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第一谋士刘文静为何死于非命

 禹杰 2017-01-16

 

刘文静与裴寂两个人好朋友,隋朝末年,二人同在太原为官,一个是晋阳县令,一个是晋阳宫(隋炀帝在太原的行宫)宫监,很不起眼。然而在李渊、李世民父子开创大唐王朝的过程中,刘文静与裴寂这两个人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二个人,就没有李渊的太原起兵,当然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唐王朝。然而,这两个人的结局都不好,裴寂最后遭流放,刘文静甚至死于非命,为什么?原因很耐人寻味。

 

一、为什么说刘文静是唐朝第一谋士。

 

隋大业末年,政荒人废,盗贼蜂起,天下大乱。面对乱世,刘文静与裴寂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反映出二人迥然不同的性格。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刘文静)倜傥有器略。大业末,为晋阳令,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吒(感慨,叹息)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可终羁贱乎?’”

就是说,刘文静为人洒脱,有器量,有谋略。隋大业末年,为晋阳县令,与晋阳宫监裴寂是好朋友。天下方乱,裴寂看到有巡逻的士兵在城墙上往来传递烽火,叹息说:现在国家这么乱,我将在哪里安身呢!刘文静笑说:如果真象你说的那样,正是天下英豪用武之时,你我二人岂能一直这么碌碌无为困于贫贱之地呢?

刘文静与裴寂这两个人,一个担心自己的饭碗不保,无处安身;一个则异常兴奋,认为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来了。刘文静不仅认为富贵的机会来了,而且付诸行动,主动接近李渊、李世民父子。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高祖(李渊)为唐公,镇太原,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观秦王(李世民),谓寂曰:'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帝、魏太祖之徒欤!殆天启之也。’寂未谓然。”

就是说,隋朝末年,李渊为唐公,镇守太原,刘文静觉察到李渊有大志向,于是便与李渊深交。既而又看到李世民,对裴寂说:唐公的这个儿子,不是一般的人,豁达神武,乃是汉高帝、魏太祖一样的人物!大概是上天要让此人兴起吧。裴寂不以为然。

不晓得刘文静是怎么看出李渊“有大志”的?李渊是皇亲,他与隋炀帝杨广两个人的生母是亲姐妹,从情感上说,公开“有大志(反叛)”不大可能,再者李渊现阶段的地位已经不低,本人是前朝柱国大将军李昞之后,袭爵唐国公,又是隋朝皇亲,有必要去冒这个险吗?从后来李渊在起兵这个事情上始终采取被动甚至拒绝的态度来看,起码说李渊在起兵反隋这个事情上心理上是矛盾的,行为上是摇摆不定的。然而刘文静认定李渊有“大志向”,而且认为这个所谓的“大志向”就是取代前朝自己做皇帝。刘文静又说李世民是“非常人”,而且是“非常”到如刘邦、曹操一类的人物,甚至说天意要让此人兴起。我们知道当时李世民还只有十八岁。综合以上,可以这样:讲如果不是刘文静通晓占卜,会看相,那就是刘文静自己的观察、想象、猜测以及主观臆断,或许是这几条兼而有之。 

    我们看到刘文静这个人多少有点儿理想主义色彩,也难怪裴寂对他的说法不以为然。当然了,对裴寂的这种不置可否的暧昧态度还有另外一种猜测,那就是这个时候谁也无法预知李家父子就一定能取代隋王朝,而且公开议论这个事儿有危险,是要杀头的。所以如果不是裴寂生性木纳,就是裴寂比刘文静沉稳的多,或者说裴寂的城府比刘文静深的多。

    此时的李世民虽然自己也未必认为会成为如汉高帝、魏太祖一类的人物,但是他一心要大干一番的想法的确比父亲李渊要坚决的多。这个时候刘文静因受李密反叛的牵连,被抓起来关入监狱,李世民前去探望他。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顾它无可与计者,私入视之。”

就是说,刘文静被关入监狱,李世民环顾四周无人可以商量大计,于是私下去监狱探望刘文静。

李世民去监狱找刘文静当然是为了商量起兵反隋的大事。李世民对刘文静应该很熟,因为大家都在太原这个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当时刘文静利用他晋阳县令的地位,在江湖上广泛结交“天下豪杰”,已经颇有威望,李世民也一定有所耳闻。另外刘文静做为晋阳令应该是经常向太原留守李渊汇报工作的。所以毫无疑问,李世民与刘文静彼此不仅早已相识,而且非常了解,从刘文静对李渊父子评价与判断上便可证明这一点。

