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精神》—— 中国历史上的国防

 与星对话 2017-01-16

第四讲    中国历史上的国防

中国民族是一个和平的民族,中国文化也可说是一种和平的文化。但从历史上看,中国民族也极有战斗精神,中国民族和其文化之和平,是一种“强性的和平”,它赋有很坚强很优越的战斗精神。

一、中国的地缘
普通常讲中国二千年来闭关自守,这话并不合实情。中国是一个门户洞开的国家,本就无关可闭,东南是大海,西边是崇山峻岭,北方却是一片辽阔的草原。在这一条绵长的边疆上,中国并无天然的国防线。不仅门户洞开,而且藩篱尽撤。不过,虽无天然防线,但有天然的疆界。

二、北方游牧文化入侵
1、建造长城。北方界线以北地区天寒地冻,没有雨水,大片的草原和沙漠,无法发展农业。在那里生活着很多游牧民族,也是古代世界最大游牧民族根据地。中国实逼处此,遂不得不建立起一条人造的国防线 —— 万里长城。西起甘肃临洮,东至朝鲜大同江边。虽说长城万里,但也无天险可资扼守。
2、游牧入侵。在古代,游牧文化一直是古代农业文化最大的敌人。德国史学家斯宾格勒有句名言:“近代商业文化,就是变相的游牧文化,是一种新游牧文化”。换言之游牧文化与商业文化都涵有“侵略性”,而农业文化则天然具有“保守性”。每到秋天,马肥毛长,弓硬箭远之际,正是中国秋收冬藏之时,于是北方游牧民族便在万里长城的任一缺口,蜂拥南侵。等中国守军赶到之际,敌骑早已抢够而远遁大漠无处可寻。中国散处的和平农村,常年要面对这一飘忽而强大的,同时又兼具天时、地利、人和的侵略大敌,这也是中国史上从始以来都一直要面对的最困难也最难对付的大问题。
3、对外防御面临的困难。采取攻势消灭这股侵略力量,便可一劳永逸。然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中最主要困难:
一是运输十分不便。大漠深远,无水无粮,中国军队北上,必要携粮随行,行动十分不便。而游牧民族南下,处处有粮,可轻装而来,没有辎重的烦扰。因此,考虑到运输的困难,中国军队出战,只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求得战机。这样的“开塞出击”战略,敌人很快掌握。于是,敌人在近塞被击败后,会尽快退至漠北,以沙漠为掩护,只要主力未被歼灭,待中国军队一退,依然可以越漠南侵,再次对中国构成威胁。
二是战马远远不够。中国对付北方,必用骑兵,而产马区均落在敌人之手。养马又须广大草原或深山长谷,不能一匹匹分散在农村里养,所以中国训练的骑兵,根本条件不够。在宋朝有人曾计算过,开辟一块草地养一匹马,这块地就足维持二十五个农民的生活。如以白银茶叶去西夏交换,西夏根本不会把上品的马卖给你。换来的马大多体质虚弱,散给农村饲养,一户一匹,往往一二年后即羸瘠无用,不堪作战,极大地影响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三是训练相当困难。要出塞远征,必先训练大队骑兵。然我国境内无论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骑队的训练都很困难。因为这里多是密集的农村,而且气候温湿,不适于大批战马之养护。
四是需要冒险作战。为了能得到数十年或百年的太平,中国军队必须求得彻底的成功,这样势必要绝漠穷追。这当然是一种充满冒险性的孤军深入战。为确保胜利,必须出其不意,机动出击。军队在极寒冷的天气里,远越关塞到无人烟的大草原,或横跨大沙漠,来寻击敌人主力。有时数万大军绕行旷荡荒凉的沙漠万里,不见敌人一兵一卒,无功而返,白耗军费。当然也有提骑数千,出其不意摧破数十倍于我方兵力的时候,惊险无比。这要求将帅天才,士兵素质,才能获胜。中国军队出兵,必须配合气候,随带粮食,在出师之前预先计定班师凯旋之期,如果这一次出征,不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天气骤变,或是粮运中断,这支军队往往会一去不返。又或是向导迷路,两支军队无法会师。或是前军追击,后军不继,遂致两相隔离,不能呼应,形成孤军,受敌包围等。
五是长期惨淡经营。塞外立功,往往经过了十年或几十年的惨淡经营,才始获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受气候物产种种关系之限制,对战胜所得又不可长期占领。中国内陆的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终苦于无法移殖。于是大军凯旋后,最多数十年一百年,塞外洲牧人获得休养生息,新的力量又在无形中崛起。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依次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金、蒙古、满州。而在中国本土,因经过数十年一百年的太平,武备松弛,一旦外患来临,逼得中国要重新努力再一次新的大规模的攻势防御来再固疆域。
由此可想,中国历史上对外防御是如何的艰巨啊!

