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几岁应该怎么度过?| 最怕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zwt8073 2017-01-15

聚透

十万年轻人的成长伙伴

昨天在公众号的后台发起了一个互动的话题:

你认为二十几岁的年纪应该怎样度过?

以下是部分精彩留言摘录,也欢迎各位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唐茧茧

二十岁的时候以为时间很多,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可以打发一个下午,到了工作的时候发现时间飞逝而去,根本不能抓住。按部就班的人生轨迹,到了社会后发现但凡有一技之长才是支撑梦想的底气,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无奈进了体制,发现还有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

父母从小教育的担当,善良,尊老爱幼都变成了论资排辈的社会,哪有几个父母辈的领导敢在错误决定的面前有担当,哪里有几个同事会在你身边竭力帮你一把,你越善良欺负你的人越多。

于是我想告诉亲爱的后来的孩纸们,如果你还有个性和棱角,有正直和真诚,那么一定要拥有自己以后独闯江湖的利器,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因为只有属于自己的生活里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一切。

@迈上

20岁觉得自己可以日天,20以后感觉天天被日→_→

@Vigor

学校毕业一年处在23岁的年纪,参加工作一年半,在这一年半里,努力在让自己变得不是那么的社会化,觉得二十几岁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初心吧,就好比你是选择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还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成为一个不那么善良的人。

在这一年半里,慢慢悟出了人生哪那么多如意的事情的道理,尤其是关乎于工作。因为身上肩负着责任,所以大部分时候只能去羡慕那些想干什么就能大胆去干去闯的人,但是转过念想也许现在自己所拥有的恰恰是别人所羡慕的,每个人心中都会萌生出不同的愿望因子,不要太着急去实现它,慢慢的让自己沉淀,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才是当下二十几岁的伙伴们最需要干的事情吧!

@李维嘉

忠告就是:你不虐待自己,别人就会来虐待你,无论身体还是精神。

@Sparks Fly

今年22岁,进入这个很美好又很尴尬的年龄段已经两年。 对于二十岁,我觉得是个分水岭,那一年第一次体会到孤单无助的滋味,也第一次体会到至亲生病住院每天陪护的滋味,但是也是那一年让我明白这个世界需要可能性,需要勇气。

当初当然有过迷茫,不管是对待未来还是感情,但好在我是一个行动力满分的人,总是充满不会被打败的力量。所以就拼命往前跑,充实自己,趁着一切闲暇时间感受你之前无法了解到的千百种人生活法。

我这两年最大感受是,趁着年轻去经历去体验去吃亏去受伤,但是从来不要放弃努力,因为很多东西,单凭现在的你根本看不出来效果。安逸可能不属于这个年龄。最怕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Sunh T

我現在22歲,20多歲,燦爛時光;悸動,欣喜,迷茫,摸索,恐慌,張望;我們應該要喜歡和自己相處,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活給自己;然後盡情感受愛於被愛,該如何去表達。這個世界上從沒有理所應當的事情,好好珍惜,好好感恩,好好生活。

@韩旭东

当你四十岁再来看这个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就像你现在看十几岁是否需要好好学习一样。

@蔚蓝色的天空

不要跪舔。

@Yoi

最直觉的答案是——全力地深刻地长见识。见识是一个太宽泛的定义,白菜几块钱和加缪小说都是见识,所以在此用全力和深刻给见识设定标准。 全力是把自我挑战变成习惯,“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 这个见识,很多时候代表有深度的硬知识。

我们都是见识杂食动物,如果一开始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哪一口,应该自我允许朦胧探索一段时间(目标悬置的概念),这一段时间应该有意识的把自己培养成一个learner,好奇心重的学习者。这之后逐渐可以锻炼自己开脑洞的能力啦。把你已经积累的见识滚成一个雪球,再越滚越大。我对开脑洞的理解是:积极自由的联想。

@周名扬

认真地接受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自我教育。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教育是提高自己格局和视野的最方便成本最低的方式。文学、历史、哲学等,每一门学问都自有用处,乔布斯说,你必须相信这些片断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前提是,这些片段得烙印的足够深。

反思。《约翰·克里斯朵夫》提到,“人生有一个时期应当敢于不公平,敢于把跟着别人而敬佩,而敬重的东西——不管是真理是谎言——一概摒弃,敢于把没有经过自己认为是真理的东西通透否认...若要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少年时期的第一件责任就得把宿食呕吐干净”