李世民此时到监狱找刘文静商量大事并非偶然。对李世民来说,深陷囹圄的刘文静更容易说出心里的真话,因为刘文静随时都可能被杀头。而对刘文静来说,此时的李世民不仅能够救他出狱,而且还可能与他一道干出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来。刘文静当然要倾身相许,放手一搏,因此他看到李世民真是喜出望外。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文静喜,挑言曰:'丧乱方剡shan 锐利),非汤、武、高、光不能定。’王曰:'安知其无人哉?今过此,非儿女子姁姁xu 温和)相忧者,世道将革,直欲共大计,试为我言之。’文静曰:'上(隋炀帝)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大连州县,小阻山泽,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奋褹yi 衣袖)大呼,则四海不足定也。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

就是说。李世民去探望他,刘文静大喜,挑明了说:“现在天下大乱,如果没有汉高祖、汉光武帝那样的才能不能安定天下。”李世民说:“你怎么能知道没有这样的人?我来探望你不是出于儿女情长,而是打算和您商议大事。您有什么谋划吗?”刘文静说:“如今皇帝上南方巡游江、淮,李密包围逼近洛阳,群盗大概得以万数来计算。在这个时候,若有真天子驱使驾御这些人,夺取天下易如反掌。太原百姓为躲避盗贼都搬入城内,我作了几年县令,了解其中的豪杰之士,一旦把他们收拢来,可得到十万人。您父亲所率领的军队又有几万人,一言出口,谁敢不服从?以此兵力乘虚入关,号令天下,帝王之业就可以成功。”李世民笑道:“您的话正合我的心意。”于是他就暗中布署宾客。

刘文静将李世民比做“汤、武、高、光”显然有点夸大了。而李世民的当仁不让,一是李世民与一帮哥们儿看到“世道将革”的形势,二是他的年轻敢为的气势。而刘文静也不失时机地说出自己的作用,就是说一旦放我出去,我马上可以召集十万人马。尽管刘文静可能有所夸大,但是刘文静自身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李世民与刘文静的“狱中对”不知道能不能与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然而无论如何,刘文静与李世民的这番对话,定下来李家父子起兵反隋的大计,从而开启了建立大唐王朝的序幕,从这个意义上说刘文静是大唐第一谋士并不为过。

 

    二、刘文静对建立李唐王朝所起的作用。

   

    刘文静与李世民可谓一拍即合。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起兵这个事情如果没有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参与是不可能搞成的,因为当时李世民既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号召力。由于李渊没有起兵的打算,所以尽管李世民这些人在私底下积极准备,但是起兵这事儿一直是瞒着李渊的。据《唐书卷一  本纪第一(高祖)》:

“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

就是说,李世民决定起兵反隋,而李渊不知情,李世民是想将这件事情告诉他,但是怕他反对。

李渊、李世民父子二人一开始想的并不一样。李世民看到的是机会,一心要大干一番;而李渊看到的危险,毕竟自己身为皇亲,唐国公,地位已经不低,没有起兵的想法。于是李世民、刘文静等人设计,要“逼”李渊起兵。计划的第一步是先将李渊的挚友裴寂拉入伙,因为裴寂是李渊最信任的人。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裴寂)》:

“大业中,(裴寂)为齐州司户参军,历侍御史,晋阳宫副监。唐公雅与厚,及留守太原,契分愈密,至蒲酒通昼夜。”

就是说,隋大业年间,裴寂为齐州司户参军,历任侍御史,晋阳宫副监。李渊与裴寂二人关系善厚,等到李渊任太原留守,二人的关系更加亲密,常常把酒言欢,通宵达旦。

那么刘文静这帮人用什么办法拉裴寂入伙的呢?就是找人故意输钱给裴寂,借此拉近彼此的关系。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裴寂)》:

“秦王(李世民)与刘文静方建大计,未敢白公,以寂最厚善,乃出私钱数百万饷龙山令高斌廉,俾与寂博,阳不胜,寂得进多,大喜,日兹昵。太宗以情告之,许诺。”

就是说,李世民与刘文静商定起兵反隋大计,没敢告诉李渊,由于裴寂与李渊关系最为善厚,于是拿出自己的私钱数百万交给龙山令高斌廉,让他与裴寂赌博,故意输钱,于是裴寂“赢”了很多钱,很高兴,关系日益亲近。李世民将实情告诉裴寂,裴寂许诺去说动李渊。

裴寂与李世民、刘文静这种王公贵族、世家子弟不同,裴寂出身贫寒,从小丧父,是个孤儿。隋开皇年间,裴寂从地方抽调进京,担任左亲卫,由于家里穷,不要说乘车骑马进京,连头驴都买不起,只能一路步行从家乡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 yi)走到京城长安。所以裴寂对钱看的比较重也是有原因的。当然裴寂答应帮李世民去说动李渊应该不仅仅就是因为这些钱,也是看中李家父子有很大的可能成就大业,况且他的好朋友刘文静也与他讨论过这件事情,并非没有一点儿心理准备。

