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俊控股集团破产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

 武汉你好 2017-01-15
合俊控股集团破产案例解析
合俊的风波已经平息,真相却在半年的时间里被一步步地揭露,表面上看起来,合俊集团是被金融风暴吹倒的,但是只要关注一下最近两年合俊集团的发展动态就会发现,金融危机只是压倒合俊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整个玩具行业的上下游供应链进入恶性循环,再加上2008年生产成本的持续上涨,塑料成本上升20%,最低工资上调12%及人民币升值7%等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了合俊集团的资金链断裂。资金链断裂是不是合俊致命原因呢?
合俊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介:
创办于1996年的合俊集团,是国内规模较为大型的OEM型玩具生产商。在国际玩具业中颇具知名度。基准从事制造、买卖玩具及消闲产品。
产品大致可分为四类: (1)儿童硬胶及电子玩具(2)教育及消闲产品(3)毛绒玩具(4)体育用品。在世界五大玩具品牌中,合俊集团已是其中三个品牌的制造商--美泰、孩子宝以及Spinmaster的制造商,并于2006年9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到2007年的时候,销售额就超过9.5亿港元。然而进入2008年之后,合俊的境况急剧下降。在2008年10月,这家在玩具界举足轻重的大型公司的工厂没能躲过这次全球性金融海啸,成为了中国企业实体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倒闭第一案。目前,合俊已经关闭了其在广东的生产厂,涉及员工超过7000人。
合俊集团发展过程
1995年6月胡锦斌、黄孙兴成立合俊实业。
1996年以OEM基准承接生产塑胶玩具订单。
1996年11月经营首家加工厂 樟木头合俊玩具厂。
1997年初 在樟木头镇设立俊领玩具厂。
1999年12月成立合俊科技有限公司(2003年停业)。
2003年12月以dream cheeky 品牌扩展ODM及OBM业务。
2004年8月经营第二家加工厂 樟木头合俊玩具厂。
2006年9月外商独资企业合俊清远厂落成。
2007年9月合俊进入矿业。
2007年10月 合俊收购福建省大安银矿。
合俊集团陷入困境
2007年由于玩具涂料含铅成分过高,合俊陷入玩具召回风波。
2008年1月实施了新的劳动法规, 这加大了公司的人工成本

2008年3月在福建的银矿由于手续未全,无法拿到开采许可证,合俊未能收回成本。
2008年6月合俊在樟木头的厂房遭受水灾, 存货因而遭受损失。
2008 年9月合俊面对源源不断的订单, 却已无力再做, 许多原料根本无从购买。
2008年10月, 合俊关闭了其在广东的两家生产厂,涉及员工超过6000人。10 月14日, 合俊集团股票以0.099 港元收盘,与收盘的历史最高价2.38港元相比, 股价已缩水95% 以上。
2008年10月15日,合俊集团宣布倒闭。2008年10月15日,玩具代工厂合俊集团旗下的两家东莞工厂“合俊”与“俊领”突然宣布倒闭。消息一传出,倒闭的罪魁祸首一致指向了金融危机。
倒闭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影响出口;次贷危机加速美元贬值,降低出口产品优势。出口不景气成为倒闭的外部导火索。
2、行业经济状况——缺少自主品牌,以从事简单的生产加工为主,总体利润率低,造成财务困境。
二、内部因素:
1、盲目多元化和扩张导致资产流动性变差——盲目扩张耗去大量资金,却鲜有投资项目带来大量现金流。(体现投资上存在的大问题)
2、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成本略——库存方面,合俊集团的物料经常丢失,公司的库存管理能力很低;没有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质量管理方面,外发的订单生产质量监控几乎为零。
3、银行贷款的途径也出现问题。
4、合俊集团本身的商业模式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金融危机只是催化剂
合俊的风波已经平息, 真相却在半年的时间里被一步步地揭露,金融危机只是合俊倒闭的一个借口。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整个玩具行业的上下游供应链进入恶性循环,再加上2008年生产成本的持续上涨,塑料成本上升20%,最低工资上调12%及人民币升值7%等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了合俊集团的资金链断裂。
表面上看起来,合俊集团是被金融风暴吹倒的,但是只要关注一下最近两年合俊集团的发展动态就会发现,金融危机只是压倒合俊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
合俊08年上半年的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销售额约为3.87亿港元,微增2.9%。合俊集团欧美订单相比去年仍在不断增长,欧美方面汇款也及时, 甚至有近) 10%的客户提前打款给合俊集团。合俊集团的运转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大的影响。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数量金额比较大,这是OEM企业的主要特点。如表一,合俊集团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越来越多,而且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付账款周转率愈来愈小。说明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合俊集团的购买方拖欠货款问题越来越严重,造成应收账款有增无减,其资金链处于特别紧张状态。

