希望孩子能够早起,你不要对她你一定要早起。你可以在孩子比较放松的一个状态下,然后对孩子说我希望你早上7点钟起床。一个具体的信息比较容易让孩子的内心去接收到。 我们需要给孩子催眠的时候,不要引起孩子内心的反抗,我们需要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去接受你给他的这种正面积极的这种暗示。
阅读
|
|
来自: 刘淑姿 > 《意象对话名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