这里插点题外话,裴寂作为晋阳宫的副监,应该是个肥差。守着这么一个皇帝的行宫应该又很多捞钱的机会,裴寂做为一个有权力将皇帝的宫女都可以叫出来陪客人喝酒的人,怎么会缺钱呢?然而事实就是这样,裴寂缺钱。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裴寂是一个很守规矩的官员,或者说是一个很廉洁的官员。隋炀帝之所以让裴寂看守自己行宫恐怕也是看中了他的这一点。

    裴寂答应了李世民,那么他是如何说动李渊的呢?据《唐书卷一  本纪第一(高祖)》:

“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而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寂因选晋阳宫人私侍高祖。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寂曰:'正为宫人奉公,事发当诛,为此尔。’世民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然未有已发。”

就是说,隋末,李渊留守太原,任晋阳宫宫监,而裴寂为副监,二人关系莫逆,李世民私下与裴寂谋划说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于是裴寂私自找了几个晋阳宫的宫女招待李渊。李渊到裴寂那儿喝酒,喝的正高兴的时候,裴寂将李世民等人准备起兵反隋的事情全部告诉了李渊,李渊大惊。裴寂说:我之所以让宫女侍奉公,就是因为这事儿泄漏出去一定会被杀头的,而这一切是为了你儿子李世民起兵反隋这件事。李世民也进来说这件事儿,李渊开始假装不同意,要将李世民送官,很快就同意了,说:我爱护你,岂忍将你押送官府?然而李渊并没有马上起兵。

表面看李渊是被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设计”强拉入伙,但是如果说李渊对儿子李世民等人的行动一点儿都不知道,那就是太小瞧这位“高祖”了。然而李世民等人以这样的方式强拉他入伙,恐怕是李渊不会想到的,正如裴寂所说的:“正为宫人奉公,事发当诛,为此尔”。这种招数实在有点阴,不过从这里可以看出裴寂的确是个老实人,话说的如此直白,连老底儿都抖搂出去了。

    虽然李渊已然入伙,但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还在等待观望。李世民、刘文静等人看看李渊还没有动静,于是刘文静又再“逼”裴寂前去劝说李渊。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文静谓寂曰:'公闻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乎?唐公名载图谶,闻天下,尚可怗怗tie 平静)以待祸哉?’又胁寂曰:'公为监,以宫人侍客,公死何憾,奈何累唐公?’寂惧,乃劝起兵。”

就是说,刘文静对裴寂说:公闻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吗?唐公天命做皇帝,天下人都知道,能这样静静的等待灾祸降临吗?刘文静又威胁裴寂说:你身为晋阳宫宫监,用宫女招待人家,你小子死了没什么,为何要连累唐公?

刘文静的话说的够难听的,就是说你死也就算了,命也不值钱,连累唐公李渊这事儿就大了,人家可是要做皇帝的命。于是裴寂再次劝说前去劝说。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裴寂)》》:

(裴寂)因言:'今盗遍天下,城阖外即战场,虽徇小节,犹不脱死。若举义师,不特免祸,且就大功。’唐公然所计。”

就是说,裴寂说:现在盗贼遍天下,城外就是战场,唐公您虽遵小节,仍不免死。如果起兵举义师,不仅可以免祸,还能成就大事业。李渊同意。 

    裴寂所说的道理,李渊并非不懂,只是下不了这个决心,起兵反隋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也是天助李世民,这个时候,李渊又摊上一件大事,促使李渊下决心举兵。据《唐书卷一  本纪第一(高祖)》:

(李渊)所在盗贼益多,突厥数犯边,高祖兵出无功,炀帝遣使者执高祖诣江都,高祖大惧。世民曰:'事急矣,可举事!’已而炀帝复驰使者赦止高祖,其事遂已。”

就是说,李渊管辖之地盗贼越来越多,突厥又几次来犯,李渊出兵无功而返,隋炀帝派遣使者要将李渊押往扬州问罪,李渊大为恐惧。李世民说:事情紧急,应该马上起兵!然而很快,隋炀帝又派遣使者赦免李渊,这个事情不了了之。

隋炀帝虽然不再追究这个事情,然而这个时候天下大乱,隋炀帝对大臣多不信任,李渊随时有可能被再次抓起来,甚至被杀头。之前曾经就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据《唐书卷一  本纪第一(高祖)》:

“是时,隋荒政,天下大乱,炀帝多以猜忌杀戮大臣。尝以事召高祖,高祖遇疾,不时谒。高祖有甥王氏在后宫,炀帝问之,王氏对以疾,炀帝曰:'可得死否?’”