如表二可以看出,合俊集团2006年至2007年采取的就是薄利多销的战略,但是进入2008年后,由于材料、人工等成本逐渐上升,营业亏损对本来处于资金链紧张状态的合俊集团来说是个致命打击。
综上,合俊集团倒闭清算的最主要内部原因还是其自身对所从事的代工贴牌业务营运情况和盈利情况管理不当,造成了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应付账款无法偿还,净利润为负数的尴尬局面。
第一,集团投资银矿资产不能回流,企业欠付工资已达数千万元。如果说和俊集团投资于银矿的勘探权是想拿到银矿的开采权和定价权是为企业的长期打算,那也应当在决策前充分估计企业投资所应具备的充实的资本条件,起码要保证效益产业的正常运转,而和俊玩具生产企业的倒闭恰恰说明企业在内部生产管理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转而进行非主业投资。
第二, 脱离自身的管理优势,追逐非业内市场高额利润而跨行业投资,相应的资产管理技能、知识与人才是否具备?和俊集团原本具有自身的主导业务,而作为一家非矿业企业,在陌生领域投资开发与原有企业的管理中都明显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投资银矿如同雪上加霜, 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注成血本无归的灾难。
第三,违背量入而出、收支平衡的基本投资原理,特别是对现金流的管理。企业内融资与企业外部融资渠道不能畅通,必然断送企业正常运营的现金供给,导致企业失守。
第四,投资不具备相应的保值增殖的投资与应急措施。和俊投资银矿的资金缺口不具备相应的融资渠道与保险措施,致使企业资产流动性不足,企业应有的生产效益无法保证。
和俊集团在内陆没有银行贷款,其贷款银行全部集中在香港,分别是星展、恒生、香港上海汇丰、瑞穗实业、南洋商业、渣打和法国巴黎银行香港分行等7家。
2007年年报显示,其银行一年内借款余额为2.39亿港元。其中有1.78亿是以公司财产作抵押,剩下数千万主要是老板在香港的熟人提供担保。从其2008年内银行借款2.34亿可以看出,和俊集团没能拿到新贷款。中期财报公布,2008年的上半年,和俊集团亏损就高达2.0561亿港元,总负债高达5.3230亿港元。公司如果能够将防范企业资产风险作为投资目标,把剩余资产正确地投入与企业扩张适宜合理的领域,就不会将企业推向倒闭的境地。
和俊倒闭的现实说明,企业资产的投融资管理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尊重其自身的原理,才能使投资为财富积累服务。
合俊集团本身的商业模式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作为一个贴牌生产企业,合俊并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因此在生产中也没有重视生产研发的投入,主要靠的是欧美的订单。美国的次贷危机发展成金融危机后,首先受到影响的肯定是这些靠出口美国市场过活的贴牌企业。
比较有意思的是,同在东莞,规模也和合俊一样是6000人左右的玩具企业,龙昌公司却在这场风暴中依然走得很从容,甚至他们的销售订单已经排到了2009年。比较一下两家玩具企业的商业模式就能发现,龙昌公司拥有自主品牌,他们在市场中拼的是品质和科技,并且具有专利300多项,研发投入每年达3000多万元,有300多人的科研队伍。而且龙昌主要走高端路线,比如生产能表演包括太极拳的200多套动作的机器人,生产包含3个专利、能进行二次组合的电子狗等等,销售市场也并不依赖国外,而是集中在国内。
案例总结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具备一群独具慧眼、素质超群的管理者,他们应该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充分熟悉本企业业务的真正发展情况,结合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且管理层必须处理好和银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不至于在危机时刻捉襟见肘,无计可施。只有加强内部管理,并深入到企业的各个角落,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如果决策正确则可以分散风险,但一旦失误也会给企业带来无法挽救的风险。进行多元化投资的条件必须是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达到峰值,这时才能确保企业的风险不至太大。如果一个企业连主营业务也没有发展好,还去考虑进行多元化投资,风险就会很大。
不应放弃品牌化经营的思路。把企业的实力做强;把技术水准做上来;把工人素质做上来;把产品质量做上来;把国际口碑做上来;把企业的知名度做上来;企业品牌就做成了。
针对外部影响因素,上市公司要尽量适应外部经济情况的变化。针对内部影响因素,首先,提高主导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其次,合理地使用财务杠杆。再次,控制成本与经营管理费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