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文摘丨晋东南地区五代宋元时期补间铺作挑斡形制分期及流变初探 (上)

 木头1018 2017-01-17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年第5期

 晋东南地区五代宋元时期

补间铺作挑斡形制分期及流变初探

(上)

 

俞莉娜  徐怡涛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木构建筑形制年代学研究方法,对晋东南地区五代宋元时期也就是公元10至14世纪木构建筑遗存进行梳理,从中选取40余处标尺案例,对其补间铺作挑斡形制进行木构建筑形制类型学研究。通过形制排比,将此时段内晋东南地区补间铺作挑斡形制演变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五代时期至北宋末期(10世纪初-12世纪初),第二期为北宋末至金大定前期(12世纪初-1170年前后),第三期为金大定后期至元末(1170年-14世纪中叶)。以此分期为基础,结合中原北方其他地区北宋至元代的典型木构建筑实例,对地区间补间铺作挑斡形制的流变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关注挑斡形制在《营造法式》影响下的普及,金后期至元代挑斡的位置上移,以及“不出昂而用挑斡”等现象。

 

关键词:晋东南 补间铺作 挑斡 形制分期 《营造法式》 宋元

 


本文选择五代宋元时期也就是公元10至14世纪,山西晋东南地区木构建筑遗存上的“补间铺作挑斡”为研究对象,进行形制类型学分期研究,借以管窥宋元时期晋东南地区建筑形制详细演变,并与北方若干地区进行相关形制的流变之探讨。


一  排比形制定义


 

“补间铺作挑斡”之概念,源自宋《营造法式》对“挑斡”的规定,《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之“飞昂”条:

 

一曰下昂……若昂身于屋内上出,即皆至下平槫。……若屋内彻上明造,即用挑斡,或只挑一斗,或挑一材两栔,谓一栱上下皆有斗也。若不出昂而用挑斡者,即骑束阑方下昂桯。如用平棊,即自槫安蜀柱以叉昂尾;如当柱头,即以草栿或丁栿压之[1]

 

学界对“挑斡”之意存在不同解读,其中,主流观点依据《营造法式》将“挑斡”定义为:“补间铺作下昂的后尾,叫做挑斡。一般用于彻上明造的室内,压在下平槫下”[2],亦有将“挑斡”所指扩大,认为:“凡下面悬空上面承受荷重的形式,均名‘挑斡’”[3]

 

从“挑斡”的字义来看,“挑”为“上举”之意,动词,而“斡”在《说文解字》中释为“蠡柄也”,又“蠡”为水瓢之意,即“斡”为“水瓢柄”,据其形态可知,“斡”字可指代“斜长的木柄”,为名词。“挑斡”合为一词,其意应为:起上举作用的斜长木枋。

 

《营造法式》“飞昂”条对下昂后尾作法分为三类,即“彻上露明造”、“用平棊”和“当柱头”,其中“挑斡”仅与“彻上露明造”对应,虽然从上述“挑斡”的字义分析,其亦可适用于更多的情况,但就下昂与槫交接而言,本文认为应严格以《营造法式》“飞昂条”中的挑斡定义为准,排除下昂后尾在“用平棊”和“当柱头”时的形制。因此,本文基于前述学界主流“挑斡”定义并予以扩展,定义本文的排比形制—“补间铺作挑斡”如下:含有斜向上出抵于下平槫的下昂后尾的补间铺作里转,自第一跳至下平槫之间的一系列构件之组合,组合中的必备构件为下昂后尾、栱和斗,不必备构件为耍头、鞾楔、翼形栱等。


二  补间铺作挑斡形制类型体系


 

补间铺作里转挑斡是铺作同木构梁架纵架(下平槫)的联系节点,并非是单一的形制点,可看作是包含了多个形制点的形制组合,以下将对挑斡中的形制类型体系进行定义。

 

1.有无挑斡形制

①有挑斡形制:记为1。

②无挑斡形制:记为0。下分两种亚型,若建筑不出补间铺作,记为0-1,若建筑出补间铺作但里转不出挑斡,记为0-2。

 

2.挑斡与铺作的位置关系

①挑斡于下昂后尾出,记为T1(图01:1)

②挑斡于耍头位出,记为T2(图01:2)

③挑斡于衬方头位出,记为T3(图01:3)

 

图01/挑斡与铺作位置关系示意图

1.T1:西溪真泽二仙庙大殿补间铺作(改绘自李会智、赵曙光、郑林有:《山西陵川西溪真泽二仙庙》)

2.T2:高平圣姑庙三教殿补间铺作(改绘自古代建筑修整所:《晋东南潞安、平顺、高平和晋城四县的古建筑》)

