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探李恪之死:幕后真凶到底是谁?

 木头1018 2017-01-17



十年前,随着电视剧《贞观长歌》的播出,吴王李恪成为了许多观众喜爱的历史人物,在聂远的实力演绎下,李恪帅气袭人,又工于心计,为了夺取太子之位,不知付出了多少集的努力,可惜最终功败垂成,令人扼腕叹息。在两唐书作者眼里,李世民有两个儿子能力最强,李恪是其中之一:“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而且李恪“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读了这些语句,读者很容易产生一种认识:如果立吴王为太子,怎么样都比“昏懦”的李治强。千百年来,许多人看过两唐书给出的史论,都认为李恪确实是这样的人。但如果仔细观察,分析史料中有关李恪的史实,你会发现:李恪远不如两唐书作者说的那么好,他资质平平,劣迹斑斑,被后人有意拔高了。


到底有哪些才能?


史书上说李恪有才,什么才呢?


“文武才”,说的非常笼统,跟没说差不多。古代对人才的要求,主要就是在“文”和“武”两个方面,就好比现在的“文科”“理科”。那李恪的才能到底有多好呢?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对此,除了“善骑射”一项,史书上几乎只字不提,这是不大合情理的。因为李恪是皇子,地位高,又担任过几个地方的刺史,不是个默默无闻的小百姓,要是他真有才能,不仅仅自己能够看到,其他人同样也可以看到。然而,史书中除了笼统的说法,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才能记录。


编撰史书的人忘了记?不会的,因为在同本书,同一篇传记,其他王爷具体有哪些才能,获得过哪些表彰,都写得清清楚楚。

 

在文学、艺术方面,魏王李泰、鲁王李灵夔、汉王李元昌比较有代表性。史书中说,李泰从小擅长写文章,是个文艺青年,唐太宗知道后,恩准其开文学馆,召集学士,著书立说。贞观十五年,《括地志》编撰完成,李世民高度重视,赏赐有加:“诏令付秘阁,赐泰物万段”。汉王元昌和鲁王灵夔擅长艺术,李元昌“少好学,善隶书”;李灵夔“少有美誉,善音律,好学,工草隶”。至于李恪,没有文艺方面的相关记载,说他编过什么书,擅长哪种书法,要是有,不会不记。


 


在为官方面,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高祖第十子徐王李元礼、十三子郑王李元懿都表现突出,有明确记载。贞观十七年,李慎“迁襄州刺史,以善政闻,玺书劳勉,百姓为之立碑”。同年,李元礼“转绛州刺史,以善政闻,太宗降玺书劳勉,赐以锦彩”。总章年间,李元懿“累授绛州刺史。数断大狱,甚有平允之誉。高宗嘉之,降玺书褒美,赐物三百段。”

 

由此可见,如果皇子具备做官方面的能力,能够造福乡里,惠及一方。无论是上层还是底层,都不会视而不见。作为皇帝,他会下发玺书鼓励,赏赐物品,而老百姓则会看在眼里,并用立碑这样的实际行动表达感激之情。可反观李恪,同样在地方为官过,却从来没有获得皇帝的褒奖,百姓的认可。要是他政绩突出,李世民、李治怎么可能不赏?难道还故意针对他不成?所以说,李恪治理地方的能力并不突出,他不具备这样的才能。

 

说完“文”的方面,我们再说说“武”的方面,因为社会风气、家族传统的影响,初唐时期有多位皇子爱好打猎,善于骑射,比如霍王李元轨。有一次,李世民带着元轨打猎,突然,前方出现一群野兽,李世民见状,就想考考李元轨,看看他本领如何。没想到李元轨射术惊人,竟然箭无虚发,悉数命中。看到弟弟这么厉害,李世民十分欣慰,一边抚摸着他的背,一边说:“汝武艺过人,怅今无所施耳。当天下未定,我得汝岂不美乎!”要是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你也在我身边就好啦!而李恪的武才,应该就是《新唐书》说的“善骑射”,至于什么兵法谋略、行军作战,未见于记载。

 