三、中国民族的战斗精神
1、中华民族的战斗精神
汉武帝、唐太宗时期,讨伐匈奴、突厥以及其他的对外武功,大都总是以少取胜。大队结集,反而要吃亏。面临上述诸多困难,霍去病、李靖的战绩,十足可以说明中国民族之富有战斗精神和战斗力量。在其保国守土的绩业上,殆为其他民族所无可比拟。从秦始皇到现在,已经二千年有余中国民族和中国文化,仍能屹立于世界,成为世界上现存唯一古老国家,这决不是天幸。中国漫长的边防无险可扼,北方还盘踞大量强悍的游牧民族,时时南下抢掠。试问在如此困难的国防情势之下,还能保留其民族文化绵延至今二千多年,若使没有一种内在的极坚强的战斗精神,如何可能?!
2、中国军人不但富于“攻击性”,同时也极富于“防御性”。
其他民族往往有的善攻不善守,或是善守不善攻。中国军队具备此相反的两种性能,所以在面对北方蛮族入侵时,往往能就地抗战,以劣势挫敌优势。虽然中国素受异族侵凌,但我们不能看轻我们历史上民族传统的强韧战斗精神。
3、在汉代
当时匈奴实在是一可怕强敌。屡次内侵,终未成功。经汉武帝痛快击溃后,其一支流亡到欧洲,欧洲人无法抵抗,被打到罗马,直到现在,欧洲还存在一个匈牙利国,是其遗胤。汉武帝攻打匈奴前,先期训练骑兵;为了养马,到新疆移植苜蓿在皇家公园试种;送大兵到西域挑马,所谓“汗血天马”也。然后一鼓出塞而获胜。孔子谓:“不教民而战,是为弃之。”这是政治问题,不是民族问题。
4、在西晋
五胡乱华,并不是北方蛮族冲破中国防线从塞外入侵,而是早已移住到中国内陆的蛮族乘时捣乱,突起叛变,只是中国内部一种政治崩溃与社会动乱。
5、唐代。武功举世无匹,可不用表述。
6、在宋代
(1)一般人都卑视宋朝,称之为“弱宋”。殊不知宋朝处境的困难,较之汉唐要增加很多倍。一是五代石敬瑭割弃幽、蓟十六州赠予契丹。宋初开国时,东北方疆土自山西大同到河北北平,早都在辽国之手。西边由山西大同往南,只有雁门关一条内线可守。东北河北也只有居庸关到山海关一条外线。逾此向南,从北平保定直到黄河北岸,地势平坦,更无阻塞。二是宋代东有辽,西有夏,这两国都是马和铁的最重要出产区。而马和铁是打战必需物资,宋朝面临物资困境。后来金国南侵,没能过长江。宋朝还能保住半个中国。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部被北方民族占据时期是在元朝。蒙古人用兵世界罕有其匹。他们曾横扫欧、亚两洲,然他们所遇到的最强大的敌人,还是中国,即“弱宋”。然蒙古人经过五代七十八年,才打败宋军,占领中国,蒙古的武力也因与中国相战消耗极巨,宋亡而蒙古亦趋衰弱,未到百年,被汉族驱逐出塞。整个蒙古帝国的衰亡,主要始于中国。
7、在明代
再一次异族入侵,便是满州。其侵灭中国前后历经三十年,经过也极为曲折。当时中国经过二三百年升平无事,满州入侵,全国骚然。当时军备库存多已腐朽,仓促出兵,竟找不到称身的军衣和就手的武器,明军与满州军开战自然吃亏。然明军还能守住山海关。若那时国内没有李闯、张献忠作乱,内部不至闹得不可收拾,满州内侵还是可以抵抗的。我们不细读历史,不明白当时真相,只知道中国给满州吞并,便说中国民族早已衰败,该亡国了,这真是丧心病狂之见。
8、中国的国防心理
中国的对外军事史上,还有一点值得称扬佩服。就是每逢获得大胜后,便能适可而止。汉武帝、唐太宗都是好例。罗马人因穷兵黩武,终至覆灭。中国历史上最受后世人热烈崇拜的都是些失败英雄,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较之霍去病、李靖、徐达等,他们的事业是失败的,而我们对他们却极为热烈。正所谓“胜不骄,败不馁”,胜利了适可而止;失败了再图复兴。这是一种很好的国防心理,亦是一种最深沉、最强韧的和平精神。由此便知,中国民族毕竟伟大,它常常能自找新路,绝处逢生。中国民族能维持这几千年,决不是偶然。