3.T3:新绛白台寺大殿补间铺作(改绘自徐新云:《临汾、运城地区的宋金元寺庙建筑》)

图02/挑斡上挑方式示意图

1.X:陵川龙岩寺中殿补间铺作(改绘自朱向东、王寅君:《山西陵川龙岩寺中央殿建筑特征源流探析》)

2.Z:博爱樊哙庙大殿前檐补间铺作(改绘自张高岭:《怀庆府金元木构研究》)

3.C:稷山青龙寺腰殿前檐补间铺作(改绘自徐新云:《临汾、运城地区的宋金元寺庙建筑》)

 

3.挑斡的上挑方式

①挑斡于外跳构件向内斜上,记为X(图02:1)

②挑斡于外跳平出构件向内折上,记为Z(图02:2)

③挑斡于补间铺作内另出,插入外跳构件或柱头枋内,记为C(图02:3)

 

4.挑斡与下平槫的关系

《营造法式》规定厅堂建筑挑斡后尾:“或只挑一斗,或挑一材两栔”。“只挑一斗”即为挑斡后尾置一斗上承替木抵下平槫,“挑一材两栔”即为挑斡后尾置一斗上承单材令栱,令栱上承替木抵下平槫。实例中除此之外还见有其他的后尾处理方式,如栌斗上挑两重替木的和“挑两材三栔”的情况。

 

因此,将挑斡后尾“只挑一斗”做法记为A1(图03:1),“挑一材两栔”做法记为A2(图03:2),“挑两材三栔”的做法记为A3(图03:3),“单斗两替”做法记为A4(图03:4)

 

图03/挑斡与下平槫关系示意图

1.A1:只挑一斗

2.A2:挑一材两栔

3.A3:挑两材三栔

4.A4:单斗两替


5.补间铺作里转与挑斡的承接关系

挑斡这一斜向构件下部铺作里转的做法,以下将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定义。

①补间铺作里转华栱,包括以下几种亚型:

a) 华栱跳数同前檐出跳数,记为H0;

b) 华栱跳数比前檐出跳数多一跳,记为H1;

c) 华栱跳数比前檐出跳数多两跳,记为H2;

②里转华栱上若出耍头,记为S,若不出则不标记;

③耍头上若见有垫于挑斡下的斜木,则标记为XM,若没有,则不标记;

④铺作里转有鞾楔[4],记为XX;若没有,则不标记。

 

图04/补间铺作里转与挑斡承接关系标注示意图

1.陵川西溪二仙庙大殿补间斗栱:H0-S-XX

2.高平二郎庙戏台:H0-XX-XM


例如西溪二仙庙大殿,挑斡下方出双杪承耍头,并置鞾楔,则标记为H0-S-XX(图04:1);又如高平二郎庙戏台,挑斡下方出单杪,上置鞾楔承昂后上挑斜木,则标记为H0-XX-XM(图04:2)

 

6.里转跳头横栱

①若跳头偷心,记为t。

②若跳头计心,则有三种亚型:

a) 跳头施栱,记为g;

b) 跳头承枋,记为f;

c) 跳头施翼形栱,记为y。

标记时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逐跳标记:

 

图05/里转跳头横栱标注示意图

1.泽州冶底岱庙大殿:t-t-y

2.高平石末宣圣庙大殿:g-t

 

例如冶底岱庙大殿里转前两跳偷心,第三跳承翼形栱,则标记为t-t-y(图05:1),石末宣圣庙大殿前檐里转第一跳单栱,第二跳出翼形栱,则标记为g-y(图05:2)


三  晋东南地区现存五代宋元木构建筑遗存补间铺作里转形制排比


 

晋东南长治、晋城地区保存有较多的早期木构建筑遗存,为进行木构建筑的形制分期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由于补间铺作里转挑斡是铺作同木构梁架纵架(下平槫)的联系节点,并非是单一的形制点,可看作是包含了多个形制点的形制组合,以下将从挑斡与铺作的位置关系、挑斡与下平槫的关系、补间里转华栱做法等角度,对晋东南地区五代至元木构建筑遗存的补间里转挑斡形制进行梳理。

 

表01/晋东南五代宋元时期木构建筑补间铺作挑斡形制排比表[5]


四  分期结论


 

由上表可知,自五代至元,晋东南补间里转形制特征存在明显的时代差别,大体可分为以下三期:

 

1.第一期:五代-北宋末(10世纪初-12世纪初)

 

