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圈的“鸡汤”真的有毒

 英殷鹰 2017-01-16

朋友圈的“鸡汤”真的有毒

南风窗谭保罗2017-01-16 07:21
分享 

微信朋友圈流行起来之后,我发现,最广受转发的是各种励志文章——它们多半是企业的宣传软文。

这些文章的套路只有两类。一类是,某人出身矮穷矬,但通过超乎超人的努力和执着,成为了成功人士。马云、俞敏洪就是这一类的代表。

另一类是,某人出身高富帅、白富美,但通过超乎超人的努力和执着,成为了比肩父辈的成功人士。柳青(柳传志女儿)、伊万卡·特朗普(特朗普女儿)是代表。

现在,第一类已经有些过时了,第二类开始占据上风。“人家出身比你好,还比你努力一百倍!”“人家明明可以靠脸吃饭……”这种腔调逐渐成为朋友圈的主流。这让那些出身普通、形象不出众的年轻人经常感到羞愧,并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有罪恶感。“每日三省吾身”,都还嫌次数不够。

在我看来,这些励志的东西其实营养越来越少,甚至误导年轻人。一个人是否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在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内在的东西是先天的智商以及情商。智商很重要,成功人士没有一个是蠢蛋。情商更要紧,它以开放的性格和自律的品格为核心。

外在的东西,则是“天时”与“人和”。“天时”是你是否踩到了风口,种下了财富的种子。比如,你在15年前进入了房地产行业—开地产公司和买楼都行,或者你在10年前买了腾讯股票。“人和”这个东西就太简单了,即你的社会关系,它又包括了先天的和后天的。先天靠出身,后天靠经营。

不过,在目前的很多领域,内在东西开始越来越不重要,先天的东西反倒成为了成功的关键。比方说,现在的创业,其实越来越难。10年前,互联网创业有个特点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个新产品推出之后,只要用户体验好,就会口碑相传,最后赢得商业上的成功。腾讯的QQ、联众公司的棋牌游戏都是走的这条路。

朋友圈的“鸡汤”真的有毒

但现在,一个好的产品稍微有一点苗头,就会被到处复制。最终,决定胜负的是谁背后的资本更加雄厚,而不是到底谁有独创性。在这种模式下,创业者很容易屈服于资本,而资本来自于何处?这是问题的关键。

某种程度上讲,为何现在的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越来越多的富二代、美女创业者获得成功,而不是“矮穷矬”的普通人,比如一个天才式的程序员?造成这种现象的背后因素,除了富二代、美女所代表的“名誉经济”、“颜值经济”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资源可得性。你懂的。

互联网经济的确是“得矮穷矬者得天下”,但遗憾的是,最终得矮穷矬不是自己,而是高富帅和白富美。另外一个大问题是房子,这就不用多说了。如果房价继续涨,没有买房的人,他们的努力真的不一定有用。

说了这么多,我认为朋友圈的励志学正在陷入教导年轻人羡慕别人,并自惭形秽的一种窠臼。它们一味教导年轻人,说自己努力不够,自己很糟糕,这其实有两个问题。

朋友圈的“鸡汤”真的有毒

第一是,努力并不一定成功,很多时候,方向更加重要。陈天桥30出头就位居中国首富,可是他做盛大盒子却失败了。他不够努力吗?他不够聪明吗?他不够自律吗?都不是。他方向错了,他要挑战管制严格的广电系统,他想法超前,要自己从零开始培养中国人从电脑和电视转移到“盒子”的娱乐习惯。在当时,这些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他方向错了。

第二个问题是,有些时候,你足够努力,方向也对,但未必成功者是你这样的普通人。这就要求,这个社会必须加强经济领域的制度环境建设,培养一个公平的、良性的竞争环境。比如,要搞好知识产权保护、改革税收制度,还有资本市场的发行制度要市场化,而不是批给特定的少人数。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努力的,方向也对的年轻人成功。尽管不是“大成功”,但至少也能达到体面生活的目标。

因此,我认为励志文在“你不够努力”、“你很糟糕”的窠臼之外,不妨多一些严肃的探讨,从而启发年轻人的智慧,让他们发现真正的社会巨变,找到方向,发掘其中蕴含的人生机会。同时,也探讨公平的制度环境建设,让努力和方向,变得有价值。(文/谭保罗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