就是说,当时,隋政荒人废,天下大乱,隋炀帝常常猜忌杀戮大臣。一次,隋炀帝有事召李渊,李渊“病”了,没有按时去拜谒。李渊有个外甥女在后宫,隋炀帝问李渊怎么回事儿,外甥女说李渊病了,隋炀帝说:会死吗?

面对隋末天下大乱的危局,隋炀帝是有点儿丧心病狂了。他自己没有安全感,别人也跟着倒霉,搞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李渊也并非真有什么病,只是不敢去见这个皇帝,说不准什么事儿自己脑袋就搬家了。

李渊终于决定起兵反隋。李世民又让刘文静再“烧”一把火。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王(李世民)教文静伪为诏'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男子年二十至五十悉为兵,期岁尽集涿郡以伐辽’。由是人心忧愁,益思乱。”

就是说,李世民教刘文静做伪诏说:征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地方二十至五十岁的男子皆为兵卒,一年之内要全都集聚到涿郡,征伐高丽。由此人们忧心忡忡,越发想着叛乱。

李渊于大业十三年五月在太原起兵反隋,十月便从太原打到长安,十一月攻入京城,第二年,即公元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登基做皇帝,前后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三、刘文静的文韬武略。

 

    我们看到在李渊取代隋朝建立大唐的过程中,刘文静和裴寂起到了别人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刘文静智谋过人,文武兼备,功劳最大。刘文静的才华远在裴寂之上,大唐王朝的开创可以说就是在刘文静的主导下搞起来的,李渊太原举兵的行动也是他一手操办的。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秦王即委文静、长孙顺德等募士,声讨刘武周。文静与寂作符敕,发宫监库物佐军兴。会王威、高君雅猜贰,文静与刘政会为急变书,诣留守告二人反,候唐公与威、君雅视事,文静进曰: “有密牒言反者。”公目威等省牒,政会不肯,曰:“所告乃副留守,唯唐公得观。” 公惊曰:“讵有是乎?”读已,语威曰:“人告公等,信乎?”君雅诟曰:“反人欲杀我耳。文静叱左右执之,由是举兵。”

就是说,秦王随即委派刘文静、长孙顺德等人招募士卒,声讨军阀刘武周。刘文静还与裴寂假造符敕,调拨宫监仓库物资以助起兵。时逢太原守将王威、高郡雅怀猜贰之意,刘文静便与刘政会伪造二人谋反的文书,前往李渊那里告王威、高郡雅二人谋反。等李渊与王威、高君雅共同视事时,刘文静上前说:“有密信上告谋反者。”李渊示意让王威等人看信,刘政会不肯给,并说:“所告正是副留守,只有唐公才能看信。”李渊惊奇地说“:难道有这种事吗?”读完信,对王威说:“有人告你等谋反,有这事吗?”高君雅骂道:“这是谋反的人想杀我等啊!”刘文静喝令左右逮住他们,于是起兵。

刘文静不仅谋略过人,能打仗,而且还能办外交,可谓文武全才。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唐公乃开大将军府,以文静为司马。文静劝改旗帜,彰特兴,又请与突厥连和,唐公从之。”

就是说,李渊起兵之初,刘文静建议李渊改旗易帜,特别彰明兴兵之举,担心突厥人抄他的后路,刘文静又建议李渊联合突厥首领始毕可汗,李渊同意。

隋朝与突厥本来有“互不侵犯条约”,但是基础并不牢靠,一直依靠隋朝向突厥大量输送金钱来维持,突厥始毕可汗的父亲启民可汗死后,这种基础就更加脆弱。公元615年,始毕可汗曾将隋炀帝围在雁门,差点将其抓获。刘文静连和突厥,无非是延续隋以前的做法,承诺向突厥输送利益。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李渊)遣文静使始毕可汗,始毕曰:'唐公兵何事而起?’文静曰:'先帝废冢嗣以授后主,故大乱。唐公,国近戚,惧毁王室,起兵黜不当立者。愿与突厥共定京师,金币、子女尽归可汗。’始毕大喜,即遣二千骑随文静至,又献马千匹。公喜曰:'非君何以致之?’”

就是说,李渊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始毕可汗说:唐公兵马为何缘故而起兵?刘文静说:先帝废弃长子,传位于次子,导致天下大乱。唐公是国之近戚,担心王室之业毁坏,起兵废黜不应即位者。故愿与突厥共同平定京师,金银财宝及子女全都归可汗所有。始毕可汗闻言大喜,随即派遣二千精骑随文静抵达,还献马一千匹。李渊高兴地说:不是你,谁能办成此事?