该期主流形制为,建筑不做补间铺作(0-1)或补间铺作里转不出挑斡(0-2),且以不做补间铺作为多。无补间铺作实例有高平崇明寺中殿(北宋早期)、高平开化寺大殿(北宋中期)、晋城小南村二仙庙大殿(北宋中后期)、晋城崇寿寺中殿(北宋晚期)等。有补间铺作且里转不出挑斡的(0-2),大部分为五铺作双杪里转双杪抵罗汉枋的形式,即补间铺作与下平槫并无联系,仅平顺大云院弥陀殿和高平游仙寺中殿两例补间铺作里转出多重华栱接于下平槫之下。

 

典型实例:


(1)不出补间(0-1):高平开化寺大殿(图06)

(2)补间里转不出挑斡(0-2):南吉祥寺大殿(图07)

 

图06/高平开化寺大殿外观

图07/南吉祥寺大殿补间铺作(图片来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测绘成果)


2.第二期:宋末-金大定前期(12世纪初-1170年前后)


这一时期的主流形制为:

 

(1)补间铺作里转开始出现挑斡,仍有少量实例保留了前期不用补间铺作的做法。挑斡与铺作关系主流形制为,由外檐下昂后尾伸出抵于下平槫下(T1/X),如陵川龙岩寺中殿、陵川西溪真泽宫大殿、高平三嵕庙大殿、晋城冶底岱庙大殿等。

 

挑斡于铺作里转另出斜上抵于下平槫下的做法(T1/C),见于高平西李门二仙庙和沁县普照寺大殿,此二殿外檐出双杪,内部于华栱上出斜上挑斡抵于下平槫。高平中坪二仙宫大殿为此地区仅见的使用折上型(T2/Z)挑斡的实例,外檐耍头与内部挑斡为整根弯曲木材制成。此两类做法应为《法式》规定之“不出昂而用挑斡”之实例,挑斡下端插入柱头枋内,似可作为“骑束阑方下昂桯”之解释。

 

(2)铺作里转与挑斡的承接关系主流形制,为里转出比前檐多一跳的华栱并上置鞾楔(H1-XX),并见有华栱上出耍头的做法,如西溪二仙庙大殿。


(3)里转跳头以逐跳偷心为主(t)。


(4)挑斡与下平槫的承接关系有挑“只挑一斗”(A1)和“一材两栔”(A2)两种形式。

 

图08/陵川龙岩寺中殿补间铺作(改绘自朱向东、王寅君《山西陵川龙岩寺中央殿建筑特征源流探析》)


典型实例:


(1)昂尾斜上出挑斡(T1/X):陵川龙岩寺中殿(图08)

(2)不出昂而出挑斡:高平西李门二仙庙中殿(图09:1),高平中坪二仙宫大殿(图09:2)

 

图09/不出昂而出挑斡典型实例

1.高平西李门二仙庙中殿前檐当心间补间铺作

2.高平中坪二仙宫大殿前檐补间铺作(改绘自郑宇等:《高平北诗镇中坪二仙宫正殿修缮中的记录与研究》)


3.第三期:金大定后期-元末(1170年-14世纪中叶),分为前后两段


前段为金大定后期至金末(1170年-13世纪中叶),其主流形制如下:

 

(1)挑斡与铺作的关系主流形制有两种,一种为外檐昂型耍头后尾斜上抵于下平槫下(T2/X),如高平二郎庙戏台、石掌玉皇庙大殿、陵川南神头二仙庙等。第二种仍继承了上一期于耍头后尾另出斜木挑至下平槫的做法(T2/C),与上一期不同的是,该期出现了昂型耍头后另出挑斡承下平槫的做法,如高都东岳庙大殿、郊底白玉宫大殿等,似是模仿T2/X的做法。此外,此期仍见有少量不出补间铺作的实例,如陵川北吉祥寺大殿等。

 

(2)铺作里转与挑斡的承接关系的主流形制继承了上一期的做法,为铺作里转出较外檐多一跳的华栱并做有鞾楔(H1-XX)。同时,里转出耍头的做法开始多见,并出现外檐昂后尾出斜木抵于挑斡下的现象(XM),如南神头二仙庙大殿和高平二郎庙戏台。

 

(3)里转跳头第一跳出翼形栱的现象增多,并仍存有偷心实例。

 

(4)挑斡与下平槫的承接关系仍为“一材两栔”和“只挑一斗”两种形式并存。

 

图10/高平二郎庙戏台补间铺作

图11/陵川郊底白玉宫大殿补间铺作


典型实例:


(1)昂型耍头斜出挑斡(T2/X):高平二郎庙戏台(图10)

