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我没认过的命 | 在不确定世界中的生存法则

 小蓝2266 2017-01-16

加入出版业之前,我总是很羡慕我的图书编辑朋友们。我以为,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坐在咖啡馆里,和作者聊聊稿子、谈谈人生,如此风花雪月。直到,我自己成为了一个图书编辑。怎么没有人事先告诉我,卖一本书,不简单。


最近一个月,和同事们一起,打了好几场硬仗。以下,是我们死磕时彼此打气的聊天记录。老板事后总结陈词——这叫“反脆弱”。我们老板做过许多年商业畅销书,比如《从0到1》就是他打造的成功案例之一,所以他和我们聊天时,常常会蹦出许多商界词汇,对我这个很少啃得动财经书的“低层次读者”来说,总是感到不明觉厉。但是这次,我知道《反脆弱》是一本怎样的书。




反脆弱——在不确定世界中的生存法则


《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写过一本更为天下皆知的书,名叫《黑天鹅》,指那些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2016年可能是黑天鹅事件黑得程度最高的一年:英国公投脱离欧盟、史上第一个备受诟病的候选人川普当选美国总统、韩国总统朴槿惠因闺蜜”干政“被弹劾……统统意外到不能再意外。


那么《反脆弱》又讲了什么?它是《黑天鹅》的后续,就是,世界如此随机、混乱、不可预测,我们还能做什么?塔勒布认为:每一个事物都会从波动中得到利益或蒙受损失,这就是“脆弱性”,而“反脆弱”,就是如何让自己避免在波动中遭受损失,甚至从混乱和不确定性中获利。


作者认为,不确定性是件好事,甚至有其存在的必要。




可是,我从小生长在一个讨厌一切不确定性的家庭,全家人都是严谨的制定计划者。比如我的爸爸,计划在某一天去北京十三陵玩,但是到了那天严重大雾霾,伸手不见五指,他还是去了,因为他全部的身心都已经准备好在那天发生的事,临时改变计划会令他不知所措;再比如我的妈妈,假如某一天我忘记告诉她晚上有事不回家吃饭,她会为此念叨我好几天,因为多做出来的菜她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有我,我招待朋友到家里做客,会提前一周开始写菜单,把每个菜的制作过程抄在小纸条上,一个个照着做,我去旅行,会按照行程打一个详细的excel表,严谨有如做活动时的rundown。


我曾如此痛恨生活中的意外,但回想起来,那些混乱和不确定确实带给我很多不堪回首的记忆,甚至是一次又一次崩溃,却也让我渐渐从一个一点小事就慌乱不堪的菜鸟,长成现在这样——同事和朋友眼中耐心、冷静、淡定的我(虽然我觉得内心还差远了)。


有多崩溃过,就有多坚强


说说我人生中至今难忘的几次大崩溃吧(虽然和真正的磨难比起来都不值一提)。


第一次,是刚来北京没几天,忽然有一天在上厕所的时候,膝盖髌骨错位、十字韧带拉伤了——对,就是你们熟知的足球运动员最容易受的一种伤(捂脸)。当时我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刚找到工作,还没有固定住处。鉴于父母对意外的承受力,我又不敢告诉他们。一下子变成了瘸子(这种伤恢复非常缓慢,事后证明用了大半年),看病、上班,都是问题。一个人不知道偷偷哭了多少回,更怕从此真落下残疾。


第二次,是被当时已经见过双方父母,满心觉得一定会嫁,也真的很喜欢的男朋友分手了。几乎像逃走一样搬了出来(现在回想,不知道为什么分手以后搬走的总是女生,反正假如再分手,我是肯定不搬了,要走他走),住到一个很小的房子,朝北的房间,入冬一起风,冻死人。为此,我在有暖气的北京,还买了电热毯、厚厚的羊毛被、以及电热油汀,才算挨过冬天。那段日子,每天白天都在忘我的工作,加班到深夜,然后坐在出租车里泪流满面地返回我的小屋,哭着睡着,第二天继续努力工作。