遭到父皇处分


综上所述,李恪的才能只有骑射这一项比较拿得出手,其他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文才,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故“有文武才”明显是过誉了。


对于这样一位皇子,李世民是不是很看重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李恪才能平平,而且有重大劣迹,曾触怒过李世民。据出土的李恪墓志记载,李恪在齐州刺史任上,“春秋鼎盛, 血气渐刚,傅相怀赐罢之忧, 宰司申切责之旨”。因为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没忍住,做了些违法乱纪的事情,遭到上面的责备。


(唐墓壁画:《给使图》,手势醉人)


尽管如此,李恪没有收敛的迹象,依然我行我素。不久,调任安州都督,任内“数出畋猎,颇损居人”,“坐与乳媼子博簺”,“博簺”是赌博的一种形式,所以说李恪是个问题少年,打猎的时候踩踏居民庄稼,无聊的时候与乳母的儿子赌博,赌也就赌了,安全工作还没做好,偏偏让父皇知道了。李世民闻讯大怒,罢免李恪都督一职,降安州刺史,削封户三百。之后的十二年,直到太宗皇帝驾崩,李恪一直在地方当个刺史,封户始终没有恢复。纵观太宗诸子,这段时间李恪享受的待遇,也就仅仅好于李承乾这种犯过大罪的皇子。


无法成为太子的理由


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然后再看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的一段对话,便会觉得非常突兀。情况是这样的,说李世民“疑太子仁弱”,秘密对长孙无忌说:“你劝我立李治,李治懦弱,恐怕不能守江山社稷,怎么办?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想立他,如何?”听完皇帝这番表述,长孙无忌坚决反对,李世民就问:“因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吗?”长孙无忌说:“太子仁厚,确实是守成之主,况且储位这么重要,怎么能换来换去呢?请陛下三思。”听完,李世民打消了念头。

 

事件的起因是李世民怀疑李治懦弱,只是怀疑,没有确定,李治是李世民从小带大的爱子,他是什么人,之前李世民会不清楚?什么事让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呢?史书有交代。原来呀,是李治拒绝了父皇的好意。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下令选良家女充实东宫,李治得知消息,派左庶子于志宁推辞掉了,对此,李世民不满意。怎么父皇让你多娶几个女人,你都没勇气接受?因此,李世民认为,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李治缺少男子汉的霸气。而说到性格,李恪更加果断些,所以产生了立他的念头,但也只是说说而已,长孙无忌一反对,他马上就不再这样想了。


 


如果李世民真的想立李恪,非常重视他,李恪的官职、封户不会长时间保持在低水平;当初立李治,还看在李治与李承乾、李泰一母所生,且为人宽厚,不会对同母兄弟大开杀戒,若是换了“英果”的李恪,又怎能确保嫡子们的安全?更何况,李恪只不过是个庶子,不是长孙皇后生的,立他于制度不符,经历过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很希望按制度办事,杜绝兄弟相残的悲剧,所以提出立李恪,只是针对李治拒绝充实东宫,就事论事,权且一说,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否则,他不会只跟长孙无忌商量,应该像当初立李治一样,与群臣慎重讨论了。

 

有人说李世民不立李恪,是因为长孙无忌代表关陇集团,在他的胁迫下,李世民不敢立,这是说不过去的。从后面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长孙无忌手中没有军权,一个没有军队支持的文官,如何胁迫的了李世民?要是有军队支持,显庆年间李治在收拾他的时候,过程岂能如此轻松,连个政变都没有发生过?再说整个贞观年间,长孙无忌一直活着,要是没有长孙无忌点头,李世民就不能批准决策,那他岂不就是个傀儡皇帝?这可能么?明显是不可能的。

 