四、兵源和军队制度
1、中国各时期军队制度
(1)春秋时,中国只有贵族兵,平民没有当兵资格,只能做军中勤务,如浚沟、筑垒、运输、做饭等。
(2)战国时,开始大规模使用步兵,那时大都是募兵制度,平民遂得正式当兵。
(3)汉代时,始有确定的“义务兵役制”。当时全国皆兵,壮丁从二十三岁(这是汉代顾及民生休戚的善举)起全应服兵役,纵使丞相之子也要服兵役。兵役共有三种:一是到中央当卫兵,由政府供养;一是到边疆做戍卒,旅途经费由民间应役者自己担负。一是在地方见习。除了正式兵役,另有一种志愿兵,平日在家养马射箭,自行练习,一遇战事,报名参加,即所谓“良家子从军”,建功立业。
(4)三国时,“国民兵”变成“部曲兵”,形同私家军队。
(5)东晋时,北方军实行“部族兵”,匈奴人有匈奴军队,鲜卑人有鲜卑军队,全部族每一壮丁都是兵;中国人当兵则是“签丁兵”,由壮丁用抽签方式临时征发,或二丁抽一,或三丁抽一,或五丁、八丁、十二丁抽一不等。南方的东晋军队采用“募兵制”,合格的壮丁始得入伍当兵。但“募兵制”也有缺点,时间一长,如过了三五年或是十年八年,容易衰颓。
(6)北周时,采用“府兵制”。选择有家业的壮丁,令其长期当后。有事出征,平居则自耕自养。当时户口分上、中、下三等九级,下等三级人是不准当兵的。当兵的,一切田租捐税均豁免。府兵皆有家室,知道自爱,忠勇奋发;将军在中央供职,无官有勋。作战时带兵赴敌,战事完了,兵归府,将回中央,亦绝没有军人干政之事,北周也由此统一了中国。
(7)唐代初时,因北周之制而不改,府兵皆农,与汉代全农皆兵,同为“兵农合一”。不过,北周、唐代的府兵制更为合理,更较募兵制、签丁兵合理得多。
唐玄宗以后,府兵制度遂渐次破坏,改为“镇兵”,即藩镇自有之兵,形成后来的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乱局。所以,唐代藩镇,实是中国历史上最可痛恨的军阀。
(8)宋代初时,宋太祖在军队中挑选精锐,改编为禁军’,归属中央。余下的老弱则谓之“厢军”做些苦工而不上阵。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穷的朝代,穷的原因就是为了养兵。宋代又是中国历史上最弱的时代,因是募兵制,来应募的体质虽健,大多是无业游民,德性智识低下,军队素质差。唐代藩镇割据,吸尽民间精血来各养私兵,到宋代总算把军队统一到中央,已是大不易之事。若论祸源,应远溯唐玄军之穷兵黩武。唐没后的中国,不变成罗马覆亡后之黑暗时代,那已是宋人功绩了。
(9)元代时,采用“部族兵”制,蒙古人才有当兵资格。
(10)明代时,效法唐代的府兵制。那时的军队叫“卫所兵”,略如唐代的“府”。每一兵给以若干耕地,令其自耕自给,但须内粮以养将。后经长时间的太平,卫所制度也腐败了。
(11)清代时,起初也是部族兵,即所谓“八旗兵”。汉人参加的军队,谓之“绿营兵”,那是有等级的,其饷额待遇不能与八旗兵相比。太平天国时,八旗兵和绿营兵腐化,乃有曾国藩、李鸿章等训练的湘军、淮军。开始是地方团练,自卫乡里,后才成为劲旅。这种军队的编制又可称为“子弟兵”,各人在自己家乡,把乡邻、亲戚、朋友招来当兵当将,长官与士兵亲如家人般。后来慢慢演变成“北洋军阀”了,成了变相的私人军队,变相的部曲兵。
2、比较中国历史上的兵制
(1)贵族兵只封建时代有,部族兵只异族入侵时有,故不论。
(2)募兵虽有优点,但也只能用于一时,国家不能也不堪负担长期的军饷。
(3)国民义务兵,欧洲直到近代普鲁士开始实行,中国在二千年前的汉代已是全国皆兵了。将来我们的陆军宜采用国民兵制,但若能参酌北周、唐代、明代的府兵与卫所制度,那是更理想了。
(4)签丁兵硬拉来的,当然不能用,还不如募兵。募兵又不如府兵、卫所兵。
(5)子弟兵一面是募兵的变相,一面是部曲兵的变相,也要不得。
可见,中国历史上有强有弱,虽原因复杂,而兵制影响也很重要。现在我们在积弱之余,笼统埋怨中国文化传统,甚至埋怨到民族素质,那都是不能历史的瞎说话。