这个时期最好就是二十多岁:你的知识积累的多到足以进行反思,又没有多到潜在损失太大而不愿推倒重来。 选择人生的道路。年轻有体验的资本,可以去尝试各种可能。反思后,你得选择一条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干下去。的确,我们可能会去重新选择,走向另外一条道路。不过,当下的选择得在当下做出来,未来有未来的选择。 富有激情的生活。教育是对于生活探险的训练,不能让人生被闷死在书本和无穷无尽的DDL中。还是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找到自己想过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基本的要素会出现在每一个人的清单上。比如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自学的能力。

@肖军森

创业。对于我个人而言,二十多岁必做的事就是创业。如果这个年龄不去创业,难道等有家庭有子女了再去闯荡?难道等稳定的工作已经小有成绩了再辞职下海? 但是在这个鼓吹创业的时代一定不要妖魔化创业的概念,没有创新的创业只能算做生意,只有能推动行业和社会进步的才算我心目中的创业。而且创业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也不是结果,是在这个阶层逐渐固化的社会打破天花板的少数途径之一。所以我二十多岁一定要做的事是创业,我们公司目前发展得还不错。

@北冥有鱼

作为一个24的老姑娘,带着一脑子悔恨的泪水说,一定要学好英语。

@小白

二十岁真的是美好的年纪,我当时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是现在再回头看,很多事情没有达到憧憬的状态,可能皮毛都没有,后悔这十年没有更努力,而是在一份稳定的工作面前消磨了人生宝贵的青春。当我离开银行基层,我发现外面世界我一无所知。

30岁应该阅历稍显丰富,我却比一般新人就强点年纪的感觉,好吧,目前来说也是劣势。现在的状态,未婚,小个体,自己给自己做一份还没开始赚钱的工作,但是觉得这才是人生起步。

30面对的压力远大于20,因为大多数人都进入家庭阶段,上有老下有小的奋斗。有时庆幸我还在为自己努力,有时羡慕大多数人那样的境遇。总体来说略有悲观情绪,却一直积极行动。不想被周围声音左右,努力活出自我,重新开始努力工作生活并寻找爱。

@婧宓

人们总是觉得20岁以后的时间飞快流逝,大概是因为20岁以后,才是我们在社会里真正成长的时光吧!从青涩,疼痛,倔强,到妥协,最终我们成就了自己。作为一个年方二十五的姑娘,我大概觉得,首先你要习惯孤独。因为越往前行你越明白,要么做你自己,要么找个对你好的男人也就凑合过了。

然而我选择了前者,蜕变的过程总是绝望而又满怀欣喜,坚持下去,当你真正明白并理解与自己相处应是一种和谐与圆满的状态,与孤独拥抱后,你大概才会真正意义上的明白,你这一生所想要的。二十几岁,好好做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以上也献给最近忙碌而孤独的自己!

@张玥华Jane

觉得二十几岁,应该开始“深入”地做很少的某几件事,比如对外拓宽见识,从而知道自己处于茫茫世界中的位置(不是单纯指旅游,旅游不是每个人能负担得起且容易主观。通过文字、影视、与人交流都是客观了解政经文化的好方式),对内深入学习一门知识,逐渐建立起知识结构,从而服务于未来工作或兴趣。

@秦小明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应该优先完成的事。在那个阶段没做好,就会给后面留下债务去偿还,要命的是,这个债务是有利息的。二十几岁,最应该做的,便是当一个好学生。

上学的时候务必认真对待学业,没有足够的学识修养之前,你便没有任何资格谈「读书无用」。毕业之后,也不应认为学习就此结束,相反,毕业时在「不确定性」的新环境下,学习的开端。在没有标准答案的学习环境里,唯一的标准就是自己的三观和思维,所以二十几岁里,通过阅读、反思、行动,来形成自己独立的三观和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行动,这是我认为这个阶段应该花大力气去培养的一个习惯,凡事知道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做到才是真牛逼。所以,年轻的时候,培养自己的行动力,是一个绝对值得的长期投资。它带给你的回报,会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最后,年纪大了,比如当你到小明这个年纪,也不要说什么心如死灰,没有激情。一腔狗血,一定要燃烧上大半辈子,才能对得起二十几岁做过的梦。

最后,你觉得二十几岁应该如何度过?欢迎分享文章并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