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剪纸:与民俗有关 在生活中无孔不入

 青未了tfabd1xk 2017-01-17

 首先来了解汉民族地区剪纸的类型和差异。南方的剪纸通常来讲比较细腻,其实北方也有细的,山东高密剪纸同样非常细,细和粗不是判断剪纸的类型,剪纸的地域性更多的是通过文化信仰和文化方式的差别来区分的。同样是剪一个动物,在陕北剪的是生活当中的牛、马、羊、猪、鸡,可到了苗族地区剪的是神话动物,是崇拜的牛,是牛头龙、鱼头龙、鸟头龙,不是自然的生物。

  另外,在大量的麦作文化区有非常丰富的花草纹饰,老百姓在学剪纸时从花草开始的,动物很少,人物更少,好多地方有禁忌是不剪人物的。但是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有些民族注重花草,有些民族注重动物,有些民族注重比较原始的纹样。云南拉祜族的剪纸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形,他的剪纸就是拉手人,男人、女人,没有花草和动物了。吉林满族的剪纸非常简单,就是龟,可能顶多就是用几个云钩子纹。所以说地域性更多的是通过文化信仰为主体的文化方式差异来表现。以前忽略文化方式、忽略了民俗、忽略了文化信仰,从样式比样式,单一审美化的比较有时候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发生学道理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总是把剪纸样式化、简单化导致不能很好吸收传统的一个原因。要了解剪纸,要从文化方式、思维方式开始,生活和习俗的了解是打开剪纸文化之门的钥匙。

陕北地区的剪纸,无论剪什么东西一定要有花草来打扮。不用花草打扮他们就认为不好看,必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他们不叫装饰,叫打扮,一个人要打扮打扮,一个屋子要打扮,打扮才好看、才漂亮。为什么打扮?真是为了漂亮吗?也不是。花草里边隐喻着大量的民间文化的内涵和观念,他要表现他的文化观念,他要表现他的生活需求和生存信仰,不打扮这话说不出来。鱼戏莲,你不把莲花剪出来,不把鱼剪出来,不把它剪得美美的,你的观念就体现不出来。所以说一个老虎身上要剪一个小老虎,并不是表现老虎的生育,他是表现虎的护佑、保护作用。更多的通过花草的打扮,复合型的手法把动植物、人物融在一起,是来表现民俗文化生活的内涵,需要这样的一个文化隐喻和象征的方式。比如婚俗剪纸要贴在自己的窑洞、房间里去,结婚没有红色的喜花是不吉利的,但是有喜花光贴一个红行不行?也不行,其重要加进他们对这样一个婚俗的企盼多子多福这样一个吉祥美满。

  剪纸,英文为Paper-cut,这是一个书本概念,是一个文本的语言。调查这么多年,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一个民族叫“剪纸”。 在陕北,如果问有没有剪纸?没有。没有见过,没有听说过,不知道啥叫剪纸。换一种方式,问谁会剜花呢?妇女们一下就兴奋了,都会剜花。说剪纸大师是谁不知道,得问花匠是谁。肯定每个村都有一两个花匠,就是剪得最好的。民间的概念和我们书本语言是两回事。这个剪纸在河北是敬神用的,春分“打醮”,这种剪纸叫“宝”。家家户户要剪宝,剪宝是为了送神,祈祷神来保佑这个家庭,最后把宝烧掉。民间敬佛也不叫敬佛,叫行好,做宝的这些妇女们在当地被人称“花花好”,就是有俗信的老百姓,并不皈依也不归属于具体佛教门派,有佛就拜,有神就信,属于泛神论,具有原始宗教情感。在当地还有一种剪纸叫“一坛功”,做一套彩色剪纸,像甩子、花、幡、旗、锣,用剪纸的方式做成立体彩扎最后把它烧掉。凡有敬神的活动就要做一坛功,送宝叫小功,做大的佛教祭祀活动叫大功。

在民俗调查当中首先要注重禁忌,禁忌是很重要的,代表了许多比较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比方说,结婚是用红色,用白色就不行,白色是丧事,这就是汉族的禁忌。可是到了少数民族地区,拉祜族的剪纸不用红颜色而用白色。在他们眼里,白颜色代表敬佛的一种虔诚、一种正色,白为正色。不光有白色还有黑色。在河南和关中地区,尤其是老年人喜欢过年贴黑窗花,只不过年轻人就改成了红的。所以,在不同地区中,色彩的使用也是一种禁忌,禁忌反映了这个区域更古老、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