(2)昂型耍头后另出挑斡(T2/C):陵川郊底白玉宫大殿(图11)


后段为金末至元末(13 世纪中叶-14世纪中叶),其主流形制如下:


(1)延续了上一期昂型耍头后尾斜上,并有衬方头位起挑斡承托下平槫的做法(T2/X)。

 

起挑斡的做法(T3/X),以石末宣圣庙大殿补间铺作为例。

 

(2)铺作里转以里转华栱数同外檐相同并上承耍头为主流形制(H0-S)。外檐下昂里转出斜木抵于挑斡下的做法仍有延续(XM)。

 

(3)里转跳头横向构件较前一段发达,不见连续偷心做法,翼形栱不仅限于里转第一跳,并出现了第一跳单栱承枋第二跳施翼形栱(g-y)的形式。

 

(4)挑斡与下平槫的承接关系仍为“一材两栔”和“只挑一斗”两种形式并存,元代晚期则出现了挑斡后尾入垂莲柱的形式。此期仍见有少量三开间小殿不做补间和补间不出挑斡的做法,在此不作赘述。典型实例:高平圣姑庙三教殿(图12)。


图12/高平圣姑庙三教殿补间铺作(改绘自古代建筑修整所:《晋东南潞安、平顺、高平和晋城四县的古建筑》)

 

4.分期结论

 

根据上文,晋东南五代宋元时期木构建筑补间铺作挑斡形制分期结论总结如下:

 

第一期:五代至北宋末(10世纪初-公元12 世纪初)


这一时期的主流形制为建筑不做补间铺作或补间铺作里转仅出杪而不用挑斡。

 

第二期:北宋末至金大定前期(12世纪初-1170年左右)

 

这一时期的主流形制为补间铺作前檐下昂后尾起挑斡承下平槫,并少见有于耍头位后尾起斜木抵下平槫的“不出昂而用挑斡”的做法。铺作里转多出比前檐多一跳的华栱并上置鞾楔,且多为逐跳偷心的形式。

 

第三期:金大定后期至元末(1170年-14世纪中叶)

 

前段为金大定至金末,主流形制为补间昂型耍头后尾起挑斡抵下平槫,并仍见有耍头后尾另起斜木抵下平槫的形式。铺作里转形制延续上期,并开始流行里转出耍头,以及外檐昂后起斜木抵于下平槫的做法。里转第一跳出翼形栱的做法流行。

 

后段为金末至元末,主流形制为补间昂型耍头后尾起挑斡抵下平槫,并出现衬方头斜上起挑斡的做法。铺作里转以里转华栱数同外檐相同并上承耍头为主流形制,里转跳头横向构件增多。

 

(未完待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注释:

[01] (宋)李诫:《营造法式》卷四《飞昂》,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82页。

[02] 徐伯安、郭黛姮:《〈营造法式〉术语汇释》,《建筑史论文集》第6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52页。

[03] 陈明达:《〈营造法式〉辞解》,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3页。

[04] “鞾楔”,见《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飞昂》:“凡昂之广厚并如材。其下昂施之于外跳,或单栱或重栱,或偷心或计心造。上昂施之里跳之上及平座铺作之内;昂背斜尖,皆至下斗底外;昂底于跳头斗口内出,其斗口外用鞾楔。刻作三卷瓣。”可见《法式》规定鞾楔仅用于铺作里转或平座铺作的上昂之下,并规定为三卷瓣形状。但实例中在铺作里转挑斡之下使用鞾楔的情况并不少见,且鞾楔并非为三卷瓣形状。因此,本文将垫于挑斡下的楔形构件均视为鞾楔。

[05] 表中建筑年代除特殊说明外,均引自以下文献,(1)徐怡涛:《长治、晋城地区的五代、宋、金寺庙建筑》,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年;(2)王书林、徐怡涛:《晋东南五代、宋、金时期柱头铺作里跳形制分期及区域流变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3)徐怡涛:《简述中国唐至北宋时期木构建筑遗存的类型与分布》,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编著《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文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年。

[06] 此建筑于“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修缮中发现望砖上“元丰五年”题记(姜铮见告),据注[5]中的分期结论,判断北宋元丰五年为该建筑构架的共存纪年。

[07]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平顺回龙寺测绘调研报告》,《文物》2003 年第4 期

[08] 徐怡涛、苏林:《山西长子慈林镇布村玉皇庙》,《文物》2009 年第6 期

[09] 寺内有大定二年《大金泽州高平县定林寺重修善法罗汉二堂并郭公施功德记》碑载:“本朝皇统八年诱化仁人共出财力建立五楹……正隆元年募清净财重修罗汉堂三楹庄严华丽”,结合前揭注[5]-(2)一文的结论,并根据现存中殿之形制特征,认为该殿即为正隆元年(1156年)重修的三间罗汉堂,即将“正隆元年”作为该建筑的共存纪年。

