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该如何处理二十五岁过后的危机感?

 肚肚肚肚肚 2017-01-16

VICE 年龄段指南系列之一。

你在度假,直愣愣地盯着菜单,一不留神滑入了存在主义危机的渊薮。炸土豆条还是炸红薯条?选哪个好?不过说到底,选哪个不都一样吗?不都是只要3.5镑、能填饱肚子的淀粉制品吗。其实呢,你是不是该多考虑一下钱的问题?你是不是花钱太大手大脚连孩子都快养不活了?顺便插一句,你已经26了,过了生育的黄金年龄了,不是吗?你曾经仔细阅读过某张折线图表,似乎不是很乐观。如果你属于那种很喜欢小孩的类型(你到底属于哪个型?)的话,大概可以考虑收养;如果一旦决定了这么做,难道不应该当即和男票分手,抓紧接下来四年时光睡遍所有可及之人?

你告诉男朋友,要土豆的。于是服务员递上来一盘冷掉的薯条。

假期过后第一天回去上班,你感到有些陌生,很快你便意识到这种奇怪的感觉是 “纯粹有点胆寒”。Nafisa 问你假期如何,你说很棒; 然后 James 问了同样的问题,你回答说特别赞,仿佛在一个与绩效无关的世界,你不会时时觉得自己只是一颗被剥夺了权利、工资少得可怜、可有可无的螺丝钉,还得有2000多封邮件等待回复。 

然后,你转身走进了洗手间,坐在马桶上打开手机搜索研究生学位项目的信息。

严重的自我怀疑、感觉深陷某份工作或者某段感情的泥沼无法脱身、对于 “现实” 完全不抱任何幻想,你有这些症状吗?如果有,那么朋友,你陷入 “后二十五” 危机了。

奥利弗·罗宾孙医生(Dr Oliver Robinson)一度深陷他的 “后二十五” 危机中,他把生活的种种都抛在了脑后,一头扎进了有关 “后二十五” 危机现象的学术研究。“年过二十五岁产生的危机感是一把双刃剑,” 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说。“这段时期人们会感到不稳定、充满压力,但同时这也是一个能够促使人们迅速成长、发掘潜力的关口。” 

在年轻人之中,危机感从未像现在这样普遍。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变得越发骇人,过去人们二十多岁时所做的事情如今向后推了至少十年:结婚生子的年龄推迟到了三十多岁。“好的方面在于,这给了人们一个在安顿下来之前拥有丰富阅历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倍感危机,因为二十五岁左右他们面临的不稳定因素和压力更严重。”

他又补充说,“后二十五” 危机分两种:“锁入” 危机和 “锁出” 危机。“在锁出危机中,年轻人觉得无论他们付出的努力有多大,都无法融入成人社会,” 他解释说,“而锁入危机则是指年轻人发现自己走在了一条不想踏上的路,对此需要做出一些重大的决定,但过程可能漫长而痛苦。”

当然啦,这也不是固定的;如果你足够幸运,你也可以同时体验两者!够刺激!

你一定不想听到诸如开始冥想,或者(如你妈所言)用心情板来将自己从 “困惑致瘫” 的情形中解救出来之类的建议,那么不妨听听人生导师、心理学家和 “后二十五” 危机过来人是怎么说的吧。


你对于自身危机感的反应很可笑却又非常正常

人生导师、心理学家卡琳·皮特斯(Karin Peeters)认为,“后二十五” 危机本质上源于持久的选择困难压力。“有些人拘泥于此,迟迟无法作出行动;也有人干脆一走了之,扔下工作、抛弃伴侣、离开城市,” 她说道,“还有一种反应是咬牙死磕:‘我偏要付出更多努力,坚持健身,尽我所能取得成绩,哪怕只是一点进步。’ ”

你需要认清自己的回应属于哪一种,我的处于两者之间:1. 扶墙瘫倒,连中午吃什么这么简单的事儿都无法决定;2. 头脑发热,在一系列情形中疾速周转。不推荐效仿,但如果你想分析自己的行为从而找到处理冲动情绪的对策而不是抓瞎随意做决定,那么努力变得自觉会很有帮助。


改变有关时间的概念

以最最老套的 “后二十五” 危机两难情形举个例子:“我该不该继续干我那平庸的工作呢?其实,我接下来打算去旅行,但目前除了混日子、一步一步逼近死亡就没什么作为了,也没想过规划一条横穿中美洲的历险线路。”

当你将目光放在眼前或者是不久的将来的时候,紧张情绪会进一步加强。我该不该现在做这些事呢?现在?现在?还是现在?人生导师纳塔利·迪(Natalie Dee)的建议是,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制定长期的计划,” 她说道,“试想一下:趁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我想找个机会去旅行。那是个宏伟的计划,但给了你更多时间来付诸实践。三十多岁,我真心希望能在喜欢的事业上站稳脚跟。四十多岁呢,我希望能有所成就。你可以说,在十年的时间跨度里,如果我想要组建家庭,我将愿意尝试多与人接触。”

也就是说,别想着立刻飞到泰国呆三个月,既然你已经比满月聚会上其他所有人都老了五岁,那么再多给自己两三年时间也无妨。

备注:类似不那么情绪化的规划方式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要把婚姻和与之相关的事情当作青年时期关注的重心

“我不知道为什么对自己目前的年龄那么执着,但我觉得我37岁,单身,这很酷。” 《Mushpit》杂志的联合创始人博蒂·布兰德斯(Bertie Brandes)说道。这本杂志近期恰好发行了 “危机专刊”,关注 “后二十五” 危机。“我认为你必须重新衡量一下婚姻是否该成为你青年时期的重心,毕竟它会持续伴随着你直到死去;你应当开始有一种生命中的每一年值得珍惜的意识。婚姻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压力。我有一些朋友单身而且年纪更大一些,他们对于这事儿从不一惊一乍,他们明白自己并不是可怜虫,过得好着呢。”

