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小儿变蒸和外感发烧

 浪苁 2017-01-16
[转载]小儿变蒸和外感发烧X

发烧,中医称为变蒸和伤寒。
变蒸,顾名思义,变就是气变,气机发动,蒸就是体热。
变蒸是正常的生长过程,就像竹子生长,都要过节一样。一般变蒸一次都会长高一截。如果不经变蒸,就不会成人。成人都长大了,不用蒸了,已经熟了。
正常的儿童变蒸是64天一蒸。
一般变蒸,是变五日,蒸五日。也就是发热一般是五天左右。
五天不是整天都在蒸哈,是一会儿蒸,一会儿不蒸的。
小儿32天一变,64天一发热。
一般新生儿64天一发烧,一年之后,是128日一蒸。三次发热之后,就成人。
经过五小蒸,三大蒸,小孩就长得慢了。
所以一个小孩以后结不结实,壮不壮,高不高,主要就是这几蒸。
一般蒸完,小孩的眼睛比较明亮。
小儿变蒸各阶段的情况
一蒸后,小孩的卧姿比较端正;
二蒸后,能咳能笑;
三蒸后能爬行;
四蒸后能呀呀学语;
五蒸能亭亭然,可以立;
再蒸就可以行了,就成人了。所谓成人,就是能走能说能笑。
如果小孩三个月不蒸,会耳聋目盲;
五个月不蒸,身不行;
九个月不蒸,走路就不正常。
这里所指的长大,不仅限于身高体重,还包括其它方面,例如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四肢协调能力等。
变蒸的时候,不可惊动,家人更不要惊慌,经过蒸变的小孩,血气会长,五脏也在提升。
就是不可令身边多人,不要以为是外感发热,更不可乱用药物。
如何看是变蒸,还是外感发热
变蒸有轻有重,轻者体热微凉,耳朵和屁股是冷的。汗微出。
唇头尖如鱼眼大白肉起:唇头就是嘴唇外翻的,比较突出的,嘴唇头有白泡泡。
唇有点翻,能看到白肉的样子。
比较重的,身体壮热,脉乱,有汗或者不汗。
如果变蒸的时候,遇到外寒的话,就会腹疼腹泻,啼哭不止。
(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有的小儿发烧用药后腹泻)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有云:
变者,变其情智,发其聪明。
蒸者,蒸其血脉,长其百骸也。

小儿的变蒸时间和相应生长部位
生骨气乃全而未壮也,故初三十二日一变,
生肾生志,六十四日再变,
生膀胱,其发耳与哬冷,肾与膀胱俱主於水,水数一,故先变生之,九十六日三变,
生心喜,一百二十八曰四变,
生小肠,其发汗出而微惊,心为火,火数二,一百六十日五变,
生肝哭,一百九十二日六变,
生胆,其发目不开而赤。肝主木,木数三,二百二十四日七变,
生肺声,二百五十六日八变,
生大肠,其发肤热而汗,或不汗,
肺属金,金数四,二百八十八日九变,
生脾智,三百二十日十变,
生胃,其发不食,肠痛而吐乳,
脾与胃皆属土,土数五,故第五次之变蒸应之,变蒸至此使全矣。
此后乃齿生,能言,知喜怒,故云使全也。
太仓云,气入四肢,长碎骨,於十变後六十四日,长其经脉手足受血,故手能持物,足能行立也。
经云,变且蒸,谓蒸毕而足一岁之日也。
师曰,不汗而热者,发其汗,大吐者,微下,不可馀治,是以小儿须变蒸蜕齿者,如花之易苗。
所谓不及三十二齿,由变之不及,齿当与变蒸相合也,年状而视齿方明。
外感和积食
根据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理论,孩子只需分:中虚或内热。
内热的表现:舌苔黄、口臭、便秘等。
(注意:但脾虚也会造成便秘的,不是便秘就等于内热的。)
另外,孩子头两侧热,是胆经相火不降。这个也是中虚所致。
不能因为热就清热的,一清,中虚更厉害。很危险。
中虚发热:手心热,或者头身热。脉象,轻按多重按少,重按比轻按无力。
停食发热:手心热、头身热,而脉象,重按比轻按有力。停食较重者,舌有黄胎,口有臭气。
这两种发热的名称可以通俗理解为:
孩子中土虚,吃的多,吃了不消化的东西,积食停食了,都会引起发热。
可以看出,停食较重者,舌有黄胎,口有臭气,可以较为容易判断是停食发热之外。
而中虚发热,和普通的停食发热,其表症都较为接近,都是手心热和头身热。
那么如果无法区分的时候,彭子告诉我们,要靠脉象来判别,脉象会告诉我们真相。
小儿把脉方法:医生两手,将小儿两手同时握住。用手大指按小儿两手三部。
轻按浮部在皮,重按中部在肉,再重按沉部在骨。小儿出生,即有脉可诊。
除至数甚快为小儿中虚本脉外。
小儿无论何病,只中虚与内热两门。中虚与内热分清,用药便有依据矣。
至数甚快为小儿本脉,小儿中气未能充足,故脉快也。
中虚情况:轻按浮部脉多,重按中部沉部脉少,为中虚。右脉比左脉微少为中虚。
内热情况:轻按无脉,重按脉实,为内热。右脉强,左脉细,亦为内热。
肝热情况:左脉比右脉有力为肝热。
中寒情况:就是脾胃有寒。右脉比左脉大,却大而虚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