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到底是怎样的一件事情

 天地人和w 2017-01-15






读书到底是怎样的一件事情

刘世刚


从七岁上一年级到大学毕业感觉一直在读书,可能在城里长大的孩子读书更早些。但关于读书是怎样的一件事情,却是从来没有弄明白的。


我们过去从老师或家长那里听得最多的,应该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宋皇帝赵恒的说法,得到了世代推崇,也激励了无数寒门甚至“一门无门”子弟为了登堂入室、拜将入相而一生皓首穷经。原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应该是今天价值观正常的每一个男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了,事实上,也确有大批草根阶层通过读书挤进来精英阶层。但中国历史上的有几大学霸却未必如此幸运,先是孔夫子,其次杜工部,然后曹雪芹等等,我看到的不是书中自有千锺粟,而是书中只有窝窝头,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而是书中只有茅草屋,不是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是书中只有单身狗。所以说读书需不需要投机?投哪一机?当下的机还是后世的机?这恐怕是今天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好好思考和抉择的问题。


还有概括得更精准的培根,“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是从自我实现的角度把读书分门别类,不同的作用罗列出来。但是此刻,亲爱的你不妨转过身去,环视一圈,有多少人因为读书变得胆小、自私、奸诈、狡猾、迂腐、糊涂,多少阳谋家变成了阴谋家。所以博学者未必真、未必善、未必美,甚至相反。这恐怕也是今天的真正的读书人需要好好抉择和提防的问题。


当然,更有岑参“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的爱国情怀,有陆放翁“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济世思想,有范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世抱负,有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朴素情怀,不必赘述。而我的实际情况就是:幼时读书只为糖,少时读书却为娘,青年读书计天下,后来读书只为房,而今读书只为玩。



那么我们抛开这一切不谈,从我一个学渣的角度来看,读书到底是怎样一件事情呢?窃以为:


首先读书是一种自我否定的过程。


自我否定的思想最初起源于希腊神话,赫西俄德的《神谱》就蕴涵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步思想。自我否定是一种手段、一种动力,这是一种勇敢也是一种智慧,否定自我或者开创未来或者一蹶不振,可笑的是我既没有开创未来,也没有一蹶不振,却成了到二不着三。


我觉得人天生就会自我感觉良好。小时候从在山里上学,拿了年纪第一名就特牛,后来发现进了城里最好高中的不是我,才发现自己把自己想象得太好,后面上了初高中、甚至大学,就想着各种荣誉、奖学金,要做学生会主席,还要做团支部书记,但事实是你终有一样或者几样心爱的东西没有得到。包括找对象这件事,按理说人生不该妥协,但是不妥协就需要出息,这出息有硬件有软件,有些事硬伤,比如你的性生活水平,不够长就是不够长,你还没辙。往往在这些个时候,你才会自省,发现自己的差距,承认自己的不足,也就是自我否定。自我否定不一定是坏事,但自我膨胀一定是坏事。



其次读书是一种自我接纳的过程。


然而自我否定一定是适当的,过分的自我否定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会把自己漩进去。斯迈利·布兰领写过一本名为《爱与死亡》的书,他在书中说:“每个健康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恋,这是正常的。自恋是完成工作和取得成功所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我理解的这个“一定程度的自恋”就是自我接纳,就是接受自己的差距,并能欣赏它。这仿佛我们看着别人建高楼大厦,自己也想建,但我们必须考虑自己的地质构造是否能够承担,若不能,我们建一个茅草屋,心理并不嫉妒他人,就如范希文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就是自我接纳了。


人在读书过程中,会越来越认可“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句话,认识到人的一生归根到底是与自己相处,与自己的情绪、欲望、软弱、惰性、劣势相处,爱恨情仇,贪嗔痴慢全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所以越来越明白,生活的第一要义是去接纳自己。卡耐基在《正能量:活出全新的自己》一书中指出,强迫自己保持完美和自虐并无区别,往往憎恨自己无能,却无法战胜失败。所以接纳好的自己、不好的自己,能像欣赏别人一样,喜欢、尊重和欣赏自己。



然后读书是一种自我革新的过程


康德有句名言:“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这里讲的自我净化就是我理解的自我革新,是在自我否定、自我接纳基础上的又一次飞跃。我想谈谈一个大学同学的例子,他是一个朴实的地道白族小伙子,一个理科生大二转到文学院的来的,恰巧也分到我的宿舍。那是正值我所谓的“青年读书计天下”的时候,闲暇之余大家都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也爱参与,但每次都会被我们堵了回去,那会人纯真,也不懂什么现在成年人所谓的“恭维”,所以慢慢地,我们再风骚的时候,他就安静了,就是我说的“自我否定了和自我接纳了”(当然了自古真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但是现在想想那会儿批评的话比现在恭维的话听着舒服),包括我们每天抱着课本去上课的时候,他也窝在宿舍,干啥呢?看讲座,各种思想层面大道小术的讲座,将近沉默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再风骚的时候,他发言了,我们也惊讶了,惊讶于他的学识、他的见地,更惊讶于他的勇气,不得不说,他自我革新了,他赢得了尊重、欣赏。当然,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他的影子,但未必每一个人都能自我革新。



最后读书是一种自我超越的过程。


为什么说读书最后是一种超越呢,因为读书可以反观、可以自省,可以知兴替、知荣辱,自然宠辱不惊。当然我讲的自我超越,不是冯友兰人生境界中的“天地境界”,也不是柏拉图《理想国》中说的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去的理智世界,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比肩的,我讲的是一种成功后的平和。这是困难的,对于很多人而言,抑制成功后的喜悦比正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更要艰巨,所以有得意忘形一说。另外一种是失败后的平和。佛教中说人生八苦,单就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或许更需要我们自我超越。我们常讲,世界是我们的,可实际上世界并不是我们的,我们有些话不能讲,有些地方不能去,有些事情不能做,我们得到的爱恋、善意、尊重都是极其幸运的,所以失去什么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你稍微翻翻历史,更甚者比比皆是。所以无论怎么样,都要平和地活着。然而,我觉得平和地活着还不够,还要有趣。有人说有趣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我举双手赞成。包括读书,应该是一种有趣的阅读,一种无他的阅读,一种自我甚至无我的阅读,和卖乖取巧无关的、和附庸风雅无关的、和故作深沉无关的,甚至和经世致用无关的,只与有趣有关,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什么有趣以外的馈赠,那是偶然所得,不要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而要“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就是我讲的超越,当然,我是没有超越的。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