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59‖【桂林有文化】转冷了,如果桂林街头还有这东西卖,肯定很受欢迎!

 观音道场 2017-01-16
微报桂林

— 不只把报纸装进手机 —

桂林日报社官方微信平台

南宁是首府,柳州有工业,桂林呢?

桂林有文化。

桂林的文化在哪里?

天赐的桂林山水不是文化,

居住在山水中,

流连在山水间的桂林人,

他们创造了桂林的文化。

……

“微报桂林”开通【桂林有文化】系列栏目

与你一起寻找桂林的“散珠碎玉”

寻找历史文化中,桂林人祖先的故事

一声闷响,一阵青烟升起,冒着热气的爆米花出炉了……你还记得桂林街头的传统爆米花摊吗?

随着电影院里的爆米花早已用设备生产,而能在家里用微波炉制作爆米花的原料也早已出现,手摇爆米花机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成为年轻人眼里的“稀奇物”。

街头爆米花摊


陈金武18岁离开安徽老家,带着一台爆米花机“闯江湖”,至今已经有46年了。最初的10年,他在云南、贵州、四川、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到处讨生活,直到36年前,他来到桂林,见这里山清水秀,便决定停止漂泊,和自己的老伙计——爆米花机一起,在桂林安定下来。


陈金武回忆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爆米花是比较流行的零食,也是家家户户用来招待客人的最常见的食品,特别是过年时,拿爆米花出来招待客人就像如今客人进门要端茶倒水一样普遍。那时候,制作爆米花的糯米和玉米都是村民自己拿过来的,他只负责加工,每锅收0.15元到0.2元不等的加工费。那时候也没用塑料袋,村民都是拿着大碗和脸盆过来装。

那时候,爆米花做的主要是农村的生意,每年入秋之后,爆米花的生意就会好起来,过年前更是忙到手软。陈金武记得很清楚,过年前的一个月,他挑着担子来到一个村里,在大树下或者屋檐下一坐下来,拿着糯米或者玉米的村民们就排着长队来请他做爆米花了。因此,他一坐下去,就很少起身了,基本从早上七八点忙到晚上12点,一天下来手都软了。

▲图源网络

爆米花受欢迎,生意人自然跟着“吃香”。陈金武说,村民见到他扛着爆米花机来了,大人小孩都很高兴,到了吃饭的时间,有村民会端着饭菜来送给他吃,晚上还有村民留他过夜。“村民们人很好,不问我要钱,把我当成客人一样。”作为报答,陈金武会免费为提供饭菜和住宿的村民“嘭”几锅爆米花。

正因为当时农村对爆米花有需求,做这一行生意的人也比较多,虽然大家互不认识,但是在同一个村子撞见了,总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后来的人就去下一个村子做生意,这是行规。

爆米花机该退休了

▲图源网络

陈金武说,可惜从那以后,村里的人越来越多地去城里打工,爆米花的生意在农村淡了下来。于是,陈金武的摊点慢慢地不在农村出现,而改在了城里。因为城里人不习惯带着糯米和玉米过来加工,他就自己准备好原料,制作好爆米花后再卖给市民。


▲图源网络

而如今,爆米花的生意已不如过去火爆了,甚至越来越淡了。对此陈金武认为,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好吃的东西多了,渐渐取代了爆米花。不过他说,用手摇烘烤的爆米花味道香。说着,他用铁棍轻轻敲了敲爆米花机告诉记者,“这个是生铁做的,做出来的爆米花绝对是纯天然的味道。”


▲图源网络

陈金武告诉记者,目前在桂林市区用手摇爆米花机制作爆米花的估计就剩他一个了,他现在也就晚上出来做做。自己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在北京打工,妻子也在北京带孙子孙女,所以他也没什么生活负担,出来摆摊纯属闲不住。

对于爆米花,陈金武是有感情的,他说手里这台手摇爆米花机跟了他40多年,除更换了几次机子上的气压表以外,其他都是原装的。这么多年来,做爆米花虽然不能发财,但也能养家糊口,如今儿孙满堂,这台手摇爆米花机是有很大功劳的。


▲图源网络

走村串户,在大树下、屋檐下和桥洞里摆摊,顶着刺骨的寒风烘烤爆米花确实很辛苦,路边的灰尘也大,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一定受得了。陈金武说自己是苦惯了的。因此,对于这个渐渐消失的行业,以及自己找不到徒弟来继承这套手摇爆米花机,陈金武认为这是好事,毕竟社会在进步,年轻人也要去干大事,把精力放在这个“老古董”上,不划算,也是没出息。

作者:申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