五、屯田制度
1、产生的原因
中国既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要的国家,国防武装自然要考虑到如何与农村生产相协调。汉唐两代的兵农合一,便是因此一原则而产生的。但是农业是安住的,农村是散漫分布的,而军队则需集合,需流动,尤其是在边疆,于是有了屯田制度。
2、屯田制度的概念
屯田制度是一种用军队来耕种的制度。它主要用意,在使一个临时的战斗集团,同时即成为一个平时的生产集团。军队之所至,同时亦即是农业(财力)之所达。因此,对外战争紧接着是对外垦殖。
3、屯田制度的历史发展
(1)远在西周封建时期,其实就是一种农民集团之武装移民。由西方周天子分封的大批诸侯,圈定了一块土地,浚深沟,筑高封,中心建设一都市,当时称为“国”。四周开辟农田,即封建诸侯所经营的“井田”。用井田的经济生产来供养都市,用都市的贵族士兵来护卫井田。当时每一个侯国,同时也是一个经济与武装紧密配合的单位。当时西周面对的古中国,是华、夷杂处的形势,西周的封建,把华夏农业文化深入散布到戎狄游牧文化的广辽大陆,而逐渐使此广辽大陆普遍“华夏化”,这是武装与经济紧密配合的成绩。不过那时的士兵是贵族,井田农夫是平民,责任是显相划分的。
(2)秦汉之后的边疆屯田,以及国外征服地的屯田,则即兵即农。这样长期战斗,可以自给自足,也不劳国内经济上粮食上给养。这是中国历代国防制度一大成功。这不仅告诉我们,中国古人对政治、对军事上之绝大聪明与绝大天才,同时告诉我们,中国国民性内在的莫大可贵的一种深厚、笃实、坚强的德性。
(3)两汉时期,不仅在边塞屯田,还深入到国外。东汉只为罢免西域的屯田,才引起边塞动乱,逐渐蔓延到全国。
(4)西魏、北周和隋唐的府兵制,也即是屯田制度变相的运用。屯田主要在戍守边疆和控领国外,而府兵则在内陆屯田。唐代的边外屯田,北方远至瀚海都护府,东北远至百济,西北远至西域及青海,国力远扩。
(5)宋代积弱,最大原因之一,便是把经济生产与武装战斗的两系统分开了。宋代的禁军没有在边境扎下来屯田;而宋代的厢军,只在地方充苦役,当杂差,也没有耕作与生产。因为废除屯田制,从而影响到全部国力。
(6)明代卫所制,显然又是屯田制度的一番活用。这制度也扩到边塞之外,因此明代武功,也和汉唐相仿佛。如云南全境之开辟,断然须归功于屯田制度的生效。在明代,南方屯田至海防,至交趾,东北曾拟屯田至朝鲜而未果。这一制度之兴废,显然与明代国力消长成正比。
4、一个国家武力之根源,必然归宿到这一国家之文化整体,与其民族性之独特优越处。不仅武力应与经济相配合,而引致富强之途径,又必与其国家民族之文化教育与国民性之深厚内在处相融结。目下的中国,正为欣羡西方之富强,而忽略了自己本国历史文化之演进意义,鄙视了自己国民性之独特优长,那真所谓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宜乎是要愈走愈远,愈想愈失望了。

