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来讲,没有什么比谈及家乡的文化更令人心情愉悦的了。不单是因为与生俱来的那份城市归属感,而是在这座城市的角落里出现的每一件可以象征文明与智慧的古老产物。 而作为人类文明与智慧的代表——中国古代陶瓷,亦是山西最为杰出的作品。可以说,山西自古就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陶瓷产地之一。山西的古代窑址众多,这与她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息息相关,也是造就山西陶瓷发展的先决条件。 在坐落于山西东南部的长治,有一处人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窑址——长治窑。在此之所以讲既熟悉又陌生,一则是因为长治窑早已声名远播,50年代, 陈万里先生在报道了长治窑生产白釉红绿彩瓷后,长治窑烧造红绿彩瓷便广为人知。人们亦将它形象的称为“瓷器上的第一抹彩虹”。二则有关它的烧造情况, 却还未见文献提及。虽有不少人考察,但目前就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1996年冬对长治窑进行作了调查和试掘,发掘报告在《文物季刊》1998年第三期中发表。因而,人们对长治窑虽有一些了解,但是认知却还不是特别深入。 长治窑,因窑址在今长治县八义镇,也称长治八义窑。其窑址分布于八义村、东山村、南泉庄一带。 长治窑窑址位置示意图 长治窑由于没有纪年器物的出土, 其创烧年代和延续时间, 还不十分清晰。根据当前现有材料考据,知道其主要烧制碗、俑、枕等,装饰品种有白釉、白釉红绿彩、白地黑花、青褐釉及黑釉5种。其中,以白釉红绿彩品种最富特色。 有关长治窑红绿彩的介绍,相信朋友们已有所了解。在此再简单为朋友们提及一下。 红绿彩是在高温白釉之上或白釉釉下黑彩瓷烧成之后, 再在白釉之上以红、绿、黄等彩勾画或填涂出纹饰, 第二次入窑低温烧成。一般长治窑的红绿彩瓷, 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二次烧造留下的痕迹。长治窑的碗类器物多用五支钉支烧,第一次高温烧出后,碗内留有支钉痕, 而加绘红绿彩后, 彩色往往覆盖在支钉上, 红、绿、黄彩色泽艳丽, 也从客观上起到了遮丑的效果。同时,绘画时彩料的浓淡或烧成温度的不同,亦使红绿彩呈现多种不同的色阶。在碗类装饰中黄彩仅用于花叶的叶头和边饰上点彩, 在俑类器物上, 黄彩又作为主要色彩和红、绿、黑一起使用。绘画风格上, 线条流畅, 采用工笔兼写意或没骨法, 浓翠红艳, 独呈异彩。画面布局多用边线, 采用折枝花草、禽鸟、开光、文字和两面夹彩技法。 在此,要特别为朋友介绍的是长治窑的另一种水平较高的装饰手法——黑画花。黑画花属于高温釉下一次烧成, 所以有些黑画花被支烧的支钉破坏。黑画花瓷的胎釉同红绿彩瓷基本一致, 但用笔不同, 体现出一种成熟的高超技巧, 有的粗狂不羁, 有的花叶侧锋揉拓, 呈色或铁锈斑斑, 或光泽艳丽, 或灰褐淡雅。一些黑画花色调浓淡相间, 浑然一体。有的黑画花和釉上绿彩一起使用, 独呈异彩。 白地黑画花装饰,是中国传统的国画与陶瓷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北宋初立,国家即设立画院,这对当时的绘画起了极大的推动,直到金代,这种绘画的风气仍然十分盛行。同时,也因政府极力倡导绘画创作,使得当时民间的绘画艺术得到了广泛发展。在宋金时期的寺观壁画和墓葬壁画中,都完整的呈现了当时绘画艺术的社会风貌。这对作为特殊信息载体的陶瓷,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使得陶瓷匠师们在创作时也别具匠心,将源自于自然与生活喜闻乐见、富有生活情趣和美好寓意的小景,通过独特的写实手法,在陶瓷中呈现出来,且不断创新,将生活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跟随着古代工匠们根据生活情境所创造的艺术气息,我们也就眼前现有的长治窑的材料进行了一个梳理,将我们认为富有生活意蕴、艺术色彩的长治窑器物筛选出来,与朋友们共赏。让我们一起去体味与感知古时长治地区人们对于美的高度理解。 白地黑花点彩圆枕 金代 (12世纪) 长26厘米 宽20厘米 高11厘米 白地黑划花点彩束带荷花纹花鸟枕 金代 (12世纪) 长23厘米 宽18厘米 高11厘米 白地黑花点彩盆花圆枕 金代 (12世纪) 长24厘米 宽20厘米 高11厘米 “清静道德”八角枕 金代 (12世纪) 长24厘米 宽20厘米 高11厘米 ![]() ![]() “西江月” 迴文诗圆枕 金代 (12世纪) 长26厘米 宽22厘米 高11厘米 ![]() ![]() 白地黑彩诗文八角枕 金代 (12世纪) 长26厘米 宽22厘米 高11厘米 ![]() ![]() ![]() 白地黑彩诗文圆枕 金代 (12世纪) 长26厘米 宽19厘米 高11厘米 ![]() ![]() “张孟阳”诗文如意头枕 元代 (13世纪晚期) 长25厘米 宽20厘米 高12厘米 ![]() ![]() 诗文禽鸟图如意头枕 元代 (13世纪晚期) 长25厘米 宽20厘米 高11厘米 ![]() ![]() ![]() 白地繁花图纹枕 金代 (12世纪中期~13世纪早期) 长32厘米 宽26厘米 高15厘米 ![]() ![]() ![]() 白地凤鸟纹图枕 金代 (12世纪中期~13世纪早期) 长32厘米 宽25厘米 高15厘米 ![]() ![]() ![]() 白地黑彩猫蝶图枕 金代 (12世纪中期~13世纪早期) 长23厘米 宽20厘米 高9.6厘米 ![]() ![]() ![]() 白地诗文枕 金代 (12世纪中期~13世纪早期) 长25厘米 宽20厘米 高12厘米 ![]() ![]() ![]() 白地诗文枕 金代 (12世纪中期~13世纪早期) 长24.5厘米 宽19厘米 高11.6厘米 ![]() ![]() ![]() 白地双鹿纹枕 金代 (12世纪中期~13世纪早期) 长24厘米 宽18厘米 高12厘米 ![]() ![]() ![]() 白地套色菊纹枕 金代 (12世纪中期~13世纪早期) 长27.5厘米 宽20.8厘米 高11.6厘米 ![]() ![]() ![]() 白地套彩榻上仕女枕 金代 (12世纪中期~13世纪早期) 长27厘米 宽20.4厘米 高23厘米 ![]() ![]() ![]() 白地折枝花草纹枕 金代 (12世纪中期~13世纪早期) 长26厘米 宽20厘米 高10.5厘米 此次所筛之物大皆瓷枕,因此也借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刻画来寓意朋友们都能够睡梦香甜、烦恼皆除。 点击标题阅读相关文章 征文与投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