第三次,是去年秋天,我心爱的猫猫小钚,他生病以后因为我对他的过度治疗,营养不良加上惊吓,在9月23日上午,在我的面前,去世了。我和我的妈妈两个人,捧着装着他的纸盒,坐了很远的车,来到郊区,找到一个专门为小动物做火化的地方,眼睁睁看着已经僵硬的他,被放进火炉里,然后化作一股白色的烟雾,飞向天空。往骨灰坛里捡白骨的时候,它小小的头骨还是完整的。每当想到这里,我都会记起,他曾经是那么喜欢和我们头顶头。


其实,令我崩溃过的事还有很多,大大小小,有些记得,有些早就忘了,比如千辛万苦采访回来录音找不到了,比如截稿前作者失踪了,比如搞不定至关重要的人物……又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些崩溃,我变成今天的样子。膝盖的伤没有痊愈,但是后来我用科学的运动方式强健了肌肉和关节,现在的我比十几年前灵活很多;失恋的痛早已被日后的幸福取代,经过那次,我才知道什么叫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至于小钚,它作为我身体的一部分永远失去了,但是我学会带着遗憾前进,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爱我所爱。



气定神闲的背后是一次次崩溃后的自我重塑


如果你还活着,你的内心深处就会喜欢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和混乱


其实“反脆弱”的哲学思想,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在崩溃中快速重塑自我:


1、对挫折的过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多余能量成就了创新。


比如,长途飞行过后最好的休息方式,不是倒头就睡,反而是去散步或健身。这一点在我过去经常的跨国出差经历中,体验很深。到了目的地,有条件我就会去健身房骑单车,或者外出跑两圈,更容易适应时差反应。用健身来打比方,也一样。有一种关于长肌肉的理论,认为训练使肌肉纤维撕裂,撕裂的肌纤维在训练后的恢复中会被修复得更加粗壮,从而实现肌肉增长。


尽管我也很羡慕神经大条的人,但是,假如对挫折没啥反应,就像挨揍了还乐呵呵,的确很难有所长进;反应也不能大到挨揍了从此打趴下再也爬不起来。这个反应最好像是,你被人揍了一拳,你很愤怒,攒够了劲儿,打回去,把对方打倒。


2、给我们带来最大利益的并不是那些曾试图帮助我们(比如提供“建议”)的人,而是那些曾努力伤害我们但最终未能如愿的人。


甚至包括对命运的反击。就像凤姐前几日发表的文章《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为什么引起那么多人共鸣?抛开这个网红个体在成名中使用的手段,是否触及了很多人的底线,当年曾经多么痛骂过她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成就她的人——不是因为这些人谩骂的力量,而是谩骂激发了凤姐的潜能。让那些努力伤害自己的人不能如愿,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吧。


3、任何试错都可以被视为一种选择权,只要你能够识别有利的结果并利用它。


今天早上我还在和老王讨论,为什么身边90后孩子们的父母,还在指望尽一切可能为孩子的人生指一条明路,指望能帮他们规避一切风险。从“反脆弱”的观点来看,这么做本身就是在“变脆弱”。试错和选择权,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两根手杖,无论对自己,还是对自己的孩子,都不要剥夺走。


“与选择权相同,失败了也不要停滞不前,必要时向其他方向摸索,跟随那种广阔的自由感和机会主义的引领,试错就是一种自由。”“正是因为过分追求稳定才导致系统中坏的’黑天鹅’的出现,因为波动和混乱本身就是一个试错和探索的过程,过分的稳定,等于放弃这种’犯小错得到信息,避免大错’的优势。



拥抱不确定,冒险,试错,勇于承担,成长


4、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


“请记住,如果不觉得饥饿,山珍野味也会味同嚼蜡;如果没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结果将毫无意义;同样的,没有经历过伤痛,便不懂得欢乐;没有经历过磨难,信念就不会坚固;被剥夺了个人风险,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没有意义。”


尼采说:“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不死多几次,你永远不会知道,重生后的自己有多美。



#本文由开心微信账号主人鲍芳独家撰写,若有转载,请联络我,并请注明出处。版权所有,相互尊重。#

--------------------------------------

好运,是一种态度。一生太短,必须开心。与君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