这条看不见的时间线可以延伸到要不要孩子的话题上。女人受到的影响大于男人,这也是为什么 —— 皮特斯相信 —— 25岁左右的女性客户远远超过同龄的男性客户,男人总体上更倾向于在往后的阶段来寻求帮助。在生理面前你无法抗辩,但对于两性来说自我能够施加的压力是等同的。此外,如果确实是婚姻导致你感到焦虑,真如我曾经的同事安慰我所言,如果到了40岁还单身的话,那时的你性感、超然,准备好了与第一批离异的人开始一段情。事情就是这样,没什么可担心的。


重返大学不是儿戏,想清楚

如果你口袋里有钱,那就去吧。如果你迫切需要重新接受教育、更换职业,那就去吧。但是,如果仅仅为了找回年轻时的朝气而重返大学课堂,这个主意就太糟糕了,因为这只会让你背上更多债。你又不是留级之王范·维尔德(Van Wilder),上帝都知道你也不愿成为他。沿着成年生活的轨迹迎头前进吧;不要背着贷款去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读创意创业(Creative Entrepreneurship)硕士学位。


相信危机触发的分手

如果你和某人在 “后二十五” 危机的风暴中分手了,事后难免会思考这一切会不会都是危机感在作祟、过几年回想起来会不会把肠子都悔青了。“一切征兆都不是偶然的,” 博蒂说,“到了某个阶段,你意识到某个你曾经认为很合适的对象其实是个傻逼,我受够了。这是个非常自私的年纪,你只需要对自己好一点就行了。” 自私的同时,你也更加了解自己、更清楚自己对于另一半的需求,从而避免了找到一个无聊逼的风险。


不要死宅在家里

“如果你把自己的房间当做诡异的圣地、除此以外一切都不存在的话,你会逐渐相信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与另一个人共享一间房或者一张床了。等于是给自己找了另一个子宫。” 博蒂说道。


将紧张分解成渴求与需求

上小学,升中学,上大学,找工作或者继续深造 —— 我们一直沿着一条既定的、不容置疑的道路前进,因此,当我们突然需要自己觅食了,环顾四野皆是散养的牧群,“后二十五” 危机便一触即发。

在人生导师纳塔利看来,是时候严肃认真地区分 “你想要的” 和 “你觉得自己需要拥有的” 东西了。“ ‘需求’ 是外界加之于你的东西,可能来自社会、你的亲朋好友、你的同事。它和欲望的力量是不同的,” 她说道:“差不多是务必要完成的事情,因此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压力。欲望则是向某一事物前进 —— 是你自己在主动前进。”


不要盯着生活中某个不如意的地方耿耿于怀

你往往会这样想:如果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你的现状一定截然不同、能集中精力做事。“我常常会有 ‘必须得脱单了’ 的想法,然而这与我是否需要、是否想要一段恋情无关;事实上我只是很困惑,不知道人生接下来的日子该干什么,” 博蒂如是说,“这样挺危险的,因为如果你认定工作使你不开心,但等你辞职以后才意识到实际上并非如此的时候,麻烦就大了。”


捍卫感觉疲惫的权利

身心俱疲的时候,我会选择一整个周末都窝在床上看 Netflix,但由此引发的 “无所事事” 的负罪感我可是花了25年才稍稍摆脱。我想了一下,浪费在精神疾病上的时间可能有好几个月、甚至几年,在此期间我没有办法用心做事。然而如果你确实觉得需要给自己放一个假,请不要为此惩罚自己。

“去年,我有一阶段特别抑郁,成天坐在床上沉迷于 YouTube 视频;着魔一般,一不看就浑身不自在。” 博蒂说,“我感觉我就是在浪费生命。三个月以后我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了一篇文章,还有那么点意思。你的每一段经历,即便是在床上躺了五天,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意义。只不过在当时你体会不到罢了。我们容易陷入时时刻刻必须干活的惯性思维,却忘记了休息这回事。好事情往往在 ‘浪费时间’ 的时候发生,愚蠢的念头也有可能蜕变成绝妙的主意。休息的意义重大。如果你躺着,身体在休息,而思维或许却在疯狂运转。”

这种推崇必须保持 “时刻准备着” 的状态、在人生每一个领域都用尽全力的文化,与中年危机同源而生。罗宾森告诉我说,不论如何一个人在冷静的状态下总比在压力之下更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决定,所以该歇息的时候就好好歇息吧。


对于任何自以为是随意否定你的感受的人 —— 去他们的

“许多青年都担心别人会把他们的 ‘危机感’ 看作是发牢骚或者倒苦水,” 罗宾森说,“有些人 —— 特别是年长一点的或者是没有经历过自我怀疑阶段的人 —— 可能确实会这样。但请记住,无论感受到了什么,你的感觉是正当而可信的,即使外人不这么看。”

因此,下回要是某人提醒你说二十多岁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告诉他/它,代际危机领域的一位专家说过:“从压力和精神健康角度而言,这很可能是人生最艰难的阶段,因为你需要作出大量决定。”


最后,找点事做吧,任何事

来一点鸡汤:就算你近期的生活一团糟,长久来看或许不会有你想象的那么差劲。放手去做吧!不去做也成,你也可以端坐在电脑前给这篇文章添上书签,点一份冷掉的炸薯条,和感觉不咸不淡的人约会。

作者:汉娜·埃文斯(Hannah Ewen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