还有人说李世民之所以不立李恪,是因为他的母妃系隋炀帝之女,若唐太宗驾崩,李恪上了台,肯定会复辟隋朝,给隋炀帝翻案。这就更加不切实际了,如果当初隋朝得人心,天下又怎会揭竿而起,龙椅又哪轮的到李家来坐。一个人心丧尽的前朝,李恪就算真去复辟,谁会支持?那李恪身上流淌着隋唐两朝皇室的血液,高贵的血统会不会给自己加分呢?答案同样是不会,因为在立储问题上,李世民早有打算,那就是坚决贯彻嫡长子继承制。一个皇子,能否成为太子,主要考虑两个因素:生母地位、出生顺序,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候选人是李承乾,其次是李泰、李治,李恪作为庶长子,他想成为太子,除非三个嫡子都死了,否则轮不到他。



 (出土的李恪墓志石)


对于李恪这种,与皇位基本无缘的庶子们,李世民早有安排。贞观七年,任命李恪为齐州都督时,李世民曾对侍臣说:“父子之情,岂不欲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且令其早有定分,绝觊觎之心,我百年后,使其兄弟无危亡之患。”派李恪这些庶子到地方当官,不是我这个当爹的狠心,而是想让他们远离京城,早点绝了夺位之心,平平安安度过一生,不要重蹈兄弟相残的覆辙。若唐太宗真的在意李恪的血统,因此对他高看一眼,哪里舍得将他外放,至少应该像对李泰、李治那样,留在身边,给予善待,尽心培养;而且长孙无忌反对他当太子时,应该也把这个原因加进去,说吴王跟前朝有关系,不应该立。但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明显是李世民没把两朝皇室血缘当回事,换句话说,人家根本不看重这个东西。


李世民决心放弃李恪


太子人选尘埃落定,李世民发现,在自己死后,三个人的命运恐怕不妙。哪三个人呢?就是李泰、李恪、长孙无忌,李泰险些被立为太子,又恐吓过李治,虽然自己留了话,可李治真的会放过他嘛?李世民跟长孙无忌商量过立李恪,虽然没有成功,但长孙无忌已经对李恪产生了看法,新帝登基,他和李治肯定会对李恪下手;至于长孙无忌,身为辅政大臣,与新皇帝的冲突难以避免,没有军权的长孙无忌,势必会成为失败的一方。此情此景,好比李世民是个医生,面前坐着三位病入膏肓的患者,该如何给他们开药呢?李世民是这样做的:李泰、长孙无忌,“药不能停”;而李恪,已经“放弃治疗”。

 

唐太宗想保李泰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他特意下旨,自己驾崩后,李泰虽然是皇子,但不用来奔丧,生怕他来了就回不去了;保长孙无忌,李世民临终时嘱咐了褚遂良,让他提防小人,缓和舅舅与外甥的冲突。李恪呢?不仅什么保护措施都没有,李世民还告诫他:“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可不诫。”明明白白告诉他,燕王刘旦的命运就是你的命运,你要是小心谨慎,还能多活一段时间,要是图谋不轨,马上就会没命。

 

李恪是燕王旦,杀他的霍光又是谁呢?李世民有安排,他对褚遂良、长孙无忌说:“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总之,李世民暗示的很清楚了,李恪已被抛弃,刽子手已经找好,李治太年轻,没有什么功劳、威望,恐人心不服,处死“谋反”的李恪,就能够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李治的眼泪是真是假?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新帝登基后,再度起用李恪,封司空、梁州都督,不久改封安州都督,司空是三公之一,官衔一品,另一位王爷,荆王李元景,被封为司徒。李治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李元景是高祖皇帝现存的庶长子,李恪是太宗皇帝现存的庶长子,地位相对较高,给他们封官,有笼络宗室的作用。另外,还有一点,叫做“捧的越高,摔得越狠”,李恪在皇族、官场的地位很高,日后以谋反的罪名杀死他,可以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


无论你官职有多高,地位有多重,只要谋反,最终的下场肯定很惨,试想李恪这样的人都因谋反而死,其他人谁还敢以身试法?谁还敢轻视年轻的皇帝?