[10] 此殿殿内神坛束腰部分有“大定十二年(1172年)九月题记”,根据前揭注[5]-(1)的分期结论,判断此纪年为该建筑构架的共存纪年。

[11] 此殿明间西侧柱下有“时大定十八年(1178年)岁次戊戌孟冬庚寅朔十八日丁未吉时立”题记,根据前揭注[5]-(1)的分期结论,判断此纪年为该建筑构架的共存纪年。

[12] 此殿门额下有“时大定岁次丁未(1187年)乙巳月癸未日”题记,根据前揭注[5]-(1)的分期结论,判断此纪年为该建筑构架的共存纪年。

[13] 此殿前廊方形石柱上有题记:“金承安四年(1199年)四月十二日”,根据前揭注[5]-(1)的分期结论,判断此纪年为该建筑构架的共存纪年。

[14] 此殿的前檐西次间西侧柱上有宋元祐二年(1087年)及金泰和五年(1205年)的题记,根据前揭注[5]-(1)中的分期结论,判断金泰和五年为该建筑构架的共存纪年。

[15] 此建筑于“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修缮中发现望砖上“太和八年”题记,另角梁札版上明代修缮题记中也提及“太和八年”重修之事(姜铮见告),据前揭注[5]-(1)中的分期结论,判断金泰和八年(1205年)为该建筑构架的共存纪年。

[16] 观内现存元中统二年(1261年)所立《赐建清梦观记》,记述了元中统年间创建三清殿的过程,根据此建筑现存木构形制,以此纪年作为该建筑的共存纪年。

[17] 圣姑庙圣姑殿内现存元至元二十一年碑记《仙姑祠堂记》:“仙姑姓马氏,世沼州永年人。……丙申之岁,仙姑遽尔锐驾于此,乃心舒意适,因结庐而居,畴昔之愿,神实相之。其徒数人,皆蓬首衣褐,无讽诵之烦,无衣钵之具,唯敕膜拜,朝日于东,夕月于西。居人观其法象,则悚然喜,愕然慕。睹其真气粹容飘飘然,信其可与神游于八极之表也。问其徒,则曰:‘仙姑辟谷不食数年矣。’于是一方之民,纷集云合,奔走奉信,如市贾然。病者得愈,疡者得痊。间以前定之事往问,应答如神,一一昭合。居顷之,谓人曰:‘吾之结缘宿注于此,今而幸达,吾不可久留于尘世矣,弟子当治我后命。’浃旬遂委蜕……乐施己居以为福地,建堂三间六筵,以奉姑焉;于其后,构小堂以祠太白。“根据碑文,仙姑马氏于丙申之岁(1236年)到达此地并定居于此,此后在该地传教。马氏羽化后其弟子为其建庙,在至元二十一年前庙已形成一定规模。又据元至治二年(1322年)的《重修万寿宫记》:“历庚子岁(1300年),就建北堂,尸而祝之。及玉仙、太白之祠,翼然于其北。丁未年(1307年),继修南殿,绘塑仙姑所事三像。”庙中现存南部三教殿和北部的圣姑殿两座,推测三教殿及为至治碑中所提之“南殿”,圣姑殿为“北堂”所在,“南殿”于丁未年修,则说明此殿在1307年前已存在,结合至元二十一年碑,三教殿可能就是马氏羽化后其弟子为她所建的“三间六筵”的建筑。所以以至元二十一年为此建筑的共存纪年。

[18] 此殿门砧上有“至元二十八年三月中旬日”题记,结合此建筑木构形制,以此纪年为其共存纪年。

[19] 据《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中对此建筑的描述,大成殿琉璃脊刹正面有元至元元年(1335年)潞州李侍统记,背面有元至治元年(1321年)程德厚营造庙堂、至元元年(1335年)捏烧吻兽题记。结合该建筑的木构形制,以至元元年为该建筑的共存纪年。

[20] 大殿台基有“时大德八年九月日记”题记,结合该建筑的木构形制,以大德八年(1304年)为该建筑的共存纪年。

[21] 庙内至正二十一年《创建神农太子祠并子孙殿》记载至正年间兴建此庙的经过,并载:“于至正乙未岁优工兴”。可见此殿为至正十五年(1355年)兴建。结合该建筑的木构形制,以至正十五年为该建筑的共存纪年。




美术遗产

微信号:cafa_herit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