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門遁甲定局原理--奇门定局表推演

 活着的道 2017-01-16

奇門遁甲定局原理


之一

定局表:

 

 

 

 

 

 

 

 

 

 

 

 

 

 

 

 

這個表學奇門的人都知道,我們先來看看冬至一七四是怎麼定出來的。見下表:

一宮

二宮

三宮

四宮

五宮

六宮

七宮

八宮

九宮

1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2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3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4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5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6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7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8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9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10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11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12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13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14

辛酉

壬戌

癸亥

14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15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16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17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18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19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20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按陽遁順飛九宮的原則,

第一輪甲子起坎一宮,結束於六宮癸亥,共60個時辰,為五天,為第一候,為上元,為陽一局。

第二輪甲子緊接著從兌七宮開始,結束於震三宮癸亥,為第二候,為中元,為陽七局。

第三輪甲子再接著從巽四宮開始,結束於九宮癸亥,為第三候,為下元,為陽四局。

三輪甲子布完,共計15日,即為完整的一氣。180個時辰平均分佈於九宮中,每宮均有二十個時辰經過。

冬至一七四由此而定。其他類推(自己動手做做)。

 

在從冬至到芒種的陽遁局中,上中下元定局有以下幾種組合:

上元

中元

下元

 空

 空

 

從中可以看出,陽遁無七四一組合(下篇文章說明)

 

從夏至到大雪的陰遁局中,查定局表可知,上中下元定局有以下幾種組合:

上元

中元

下元

 空

 空

 空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陰遁局中無三六九組合

一、阴阳秘旨极玄微,二至分途顺逆飞。

冬至後用陽遁,順飛九宮;夏至後用陰遁,逆飛九宮。

這是奇門局排盤的總綱,它不僅用於三奇六儀的排列,而且在定局中,節氣的排列同樣也運用了陽順陰逆的方法。

二、八卦论八节

冬至坎、立春艮、春分震、立夏巽、夏至离、立秋坤、秋分兑、立冬乾,谓之八节。即是“煙波釣”歌中所說的“次將八卦論八節”。八卦與八節對應關係的確定,從而確定了八節排列的起始點,如秋分在兌七宮,那麼就確定了秋分後的節氣一定是從七宮開始排起。八卦、八節具體定位如下表:

巽四宮

離九宮

坤二宮

立夏

夏至

立秋

震三宮

中五宮

兌七宮

春分

 

秋分

艮八宮

坎一宮

乾六宮

立春

冬至

立冬

三、二十四節氣表

 
奇門遁甲定局原理 <wbr>之二

四、一气统三为正宗。

1、陽遁:

冬至坎一,统小寒坤二、大寒震三;立春艮八,统雨水离九、惊蛰坎一;春分震三,统清明巽四、谷雨中五;立夏巽四,统小满中五、芒种乾六;谓之阳遁顺行九局。

這裡的一氣統三,是指一卦統三氣。如坎卦統冬至、小寒、大寒,而不是指上中下三元。其他類推。

 

陽遁節氣排列圖:

奇門遁甲定局原理 <wbr>之二

排法

冬至節在坎一宮(根據八卦八節來定位),那麼小寒就順排到坤二宮,大寒順排到震三宮(陽遁順飛九宮)

立春在艮八宮,雨水排在离九宮、惊蛰排在坎一宮;

春分在震三宮,清明排在巽四、谷雨排在中五;

立夏在巽四宮,小满排在中五、芒种排在乾六;

以上為陽遁局共12個節氣的排法。

根據上面的排法,就形成了下面的定局:

冬至、小寒、大寒,上元起一、二、三局;(因為冬至在一宮,所以起陽一局,小寒落二宮,所以起陽二局;大寒落三宮,所以起陽三局,其他類推)

立春、雨水、惊蛰,上元起八、九、一局;

春分、清明、谷雨、上元起三四五局;

立夏、小满、芒种,上元起四五六局。

由此就能得出下面的定局歌訣:

冬至惊蛰一七四,小寒二八五同推,

春分大寒三九六,立春八五二相随,

谷雨小满五二八,雨水九六三为法,

清明立夏四一七,芒种六三九为宜。(關於上中下元的定局,“奇門遁甲定局原理 之一”中已做了推衍,此不再述)

 

“奇門遁甲定局原理 之一”中,留下了一個問題,就是陽遁局中無“七四一”組合,從上圖(陽遁節氣排列圖)可見,兌七宮是空的,無節氣排列其中,所以上元無七局,中元下元也就自然無四和一了,特此補充說明。

 

2、陰遁:

夏至离九,统小暑艮八、大暑兑七;立秋坤二,统处暑坎一、白露离九;秋分兑七,统寒露乾六、霜降中五;立冬乾六,统小雪中五、大雪巽四;

這裡講的是陰遁之一卦統三氣。如離卦統夏至、小暑、大暑,其他類推。

陰遁節氣排列:

奇門遁甲定局原理 <wbr>之二

排法:

夏至在离九宮,小暑排艮八、大暑排兑七;(陰遁逆飛九宮)

