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的伤口,科罗拉多大峡谷

 空竹心舒 2017-01-17

据说从浩渺的太空望去,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是西半球唯一用肉眼可见的自然景观。暗红色的峡谷像是地球上一道血淋淋的伤口,又长又深,触目惊心,难怪在茫茫宇宙中也能感受到这种深刻的疼痛。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联合国指定的受保护的天然遗产之一。它全长446千米,平均深度1.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总面积2724平方千米,号称能装得下200多个曼哈顿。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峡谷也由此得名。5000年前就曾有印第安土著在此居住。1903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来此游览,由衷地感叹道:“大峡谷使我充满了敬畏,它无可比拟,无法形容,在这辽阔的世界上,绝无仅有。”绝无仅有,这就是最好的赞美,把一切美好的言语都已包括了。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水流湍急,奔腾不息。“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红河”,因为河水夹裹了大量的泥沙常常呈暗红色而得名。这红色的河水竟然蕴含着开山劈道的巨大能量,就像一头闯入瓷器店的公牛,在前行的道路上横冲直撞,一切障碍都不放在眼里。在主流与支流的上游,它就已雕凿出格伦峡谷、布鲁斯峡谷等19个大大小小的峡谷,可说是无往不前,战无不胜。当最后流到凯巴布高原的时候,随随便便地信手一挥,这一笔的坚持竟是几百万年,终于形成了这个绝无仅有的、惊世骇俗的大手笔,创造了科罗拉多水系所有峡谷中当之无愧的王者,并赋予它光怪陆离的形态。今日的科罗拉多河早已趋于沉寂,谁又能想到,那看似柔弱沉静的河水,竟然有如此惊人的创造力?

这种创造显然是天马行空,随性而为,所以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如一条桀骜不驯的长龙盘踞着。科罗拉多河在谷底缓缓向前,夹在斧削般陡峭尖刻的峡谷两壁间,如一条绿色的飘带,波澜不惊,但站在绝壁之上,脑海里依旧可以想象出当年巨浪排空、惊涛拍岸的壮大场面,那摄人心魄的雄浑气势强烈地冲击着心灵。

或许是峡谷过于深邃宏大,使人在它面前又过于柔弱渺小。我们有限的视野永远不能将整个峡谷的美景尽收眼底。无论你离它有多么近,看到的也只不过是一个角度,一个截面,一个部分。没有任何地方能让你看遍大峡谷的全貌——除非乘坐飞机从高空俯瞰,才能完整地欣赏到这条“地球的裂缝”。

大峡谷并不仅仅是自然的美景,同时也是一幅地质变迁的缤纷画卷。峡谷最底层的岩石称得上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从谷底到顶部按时间顺序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水平层次清晰,岩层色调各异,夹带着各个地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化石。这是亿万年地质沉积的结果,如同树木的年轮清晰可辨,记载了岁月的悠悠变迁,为人们认识这个区域的地质变化提供了最充分的依据。

峡谷两岸的岩石断层本是以红色为主,山石遍体通红,带着鲜明的被科罗拉多河冲刷的印记。大自然继续着自己鬼斧神工的雕琢技艺,将岩壁打造得岩层嶙峋,层层叠叠,奇峰异石和峭壁石柱夹着一条绵长的深谷,无与伦比地壮丽。阳光照射在石壁上,谷底漆黑一片,显得更加幽深与神秘。

这时,科罗拉多大峡谷最奇特的景色出现了——无论是红色的岩石,还是褐色的土壤,沐浴在阳光中,都泛起了七彩的颜色。岩石时而深蓝、时而棕褐、时而又化为赤红,变幻莫测,扑朔迷离。你永远也猜不到下一刻会是什么模样呈现在眼前,大自然的奇异与诡秘,在这一刻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独特的色彩、结构,特别是雄浑苍劲的气势,人间再高明的工匠也无法描摹。

很多人都无法抵挡峡谷深处的诱惑,尤其是天性爱冒险的美国人。骑上马去谷底闯荡一番,斜阳在峭壁边将身影拉长,颇有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仿佛自己真的变成了闯荡绝地的勇士。只有亲临谷底才会发现,虽然从上边看大峡谷的深沟仿佛通往地狱的大门,但身临其境,也不过只是当年西部蛮荒之地的情景再现,遍地怪石,寸草不生,每个人都成了马上潇洒的牛仔,驰骋荒原。学着西部片里的英雄,骑马挎枪消失在夕阳里,前路茫茫,一腔愁绪,满怀的萧索。

美国作家弗兰克沃特·斯曾经这样评价大峡谷:“这是大自然各个侧面的凝聚点,这是大自然同时的微笑和恐惧,在它的内心充满如生命宇宙脱缰的野性愤怒,同时又饱含着愤怒平息后的清纯。这就是创造。”

造物主为我们创造了这种惊心动魄的美,同时也创造了一种境界,一种令人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思绪、永难忘怀的感动。唯有在直面的一刻,静静用心灵感受它的庄严和神圣,领略大自然赐予这里的无边魔力和万年寂寥。

结束语:

感谢各位小主点进来,如果给您带来了欢乐,那就请为我点亮左下角的红心吧!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更多往期精彩:

五星级酒店房间里,是有不少好东西可以带走的,马桶盖就不要了吧

“滴滴打人”都有了,“滴滴约炮”还会远么?

准备进藏的朋友,带上卫生巾和避孕套会让旅游更轻松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