 (唐墓壁画:《秉烛女侍图》)


过了几年,高阳公主谋反案爆发,眼见机会来了,负责审理此案的长孙无忌果断将李恪拉入,其中指证李恪的人证,就是高阳公主的丈夫房遗爱,据《册府元龟》记载,君臣二人有过一段对话。


李治问房遗爱:“朕与你有亲戚关系,你为什么要谋反?”房遗爱回答说:“臣包藏祸心,的确该死,但我告发吴王李恪,希望借此赎罪。就像贞观年间,纥干承基、游文芝告发侯君集、刘兰,先帝不仅免除了他们的死罪,还给他们加官进爵。”

 

但李治的回答令房遗爱失望了:“卿承籍绪馀身尚公主,岂比承基等? 且告吴王反事, 无乃晚乎。”纥干承基不过一小苍蝇,拍不拍死他,没人在乎,你房遗爱就不同了,你是房玄龄的儿子,大唐的驸马,魏王党的成员,帮李元景颠覆我的要犯,大老虎级别的人物,怎么能放过你呢?还有,叫你拉李恪下水,你还这么拖拖拉拉,一点都不积极,实在是太差劲了。想活?没门!听罢,“遗爱遂伏罪”。

 

案子审完后,李治曾经哭着为李元景、李恪求情,但崔敦礼反对后,李治就没有再坚持,许多人认为李治的眼泪是发自内心的,他在兄弟死亡时的无能为力,被一些人视为其“昏懦”的证据。如果真的这么认为,那就完全被表象迷惑了。因为李恪死后,他的子女也受到牵连,李恪有一女被封为信安县主,据她的墓志记载,父亲遇害时,年仅5岁的她,“桂苑幽居,陪奉献陵,多历年所”,被朝廷以守陵的名义幽禁多年,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信安县主什么时候嫁人呢?竟然是三十七年后的永昌元年,武则天统治时期,换句话说,出嫁当天,县主已经42岁,这样的年龄在古代,已经算是剩女中的剩女了。

 

说完女儿,我们再说儿子,吴王李恪有四个儿子,都被流放岭南,长子李仁,后改名千里,武则天时才将他赦免召回,如果李治真的同情李恪,想要保他,怎么在长孙无忌倒台后,不将吴王的儿子召回长安,不让信安县主适时嫁人?人家的父亲是冤枉,凭什么让后代也跟着受苦?李治没有这样做,说明他内心中并没有多认可李恪,当日流下的泪水,主要是出于做秀的需要。



 (唐墓壁画:《袖手女侍图》)


那会不会是李治日理万机、公务繁忙,把李恪的事情忘了呢?然而并没有,因为在案发六年后,显庆五年,李治下令追封李恪为郁林王,并为之立庙。怎么在这个时间点追封呢?因为长孙无忌集团刚刚被清洗了,李恪又是长孙无忌的政敌。给舅舅的政敌追封,不就可以给舅舅增加一个罪名:滥杀无辜、祸害宗室。李恪临终前,不是大骂过长孙无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吗?现在把搞死李恪的责任全部推给死去的舅舅。告诉天下百姓:当年吴王含冤而死,都是长孙无忌干的,现在朕给吴王追封,总算沉冤昭雪了!按理说,既然给李恪平反了,就应该顺理成章,把更无辜的子女也赦免。但李治没有这么做,不是他不能,而是压根就没有这个意愿。

 

看完整个过程,可以明白,李恪之死虽然是李治动的手,但这个基调在太宗时期就已经奠定。李世民反感李恪做官时的胡作非为,给的待遇低,且不重视他,明知道长孙无忌会对他下手,却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活生生将李恪的死亡作为李治树威的工具。李治杀李恪,只是沿着先帝设定好的路线行事,日后将其追封,并为其立庙,没有将子孙赶尽杀绝,已经算是仁慈了。一千多年后,当我们再次品读李千里墓志的前两句话,就不会那么疑惑了:

 

王讳千里,字仁,陇西成纪人也。神尧皇帝之曾孙,高宗天皇之犹子;实长吴嗣,别封郁林。

 

提了李渊,提了李治,影响力最大、最能够给脸上贴金的李世民却没提,其中蕴含的情感,尽在不言中......



 (出土的李恪墓志盖)


配图来源:《昭陵唐墓壁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