所谓外交最终还是要利益,以金币、子女做交换,然而刘文静的能力毋庸置疑,唐军在攻入长安前的最重要的一仗,打败隋朝镇守长安的大将屈突通,就是刘文静拿下来的。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李渊)寻拒屈突通于潼关,与其将桑显和苦斗,死者数千。文静度显和军怠,以奇兵从后掩之,显和败绩。通兵尚数万,欲引而东,文静命将追执之,徇新安以下,皆下。”

就是说,李渊率兵抵御隋将屈突通于潼关,与其部将桑显和苦战,死者数千人。刘文静趁桑显和军懈怠之机,暗派奇兵从后掩袭,大败其军。屈突通兵士还有数万,想退归东都洛阳,刘文静派遣诸将将其擒获,并略定新安以西地区。

此一战十分非常关键,屈突通是隋炀帝留守长安的大将,拥兵数万,兵败被擒,关中基本上已是唐军的势力范围了。所以,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刘文静不仅首倡起兵,参与谋划,而且立有战功。

相比刘文静文韬武略,裴寂就差多了。当时,唐军大战隋朝大将屈突通,不能取胜,李渊、裴寂认为应该先打败屈突通,然后再攻取长安,既然现在无法取胜屈突通,就应该暂时退回太原,重整力量再与屈突通决一死战。李世民、刘文静以为不可,李世民说退回去人心就散了,会导致起兵之事功败垂成。结果李渊采纳李世民、刘文静等人的意见,李渊等人将屈突通围在蒲关,同时遣李世民入关,攻取长安。屈突通的军队看到长安丢失,家眷被抓,一时军心涣散,屈突通自己兵败被擒。

 

四、刘文静与裴寂的矛盾。

 

    裴寂的谋略、勇气均无法与刘文静相比,打仗更不行。公元618年,李渊虽然在长安登基做了皇帝,然而天下群雄割据,尚未统一。公元619年,依托于突厥的大军阀刘武周进攻太原,太原告急,裴寂主动要求驰援太原。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裴寂)》》: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刘武周寇太原,守将数困,寂请行,授晋州道行军总管讨贼,以便宜决事。贼将宋金刚据介州,寂屯度索原,贼埭dai 土坝)水上流,寂徙屯,为贼所搏,兵大溃,死亡略尽。寂昼夜驰抵平阳,镇戍皆没。上书谢罪,高祖薄其过,下诏慰谕,俾留抚河东。”

就是说,武德二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即公元619年,西北军阀刘武周进犯太原,太原守将几次陷入困境,裴寂请求前往解困,李渊同意,并授其“便宜决事”的大权。刘武周手下大将宋金刚占居介州,裴寂屯兵度索原,宋金刚筑坝决断裴寂军队水源,裴寂移兵别处,结果遭宋金刚截击,唐军大溃,士卒几乎死亡殆尽。裴寂连夜跑到平阳,地盘全部丢失。裴寂上书谢罪,李渊未追究其过失,下诏抚慰,让裴寂留在河东地区安抚善后。

裴寂知道自己作为宰相(尚书右仆射)与刘文静等人相比缺乏军功,难以服众,主动要求解太原之困境,结果自己作战无能,被刘武周手下宋金刚打得一败涂地,所领军队几乎丧失殆尽,驻守的县镇几乎全部丢失。然而李渊并没有治他的罪,让裴寂留守河东,结果情况更加糟糕。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裴寂)》》:

“寂无它才,惟飞檄郡县,促入屯垒相保赘,焚积聚,人益惴骇思乱。夏人吕崇茂杀其令,反,为贼守,寂攻之,复为所败。召还,帝责让良久,以属吏,俄释之,遇待如初。”

就是说,裴寂没有别的才能,只是传令所属各郡县,催促他们营建堡垒相互聚保,焚毁所积存的物资,于是人心更加惊骇思乱。有个叫吕崇茂杀的人杀掉其县的县令,反叛,裴寂攻伐,又为其所败。李渊将裴寂召回,痛责良久,并把他关了起来,不久又将其释放,还象以前那样对待他。

裴寂不一败再败,不仅败给名将,而且连无名之辈也打不过,真够狼狈的,也实在是说不过去,有损大唐宰相的体面。然而,李渊还是没有治他的罪,为什么?因为裴寂在李渊建立大唐的过程中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是李渊最为信赖的朋友。