立秋在坤二宮,处暑排坎一、白露排离九;

秋分在兑七,寒露排乾六、霜降排中五;

立冬在乾六,小雪排中五、大雪排巽四;

根據上面的排法,就形成了下面的定局:

夏至、小暑、大暑,上元起九、八、七局(因為夏至在九宮,小暑在八宮,大暑在七宮,下面仿此類推)

立秋、处暑、白露,上元起二、一、九局,

秋分、寒露、霜降,上元起七、六、五局,

立冬、小雪、大雪,上元起六、五、四局,

根據三元定局的原理,可得出下面定局歌訣: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之间,

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遁还,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一七相关,

处暑排来一四七,立冬寒露六九三。

 

“奇門遁甲定局原理 之一”中,留下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陰遁局中無“三六九”組合,從上圖(陰遁節氣排列圖)可見,震三宮是空的,無節氣排列其中,所以上元無三局,中元下元也就自然無六和九了,特此補充說明。

 

奇門遁甲定局原理  


奇门定局表推演

方明

2013-11-22

奇门定局表是大家熟知的东西,但其来源却很少有说明,大多数书及资料中的相关内容也只是介绍了一些定局表的记忆方法,对于定局表的来源基本上是只字未提。下面我将对定局表的来历做一个推演。

 

定局表的基本内容如下表: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关于推濱的几点说明:

1、              二十四节气分为八节,如坎一宫的冬至、艮八宫的立春。。。。。。

2、              以八节的落宫为起排点,从冬至起为阳遁,阳遁顺排24节气(共排三轮,第一轮得出上元局数,第二轮得出中元局数,第三轮得出下元局数);从夏至起为阴遁,阴遁逆排24节气,其余同阳遁。

 

推演:

先推演冬至、小寒、大寒的局数

坎一宫:

冬至

小寒

大寒

 

宫位

1冬至

2小寒

3大寒

4立春

5雨水

6惊蛰

7春分

8清明

9谷雨

10立夏

11小满

12芒种

13夏至

14小暑

15大暑

16立秋

17处暑

18白露

19秋分

20寒露

21霜降

22立冬

23小雪

24大雪

1冬至

2小寒

3大寒

4立春

5雨水

6惊蛰

7春分

8清明

9谷雨

10立夏

11小满

12芒种

13夏至

14小暑

15大暑

16立秋

17处暑

18白露

19秋分

20寒露

21霜降

22立冬

23小雪

24大雪

1冬至

2小寒

3大寒

4立春

5雨水

6惊蛰

7春分

8清明

9谷雨

10立夏

11小满

12芒种

13夏至

14小暑

15大暑

16立秋

17处暑

18白露

19秋分

20寒露

21霜降

22立冬

23小雪

24大雪

 

说明:冬至在坎一宫,为阳遁,所以把冬至先排在一宫,然后顺排二十四节气,排完三轮后,九宫的每一个宫中均落入8个节气。

排完后可以看出,

第一轮为上元,冬至、小寒、大寒分别落一、二、三宫(宫位数即局数)。

第二轮为中元,冬至、小寒、大寒分别落七、八、九宫。

第三轮为下元,冬至、小寒、大寒分别落四、五、六宫。


下面分别列出其他七宫的排法:

艮八宫:

立春

雨水

惊蛰

 

宫位

4立春

5雨水

6惊蛰

7春分

8清明

9谷雨

10立夏

11小满

12芒种

13夏至

14小暑

15大暑

16立秋

17处暑

18白露

19秋分

20寒露

21霜降

22立冬

23小雪

24大雪

1冬至

2小寒

3大寒

4立春

5雨水

6惊蛰

7春分

8清明

9谷雨

10立夏

11小满

12芒种

13夏至

14小暑

15大暑

16立秋

17处暑

18白露

19秋分

20寒露

21霜降

22立冬

23小雪

24大雪

1冬至

2小寒

3大寒

4立春

5雨水

6惊蛰

7春分

8清明

9谷雨

10立夏

11小满

12芒种

13夏至

14小暑

15大暑

16立秋

17处暑

18白露

19秋分

20寒露

21霜降

22立冬

23小雪

24大雪

1冬至

2小寒

3大寒

 

 

震三宫:

春分

清明

谷雨

 

宫位

7春分

8清明

9谷雨

10立夏

11小满

12芒种

13夏至

14小暑

15大暑

16立秋

17处暑

18白露

19秋分

20寒露

21霜降

22立冬

23小雪

24大雪

1冬至

2小寒

3大寒

4立春

5雨水

6惊蛰

7春分

8清明

9谷雨

10立夏

11小满

12芒种

13夏至

14小暑

15大暑

16立秋

17处暑

18白露

19秋分

20寒露

21霜降

22立冬

23小雪

24大雪

1冬至

2小寒

3大寒

4立春

5雨水

6惊蛰

7春分

8清明

9谷雨

10立夏

11小满

12芒种

13夏至

14小暑

15大暑

16立秋

17处暑

18白露

19秋分

20寒露

21霜降

22立冬

23小雪

24大雪

1冬至

2小寒

3大寒

4立春

 

