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神龙本)卷,唐,冯承素摹。 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序》的艺术价值 自晋以降,历代书法大师及研究者公论《兰亭序》书法是以美的法则建构而成的。其文字每一构件无不经过智慧的过滤与浸渍,各尽字之真态。《兰亭序》中的横画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下挑横、上挑横、并列横;并列横中,每画笔法、倾仄、粗细、长短都有不测之变化,美不胜收。 《兰亭序》中的点约有十多种写法:斜点、出锋点、曲头点、平点、长点、带钩点、左右点、上下点、两点水、三点水、横三点、带右点等各具形态,意趣盎然,无一雷同。如奔雷坠石、鸿飞兽骇、鸾舞蛇惊、绝岸颓峰奇妙同于自然,达到了非人工布排的境界。”兰亭修禊,曲水流觞,文士兴会,遗世神驰。王羲之在人事、情境、山水的诸美之中深悟人生诸味,沉浸在浓酣忘我的境界中信手挥洒,一气呵成《兰亭序》,并嘱家人作为绝品代代相传。 唐太宗赞曰:“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兰亭序》第一本为最好。王羲之在酒醒之后,“他日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同为一人,再书《兰亭集序》已不复妙手再得,是因为诸美“共振点”已逝,也即“情随事迁”了。 《兰亭集序》第一本因此被誉为书法中的神品,遂为墨皇。“书如其人,心正笔正”。王羲之用书法艺术唤醒了民族的自尊与自豪。从唐太宗到乾隆皇帝,历代帝王以明心志者无不收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已经成为可观可鉴的实实在在的中华民族之精神。 书法家沈尹默曾云:《兰亭序》乃“当时逸少本天全”。天全者,上天所成全也。它揭示了王羲之书法意境之创造原为书圣积年蕴蓄且与时、人、情、境撞击融合而成的灵感神异火花之结晶,非他人所能企及。千百年来,无数书法家、学者孜孜不倦地释读《兰亭序》书法之意境,也未至穷照底蕴的境界。《兰亭序》书法艺术意境遂成为留给后世不尽探索与争论的书法智慧的迷宫。 作者:王羲之 来源:网络 |
|
来自: 昵称39863690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