裴寂最大的特点就是二个字:“厚善”。李渊之所以与裴寂推心置腹,就是看中裴寂这个人可靠,不仅关系莫逆,而且言听计从。隋王朝时,李渊与裴寂同朝为臣,彼此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当机会到来的时候,裴寂又极力帮助李渊称帝,可谓不遗余力,李渊心里很清楚。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裴寂)》》:

“隋帝(恭帝杨侑)禅位,公固让,寂开陈符命以劝,又督太常具议仪,撰日(择日)。唐公即位,曰:'使我至此者,公也。’”

就是说,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坚决”推让,裴寂以李渊有符应之天命加以劝说,又督促太常议定禅让的议程仪式,选择禅让的日期。李渊登上皇帝宝座,对裴寂说:让我达到今天这个位置的,是你裴寂啊。

李渊说这个话是有道理的。世上最尴尬事情莫过于夺人“江山”,这个事儿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毕竟要有人来说破,至于什么时候说?怎么说?由谁来说?都是问题,历史上屡次改朝换代,这个角色都很关键。李渊虽然心里想着做皇帝,但是总要有人三请四让。正是裴寂勇敢的承担了这个角色,为什么说是勇敢?因为做这个事情的人不仅要有名望、有胆量、有水平,更要有不怕承担历史的“骂名”的勇气。

    李渊当然清楚一般人都不愿意做这个事情,主要是不愿意承担所谓“背主负恩”的骂名。所以李渊登基做皇帝之后,大量赏赐裴寂,对他很厚。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裴寂)》》:

(裴寂)拜尚书右仆射,赐服玩不貲zi 计量),诏尚食日给御膳,不名也,贵震当世。”

就是说,李渊拜裴寂为副宰相,(当时没有正宰相,裴寂的位置仅次于尚书令李世民。)赏赐无算,令御膳房每日供给裴寂御膳,不称呼裴寂的名字,富贵无比,震动当世。

李渊对裴寂的赏赐还没有完,四年后,也就是裴寂兵败刘武周二年以后,李渊任裴寂为宰相。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裴寂)》》:

(武德)四年,改铸钱,赐(裴寂)一炉得自铸。又聘其女为赵王元景妃。迁左仆射。”

就是说,李渊武德四年,国家改铸钱币,赐裴寂一个铸钱炉,许其自己铸钱。又聘裴寂的女儿为儿子赵王李元景之妃。升任为宰相。

    李渊对裴寂的厚待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以说能给的都给了,二人甚至相约终老。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裴寂)》》:

    “帝置酒含章殿,欢甚,寂顿首曰:'始陛下发太原,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绶。今四海妥定,愿赐骸骨归田里。’帝泣下曰:'未也,要当相与老尔。公为宗臣,我为太上皇,逍遥晚岁,不亦善乎!’”

就是说,李渊在含章殿摆酒设宴,两人相言甚欢,裴寂叩头说:当初陛下兵发太原,我们约定平定天下以后,许我封印回乡。现在天下已定,愿陛下兑现承诺,让我这把老骨头回归乡里。李渊流泪说:不要这样说,我是要与你相与终老的啊。到那时,你为宗臣,我为太上皇,大家晚年自在逍遥,不是很好吗!

历史上如李渊、裴寂这般君臣关系实在不多见。然而,这种关系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吗?甚至如李渊希望的“相约终老”吗?基本不大可能。

裴寂当然知道“器满益盈”的道理,他也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具有两面性。这个话怎么说呢?就是说裴寂对李渊的厚,反过来将就是对隋炀帝的薄。这个“厚与薄”不仅表现在裴寂首倡由李渊取代隋炀帝做皇帝上面,而且还表现在之前裴寂作为晋阳宫宫监的时候,他将隋炀帝存放在那里的物资全部拿出来助李渊起兵,甚至将宫女带出来资助李渊的“义军”。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裴寂)》》:

“兵起,寂进宫女五百,米九百万斛,杂綵五万段,铠四十万首。”

就是说,李渊起兵反隋,裴寂想李渊进献五百名宫女,大(小)米九百万斛,各种彩缎五万段,铠甲四十万幅。

裴寂几乎搬空了隋炀帝存放在晋阳宫的物资,甚至连宫女都带了出去,不知道李渊将她们用在什么地方。隋炀帝任裴寂为晋阳宫副监,让他看管自己的“后院”,无疑是看中了他的“善厚”。然而一个人的“善厚”很难统一在敌对的二人身上,这也是裴寂一直被人诟病的地方。李渊建立大唐后,每次出行在外,还是让裴寂看家,结果被人诬告。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裴寂)》》:

“帝每巡幸,必委以据守。麟州刺史韦云起告寂反,按讯无状,帝谓曰:'朕有天下,公推毂gu成之也,容有贰哉?所以讯吏,欲天下信公不反耳。’诏三贵妃赍ji  怀抱)玉食宝器宴其家,经宿去。”