 

巽四宫:

立夏

小满

芒种

 

宫位

10立夏

11小满

12芒种

13夏至

14小暑

15大暑

16立秋

17处暑

18白露

19秋分

20寒露

21霜降

22立冬

23小雪

24大雪

1冬至

2小寒

3大寒

4立春

5雨水

6惊蛰

7春分

8清明

9谷雨

10立夏

11小满

12芒种

13夏至

14小暑

15大暑

16立秋

17处暑

18白露

19秋分

20寒露

21霜降

22立冬

23小雪

24大雪

1冬至

2小寒

3大寒

4立春

5雨水

6惊蛰

7春分

8清明

9谷雨

10立夏

11小满

12芒种

13夏至

14小暑

15大暑

16立秋

17处暑

18白露

19秋分

20寒露

21霜降

22立冬

23小雪

24大雪

1冬至

2小寒

3大寒

4立春

5雨水

6惊蛰

7春分

8清明

9谷雨

 

 以下为阴遁排法。

离九宫:

夏至

小暑

大暑

 

宫位

21霜降

20寒露

19秋分

18白露

17处暑

16立秋

15大暑

14小暑

13夏至

24大雪

23小雪

22立冬

6惊蛰

5雨水

4立春

3大寒

2小寒

1冬至

15大暑

14小暑

13夏至

12芒种

11小满

10立夏

9谷雨

8清明

7春分

24大雪

23小雪

22立冬

21霜降

20寒露

19秋分

18白露

17处暑

16立秋

9谷雨

8清明

7春分

6惊蛰

5雨水

4立春

3大寒

2小寒

1冬至

18白露

17处暑

16立秋

15大暑

14小暑

13夏至

12芒种

11小满

10立夏

24大雪

23小雪

22立冬

21霜降

20寒露

19秋分

3大寒

2小寒

1冬至

12芒种

11小满

10立夏

9谷雨

8清明

7春分

6惊蛰

5雨水

4立春

 

坤二宫:

立秋

处暑

白露

 

宫位

17处暑

16立秋

24大雪

23小雪

22立冬

21霜降

20寒露

19秋分

18白露

2小寒

1冬至

11小满

10立夏

9谷雨

8清明

7春分

6惊蛰

5雨水

4立春

3大寒

20寒露

19秋分

18白露

17处暑

16立秋

15大暑

14小暑

13夏至

12芒种

24大雪

23小雪

22立冬

21霜降

5雨水

4立春

3大寒

2小寒

1冬至

14小暑

13夏至

12芒种

11小满

10立夏

9谷雨

8清明

7春分

6惊蛰

23小雪

22立冬

21霜降

20寒露

19秋分

18白露

17处暑

16立秋

15大暑

24大雪

8清明

7春分

6惊蛰

5雨水

4立春

3大寒

2小寒

1冬至

15大暑

14小暑

13夏至

12芒种

11小满

10立夏

9谷雨

 

 兑七宫:

秋分

寒露

霜降

 

宫位

24大雪

23小雪

22立冬

21霜降

20寒露

19秋分

1冬至

10立夏

9谷雨

8清明

7春分

6惊蛰

5雨水

4立春

3大寒

2小寒

19秋分

18白露

17处暑

16立秋

15大暑

14小暑

13夏至

12芒种

11小满

24大雪

23小雪

22立冬

21霜降

20寒露

4立春

3大寒

2小寒

1冬至

13夏至

12芒种

11小满

10立夏

9谷雨

8清明

7春分

6惊蛰

5雨水

22立冬

21霜降

20寒露

19秋分

18白露

17处暑

16立秋

15大暑

14小暑

24大雪

23小雪

7春分

6惊蛰

5雨水

4立春

3大寒

2小寒

1冬至

16立秋

15大暑

14小暑

13夏至

12芒种

11小满

10立夏

9谷雨

8清明

18白露

17处暑

 

 

乾六宫:

立冬

小雪

大雪

 

宫位

24大雪

23小雪

22立冬

3大寒

2小寒

1冬至

12芒种

11小满

10立夏

9谷雨

8清明

7春分

6惊蛰

5雨水

4立春

21霜降

20寒露

19秋分

18白露

17处暑

16立秋

15大暑

14小暑

13夏至

24大雪

23小雪

22立冬

6惊蛰

5雨水

4立春

3大寒

2小寒

1冬至

15大暑

14小暑

13夏至

12芒种

11小满

10立夏

9谷雨

8清明

7春分

24大雪

23小雪

22立冬

21霜降

20寒露

19秋分

18白露

17处暑

16立秋

9谷雨

8清明

7春分

6惊蛰

5雨水

4立春

3大寒

2小寒

1冬至

18白露

17处暑

16立秋

15大暑

14小暑

13夏至

12芒种

11小满

10立夏

21霜降

20寒露

19秋分

 

 

其他排法,大家也可以试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