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建平 | 悠悠汐路桥

 独钓秋江雨 2017-01-15

        

        清代张光壁所著《竹江纪实》对竹江做了这样的描述:“此村本孤屿,岿然峙山诸,山势类几楼,列屋颇容与。东枕葛岫高,奇峰海门御”。文中葛岫,指的是葛洪山。山中西望,有一片远接海天的广阔滩涂,落日下,光影迷离,隐约可见滩涂上一条飘带熠熠闪光。

        换一个方位和角度,移到西北方向的目莲山南眺,竹江,也就是文中的孤屿,岿然耸峙。相传,拉开一定距离,站在一定高度俯视,竹屿状若卧虎潜于海中,潮起潮落,如虎俯仰呼吸,虎威生风,山后短冈的修竹婆娑起舞,如虎添翼。虎势之下,玉带成了遗落滩涂上的一道斑斓虎纹。

        这条飘带或者说这道虎纹,就是汐路桥了。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迢迢通向远方,路与桥的形成与存在,不会一直畅通无阻,一些自然灾害会阻断损毁,即使处于通行之中,仍会受冰封雪冻塌方雾霾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俗语说,出行看天时。竹江人看的却是潮水,潮水每天两次涨落,昼涨称潮,夜涨称汐,合称潮汐。潮涨有船可渡,潮落船便搁浅。但潮水退尽却显露出汐路桥来,成了另一种出行的路径和方式。有了汐路桥的互补和选择,竹江人的孤岛之困似乎可以破解了。

        根据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汐路桥由竹江乡绅郑绣轩倡建。时间在清朝乾隆年间,没有具体年份,倡建的事项和内容同样语焉不详。从首倡者到始作俑者,是一段模糊的时间弧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分歧阻扰,以致迟迟不见动工呢?如同一道摆在面前的谜题。

        一座孤岛与陆地连接,毗邻最近之地应是首选。按照路途远近,汐路桥的另一端应该是隔海相望的沙江,可最终为何舍近求远选择了小马?现在知道,沙江虽近,却有着深深的鸿沟,需要一座桥才能跨过去,而跨海大桥在清代仍是未能攻克的技术难题。小马虽远,滩涂之上的工程也只是一条泥泞蜿蜒的路。因此孤岛的解困,其实是路在何方,重点在于路桥之争,所谓抉择之难,抛掷大把光阴也是值得的。

        把猜谜换成一道选择题,逾越纯粹的技术难题,回到简单的相邻通行上来。汐路桥不再是一条单行道,而是放在岔口岐路之上,竹江人会走向哪里呢?

        竹江最初的住民郑蕃衍,原是读书人。庙堂之远,江湖之近,后来他选择五行堪舆之术混口饭吃。有一天,被南乡人请去择地,路过竹江,见是山川结气之地,又远离闹市偏僻清静,遂登岛结庐而居,世代繁衍生息。后人在岛上生活弃文从渔,但先祖的书生意气仍在。渡船在沙江靠岸,已受制于人,好不容易打通的陆路通道又岂会再受制于人,从性格和情感来说,也宁愿与小马眉目传情,暗通款曲,而不愿与沙江明媒正娶,亲上加亲。

        无田可耕,无山可垦,无处储水的竹江,井水取之于地下。煮沸的水始终飘浮一层黄铜色的油腻,味道又苦又涩。竹江没有涓涓细流,只有狭窄石隙间的不竭泉滴,要用菅叶导引,涵聚于石窟,这是岛上惟一清澈甘甜的淡水。风里来浪里去的海边人,已习惯了咸水洗脸,碱水煮饭。但海水浸泡浆洗过的衣服永远紧绷僵硬,如紧身衣般施展不开,用活水浣洗衣服是他们的期盼和渴望。而潺潺流淌的溪涧,小马有,沙江没有。为一件知心体贴能懂冷暖的衣裳,远远地把路修到小马,也是个深孚众望的理由。

        古代神话,凡遇到技术疑难或者土方量巨大的跨代工程,故事说到最后,总要借助神力才堪完成。闻名的愚公移山也一样,终于还是玉皇大帝命大力神移开太行王屋了事。汐路桥历经三代,却硬生生撕开了神话的口子,让我们瞧见真实世界中众志成城的伟大创造力量。

        公元1811年,清朝嘉庆十六年。郑启昂出资建设汐路桥。三年后,一条七里长路犹如飞鸟收翼贴地而行。史料曾提到了汐路桥的建筑工艺:甃以石。也就是垒石为壁,如现代楼盘中的打桩奠基,由此可见整体工程的浩大维艰。路上要经过六条港道,相应地建了六座桥,路桥的名称算是名副其实了。

        汐路桥的首尾两端,起于竹江,终于小马。一条路一座桥悠悠百年以上的存在,除了实实在在的三年动工建设时间,有必要进行时间的前溯与后续。

        时间的前溯是模糊的,没有实物,不具实体形式,更多停留在口头或者纸上的辩论争执龃龉,但虚无在某个极点会反向内转,如黑洞吸纳光线,把不同的意见统一起来,让实际行动者不再受到习俗思维观念的羁绊和掣肘。前溯也难免遗憾,郑启昂的父亲郑绣轩壮志未酬身先死,临终时,会牵扯着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不瞑目遗愿。只是向前犹豫不决的时间愈长,愈显现建造者的坚定与果决,也只有在这个层面上,前溯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汐路桥完工后,未能一劳永逸,多次受到潮水的侵袭冲毁损坏。郑启昂的儿子郑琼森前前后后进行了三次大修,不知道间隔时间多长,持续多久。只要汐路桥还在,时间就在延续,并且被掩藏被异化,不再是悠悠时间流淌沉淀下来的历史与荣耀,变成后人亘古守护出行的责任。困此,这份责任不只属于郑氏的子子孙孙,而是村庄、乡镇甚至社会的一份共同责任。

        弹丸之地的竹江岛分前澳与后湾,不过一箭之地,竟然各自建有一座妈祖庙,妈祖走水的习俗,只在岛上巡境,不过海,不登陆。自恋的竹江人还嫌不足,又为自己居住的小岛生搬硬凑了“竹江十景”,九个风景都是岛内的生产生活情景,只有“石桥晚归”在岛外,那就是汐路桥了。汐路桥用乡音直译,叫做达路桥,“达”不是马蹄远去的达达声,而是浣衣女挑着一担衣服“踏”路回家的余音袅袅。

        现在交通发达便捷,人们不再依靠步行出门。竹江也有不受潮汐太多影响的渡船,但汐路桥并没有因此成为岁月的绝响。作为国内目前发现的最长的古代海埕石路桥,于200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年久失修的汐路桥得到了修复。一抹余晖斜阳下,回家的路上,又响起了“石桥晚归”的“踏踏”声。



阅读推荐:

         刘伟雄 | 海岸涛声——海岸诗社印象

        陈健 · 当我们谈丘堤时,我们谈些什么

        吴曦 · 铁枝 (中篇小说)

        陈树民· 栗 色 马 (上篇)

        陈树民 · 栗 色 马 (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