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悲鸿死后,90岁的齐白石为何给他磕三个响头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1-16





(导读:徐悲鸿偶遇到齐白石,但当时的主流并不认可齐白石,认为齐白石的画不上档次。徐悲鸿力挺齐白石,为他谋到了去北京大学当老师的职位。所以齐白石一生对他都非常感激,徐悲鸿死后,齐白石就执意要给徐悲鸿磕头。)




近代我国画家,最让我崇拜的有两位,一位是齐白石,另一位是徐悲鸿。我喜欢徐悲鸿那气势磅礴的骏马,喜欢齐白石那富有精神气的虾。徐悲鸿成名比齐白石早,名气也比齐白石大,但两个人却是挚友。


徐悲鸿染病去世时,徐悲鸿家人不敢告诉齐白石,怕老人年纪太大受不了这个打击,瞒了老人一年后,因为徐悲鸿生前每月都会亲自把齐白石的工资送到齐白石家里。齐白石觉得不对劲,在他一再逼问下,方才告知齐老徐悲鸿去世的消息,齐白石泣不成声,90高龄,由人扶着这位颤颤巍巍的老人前去徐悲鸿家里,见到灵堂后,齐白石泣不成声,跪了下来,徐悲鸿家人连忙告诉他他比徐悲鸿年长许多,不能下跪。可齐白石说,徐悲鸿这辈子对他有莫大的知遇之恩,更是挚友,别说跪三个头,一百个他都愿意跪,说完,齐白石磕了三个头后,方才离开,走时也是老泪纵横。三年后,齐白石也去世了。徐悲鸿到底帮助了齐白石什么事情竟让一个接近百岁的老人执意给后辈下跪呢?


想知道原因我们就要来了解徐悲鸿,之所以喜欢徐悲鸿不仅仅是他技艺高超,而是他人格也实在是高尚,他一生有许多贵人相助才造就他的成就,而他成名后也成了许多人的贵人,而这样贵人都是徐悲鸿的朋友,都是那种真正的朋友,帮助他不是为了回报。徐悲鸿非常有气节,知恩图报。在这给大家说下最能表明他气节的故事。




徐悲鸿17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父亲靠给他人画画谋生,徐悲鸿从小便和父亲学会了画画,这时父亲去世,徐悲鸿决定要出去闯闯,不然一辈子只能和自己父亲那样没出息,但出去要有人接待,思来想去的徐悲鸿想到了徐子明,是他父亲的朋友也是老乡,他就寄了一封信和一幅自己的画给徐子明,希望徐子明能够给他找个工作和住处,此时的徐子明正在复旦大学教书,于是为他谋得了美术助教的职位,此时的徐悲鸿喜出望外,他以为徐子明喜欢他的画,于是就非常用心的画了一幅画准备送给徐子明。徐悲鸿到了上海后,将东西放在他一个同乡那,这个同乡是一个商人。徐悲鸿就自己去找了徐子明,不料到了复旦,徐子明已经去北京大学教书了。校长看他年纪太小,徐子明又不在,于是拒绝了他当助教的请求。于是徐悲鸿自己一个人在上海生活,靠卖画为生,但是却没有收入。此时,穷困潦倒的他被那位老乡找到,那位老乡告诉他他那副画被一个商人,一个很有钱的商人看中了,这个商人叫黄震之,问徐悲鸿卖不卖,徐悲鸿虽然已经饥寒交迫,但他说他那副画是为了报答徐子明的知遇之恩,准备送给徐子明的,所以死活不同意卖。这位老乡没办法就让黄震之和徐悲鸿见了一面,徐悲鸿见到后还是不愿意卖,黄震之就为他的这种骨气感动了,决定资助他在复旦读书,钱由他出。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徐悲鸿的傲气和倔强,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卖给恩人的话,后来正是这种正直的骨气得到了高奇峰和高剑父所欣赏,后来徐悲鸿在上海名声大起,这时他对待朋友的这种真诚感动了刚从海外回来的康有为,徐悲鸿非常崇拜康有为,于是拜了他为师,后来再康有为的帮助下,徐悲鸿和自己的妻子去了国外深造了几年,回国后,徐悲鸿的名气更加大了。


这时的徐悲鸿偶遇到齐白石,他为齐白石的话所震惊,虽然当时的齐白石名气也很大,但当时的主流并不认可齐白石,因为齐白石出生只是乡下的农夫,认为齐白石的画不上档次。但是徐悲鸿不这么认为,他力挺齐白石,为了谋到了去北京大学到老师的职位,齐白石对他非常感激,不仅如此,因为齐白石年长,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徐悲鸿不让财务部的人送钱,而是亲自登门给齐白石送去,这一送就是十几年知道徐悲鸿去世,所以齐白石一生对他都非常感激,徐悲鸿死后,齐白石就执意要给徐悲鸿磕头。


——————齐白石作品赏析——————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