六、中国历史上的将官
1、出将入相
自古以来中国的将官本都是“文武合一”的。最高的将领大都是文人,所谓“出将入相”,在外立战功,回来可以当宰相。这在唐朝前期,几乎成为常例。当然拜相,并不是以其军人身份,且其手下已无军队,所以这也决不是军人干政。
2、文、武官职之分
唐玄宗时期,李林甫为相,恐惧外将夺其相位,建议唐玄宗引用番将,终养成安、史之祸。直到元朝,始有文、武官职之分。明代的“铨选”制度,也分为两部,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文武遂此划分。不过一般高级将领,仍是文武不分的。即如明、清两代的总督巡抚,照理该是武职,而实际则是文臣。
3、宋代轻视武人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大抵宋代才有这句话。宋代重文轻武,纵如狄青这样有名的大将,为国家立下大功,也依旧被人看不起。
4、中国历史上的文人随军
(1)战略需要。近代欧洲所谓“参谋人才”,始于近代的普鲁士,而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中国俗语“军师”,如齐国的孙膑,楚汉相争时期的张良等等。军师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土地大,一有战争,往往是大局面的,双方的胜败,并不在局部阵地的进退得失上决定,因此作战必先有全盘的战略。西洋方面直到近代国际战争,才始有通盘战局的研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人发明的“地缘政治”。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如曹操、诸葛亮,唐代之李泌,清代之曾国藩,都是文人,都是参谋人才,非前敌统帅人才。大抵中国历史上的文武不分,文人参军,都由这一需要而起。这也是文人在军中,其地位更重于武将的内在意义。
(2)军中栋梁
从中国历史看,中国军人之伟大,主要是因为中国军队里最主要的骨干还是文人,他们都有极深的文化陶冶,道德修养,并兼多方面的知识,以及政治头脑,外交风度,决不仅是一个专能临阵杀敌的勇将。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人。
(3)中国的军事学
中国的文人对于军事战略、战术、训练方法以及军事地理的研究,实在都有极高深的成就。中国的三部军事书籍:
第一部《孙武兵法》,据说是吴国孙武所著,不过可能是齐国孙膑的书。《兵法》不仅讲战术战略均极高明,而且从人生最高哲理中发挥出一种“战斗哲学”,至今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一部兵事学的上上著作。
第二部《练兵记实》,明代戚继光所著。以大教育家的理论来练兵,并配合各地方人的个性来分别训练兵种,以道德学、心理学、教育学与军事学配合,发挥出一部最上乘的“练兵学”,实在是东西方军事书籍中从无如此造诣的。
第三部《读史方舆纪要》,清初顾祖禹所著。这是一部中国军事地理书,凡中国三千年来曾用兵所经的地方,进退攻守形势,都有详细分析。是一部卷帙极浩繁的大著作,日本人对此书非常重视,为之编索引。他们侵入中国,此书即是用兵向导。他著书的目的是为了推翻北方打击南方,很少南方打击北方的说法,以唤起将来的革命家注意,不必限于北方始要用兵统一南方。他认为,只要运用得宜,任何一地都可以向外边打出,完成统一大业。
(4)近代中国的国防仍然在北方。林则徐在一百年前鸦片之战以后说:“中国大敌,并非英国,而是俄罗斯”。我看到西方罗马帝国抵不住北方蛮族侵入;又看到拿破仑大兵进入莫斯科而狼狈退却,常想起中国史上如霍去病、李靖等绝漠远征的艰苦伟大的成功。今后应该如何保卫我们的国防,那是我们的责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