就是说,李渊每次外出巡幸,一定让裴寂留守京城。麟州刺史韦云起告裴寂反叛,于是将裴寂抓起来审讯,结果没有这个事情,李渊对裴寂说:朕之所以有天下,是你裴寂极力促成的,怎么会有贰心呢?之所以还要审讯,就是要让天下人明白你裴寂是不可能反叛的。下令让自己的三位贵妃怀抱着名贵的食器在裴寂家里设宴,彻夜欢宴,第二天天亮才离去。

裴寂被人诬告不是偶然的,他毕竟做过对不起前朝的事情,这个可以说是裴寂一生都洗不去的污点。李渊一番话也是别有用心,话里有话:“不要认为裴寂对隋炀帝不忠,就一定认为也会对我李渊不忠。”同时也是在告诫裴寂:你不可再背叛。这就难怪刘文静对裴寂有看法,甚至有点看不起裴寂,尤其是当刘文静看到李渊如此厚待裴寂,自己实在无法接受,甚至有点泛酸。我们看刘文静是怎样吐槽的。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唐公践天子位,擢(刘文静)纳言。时多引贵臣共塌,文静谏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下,言尚称名。帝坐尊严,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就是说,李渊做了皇帝,任刘文静为纳言。当时,李渊常常让贵臣与自己同塌共卧,刘文静劝谏说:现在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皇上召见臣下,还称名道姓。皇帝宝座是很尊严的,陛下却屈尊与臣子同塌,这就是王导所谓所谓太阳俯同万物一般。李渊说:我虽然当了皇帝,以前的旧友怎么能忘呢?你不必对此不满。

此时能与李渊称名道姓,又能与之同塌共卧的恐怕只有裴寂。刘文静的忿忿不平,不仅是对李渊格外厚待的裴寂不满,更是由于自己功劳在裴寂之上而官位却在裴寂之下的不满。裴寂做了宰相之后,刘文静的这种不满甚至已经公开化了。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文静自以才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故旧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

就是说,刘文静自认为才智谋略强过裴寂甚远,又屡有军功,而斐寂却因为对李渊有旧恩位居自己之上,心里很不满意。每当在朝廷议政,斐寂赞同的,刘文静必定反对,还经常欺凌羞辱斐寂,二人因此不和。

 

五、刘文静的被杀是他自己造成的。

 

刘文静看不上裴寂,很明显是站在他个人角度上,“意不平”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裴寂的“论政”,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予以批驳,这个就是刘文静不对了。所谓“戾驳”就是带有个人情绪。更要命的是刘文静的这种不满情绪越来越严重,最后竟然发展到不能自控的程度。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刘文静)尝与弟散骑常侍文起饮酣,有怨言,拔刀击柱曰:'当斩寂!’”

就是说,刘文静与弟弟散骑常侍刘文起一起喝酒,酒喝多了不禁大发怨气,拔刀砍柱子,说道:应当砍了斐寂的脑袋!

刘文静如此恨裴寂没有道理,裴寂与刘文静本来还是好朋友,彼此之间并没有这么大的仇恨,更不致于恨到要杀人的程度。实际上,与其说是刘文静对裴寂的“恨”,不如说是刘文静对李渊的恨,只是不好说出来,只能拿裴寂来表达自己对李渊的不满,甚至愤怒。这个李渊不会不知道,刘文静最后的死与此有很大的关系。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会(刘文静)家数有怪,文起忧,召巫夜披发衔刀禳厌。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瑀讯状,对曰:'昔在大将军府,司马与长史略等。今寂已仆射,居甲第,宠赉lai 赐予)不赀。臣官赏等众人,家无赢,诚不能无少望。’帝曰:'文静此言,反明甚。’李刚、萧瑀明其不反;秦王亦以文静首决非常计,事成乃告寂,今任遇弗等,故怨望,非敢反,宜赐全宥。”

就是说,刘文静家里多次出现怪异的现象,刘文静的弟弟刘文起很忧虑,召来巫师夜间披散着头发,口中衔着刀来避邪。刘文静有位侍妾不受宠,于是她让哥哥上告刘文静要谋反,于是将刘文静抓起来。李渊派大臣斐寂、萧瑀审查此事,刘文静说:当初太原起兵时,我愧居司马,算起来与斐长史的职位声望大致相当。如今斐寂官居宰相,据有优于众人的府第,臣下我的官位与赏赐却与众人没什么两样,家中无多余的财产,实在不能没有一点儿不满的情绪。高祖李渊对群臣道:听刘文静这番话,显然是要谋反。李纲、萧瑀都说明刘文静没有谋反,秦王李世民一再替他求情,说:过去在晋阳,是刘文静先定起兵大策,然后才告诉斐寂,而攻克京城后,任用待遇相差悬殊,所以刘文静才产生不满情绪,并非胆敢谋反,应当将他赦免。 

    尽管李世民等人极力劝阻,刘文静还是被杀了。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帝素疏忌之,寂又言:'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天下未靖,恐为后忧。’帝遂杀之,年五十二。文起亦死,籍其家。文静临刑,抚膺曰:'高鸟尽,良弓藏,果不妄。’”

就是说,李渊一向疏远忌讳刘文静,裴寂又说:刘文静这个人多权谋诡计,而且性格猜忌、凶险,一意孤行,他的恶言怪节已经暴露无遗,现在天下未定,恐怕会成为日后的祸患。李渊于是杀刘文静,时年五十二岁。他弟弟刘文起一同被杀,刘家遭籍没。刘文静临死,抚胸感叹说:高鸟尽,良弓藏,这话果然真实不虚。

有这么多大臣为刘文静求情,李世民更是不遗余力加以挽救,刘文静还是被杀了。

实在讲,刘文静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罪,就是因为抱怨李渊对自己“有功不赏”,心怀不满,这点事儿不至于丢性命。为什么还是死?有人说是裴寂的“谗言”让刘文静丢了性命,实际上不是这样,主要还是李渊要杀他,裴寂只是个幌子。刘文静与裴寂之间的矛盾只是表面现象,归根到底是李渊与刘文静君臣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刘文静已经直言不讳的说出来了。另外这里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李渊始终对李世民这个儿子抱有三分戒心,自己在皇位的位置上时时都能感受到来自李世民的“威胁”,本来就“压力山大”,再加上刘文静这个大谋士,老皇帝内心就更加不安。所以在李渊这里,刘文静一定要死。

    听听刘文静最后临死时发出的悲鸣,是够惨的。刘文静能力强、功劳大,但是此人喜欢施权谋,玩诡计,有点躁狂,戾气太重。

裴寂自己也并没有象李渊当初所设想的那样二人“相约终老”。公元626年,玄武门事变后,李渊被迫让位给儿子李世民。此时的李渊自己都不安稳,那里还顾得上裴寂。贞观年间,由于裴寂耽于佛事,荒废政务,甚至还牵连到不法的事情当中,李世民终于忍无可忍,将裴寂痛责一番,打发回家。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裴寂)》》。

“浮屠法雅坐訞言,词连寂,坐免官,削封邑半,归故郡。寂请留京师,帝让曰:'公勋不称位,徒以恩泽居第一。武德之政,间或驰紊,职公为之。今归扫坟墓,尚何辞?’”

就是说,有个叫法雅的和尚因訞言获罪,供词牵连到裴寂,裴寂由此获罪,被免官,封邑削去一半,遣送原籍。裴寂请求留在京师,李世民责备说:你的工作成绩与你这么高的官位相去甚远,仅仅因为皇帝的私恩你才位居第一。武德年间,政务松弛紊乱,你有很大的责任。现在让你回乡扫墓,有什么可推辞的?

当年,裴寂向李渊请求辞官回乡,李渊极力挽留,并相约终老,现在看来不过是个笑话。后来裴寂因犯杀人等罪,被李世民流放静州,就是今天的四川旺苍县,死在流放之地,时年六十岁。

 

六、一点儿题外的话。

 

裴寂虽然被免官流放,总算得善终,相比刘文静好多了。有意思的是这二人的后代都不旺。

1、刘文静的儿子因谋反被杀。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刘文静)》:

“贞观三年,追复(刘文静)官爵,以子树义袭鲁国公,诏尚主。然怨父不得死,谋反,诛。”

就是说,唐太宗对还是很刘文静感念的旧恩,贞观三年,即公元629年,恢复了刘文静的官爵,由他的儿子刘树义承袭鲁国公,并娶公主为妻。但是,这个刘树义心怀怨恨,认为自己的父亲死的太冤,谋反,结果被杀。

2、裴寂的儿子还好,也是娶了公主,但是孙子死于非命。据《唐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十三(裴寂)》》:

“子律师嗣(东河郡公),尚临海长公主,终汴州刺史。律师子承先,武后时为殿中监,酷吏杀之。”

就是说。裴寂的儿子裴律师袭爵东河郡公,招为驸马,娶临海长公主,死在汴州刺史任上。孙子裴承先,武后朝时为殿中监,为酷吏所杀。

    凡事都有因果,裴、刘的两家都后代不旺,原因是什么?令人深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