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雕琢的意如,绝美如画 安意如(著名美女作家) 安意如,女,1984年6月20日出生于安徽绩溪,2002年毕业于安徽某中专院校。2005年9月,出版传记文学《看张爱玲画语》。2006年8月,出版文学随笔《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当时只道是寻常》。 2006年10月,出版文学随笔《思无邪——诗三百》。2009年8月出版新书《美人何处》。 和很多人一样,初识意如,是在她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品味诗词中的绝美意境。将一切跃然纸上之后,舞动的是文字的馥郁,还有思想的温柔如昔。封面上的意如,端坐藤椅,安然若素的样子;长发垂肩,意境深邃的样子;面容姣好,如诗如画的样子。 粉色封面下的内容,用着优美的辞藻去勾勒自己脑海中的诗情画意,用着华丽的笔触去描绘诗词和诗人内容里隐藏的汪洋大海。王巨曾经赞美过易安居士,自觉也可以掠来形容意如:“阅其文字,如同幽深巷弄中忽逢一地的阑珊落花。” 封底上的作品介绍,看出她的才华,不论别人怎么评价,她在我心中依旧是文学界的女神,稳稳地坐在椅子上,藏匿着一种叫做岁月静姝的锦瑟年华。 第二本接触到的是《美人何处》。'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美人的形象在古典文学中是寄托情怀的重要载体,因为美人之美代表了人世间所有最高洁的事物,也因为美人之脆弱易损所蕴含的无常之感。安意如的《美人何处》,以古典与现代激荡的感性文笔,充满悲悯的情怀,再次演绎了那些曾经站在历史浪尖上的美人们的人生际遇。从褒姒、息妫,到鱼玄机、陈圆圆,'借光阴的红线,在若隐若现的记忆中寻觅她们,如那唐朝的多情少年,花香脉脉,落英盈盈,唯树下不见伊人。'褒姒以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爱情观、王宝钏一生倔强且悲凉的等待,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等。 我最喜欢的一本是《日月》。这是一本关乎于成长、超越与觉悟的故事。在西藏遁入空门的索南次仁,遇见了在西藏游玩的尹莲,因为次仁长得像自己喜欢了十年的男子谢江南,而且她看得出隐藏在次仁眼底深深的渴望与向往。所以,她毅然决然的将他带到了城市。在城市,索南次仁改名尹长生,在城市辗转,红尘中纷纷扰扰,于喧嚣中追寻心灵深处的岑寂。只是,在自己唯唯诺诺,暗暗地对尹莲的暗恋,自己对城市的不适应,对自身价值的迷茫,让自己的道路阻塞而停滞不前。最终,他知道自己是属于西藏的,一直是。他被追求的女子称为“现代版的仓央嘉措”最美情僧,苏曼华跟着他,一路向西,去往心灵的净土,回归生命的真谛。 宿命与情感,历史与现实。冲击后的震荡是永恒的,愿我们都能回归心灵纯净,找回自己。 第一章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尹莲与长生启程离开甘丹寺当天,天空出现的景色让人驻足,那是长生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日月同辉的奇景。空气清冷干燥,天空非常蓝。当金灿灿的太阳从山后喷薄而出,月亮高悬天空,色泽淡白,如一面沾满霜露的镜子。 第二章 流月将波去,潮水带星来 肉身缠斗的场面,对成人而言具有裂帛之美。撕开伪装,裸裎相见。若是以真心做引,肉身作伐的告祭,将引渡彼此到言语无法企及的彼岸。那种深邃宁静之美,与万物生长蓬勃衰败的秩序遥相呼应。 第三章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他身姿挺拔,面部轮廓如刀刻。喧杂阳光越发显得他静默。那是一种积累了时间和沧桑的俊美。在明澈的阳光下,眼眶不知不觉被泪水积满。苏缦华被强光钉牢当场,舍生忘死地看着她的佛。她的佛,自西而来。 第四章 年来多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 他曾不止一次想过逃离这里,在他年轻激越的时候。然而,等到不得不离开的时候,二十五岁的仓央嘉措,再一次被迫离家,才真切感觉到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热爱,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第五章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眼前长生和桑吉并立,皎如日月。此时她确知自己领觉到两股亘古存在彼此呼应的强大力量,豁然到达,流经了她,清除了内心的尘垢。缦华心有所悟,那一瞬间仿佛走入一个从未看见的天地,体验到清净充盈的法喜。 第六章山河岁月空惆怅,今生今世已惘然 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那么短暂 看众生的生死就像看着舞步 生命时光就像空中闪电 就像激流冲下山脊 匆匆滑逝 终日月为明,容光必照 身为安徽籍女子,安意如有着天然去雕饰的婉约和美丽,向往黄仲则的“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般缠绵悱恻的感情,但她也向往豪爽和自由,自称“安公子”,喜欢豪放派诗人苏轼的辞藻—“诗酒趁年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般义无反顾的洒脱。她在微博里多次写到向往去拉萨,她崇拜那里朴实、自由、虔诚的民风和习俗,她打趣自己道:“即便是爬,我也想要爬到拉萨”。这是一种毅力和坚持,更是一个女人对于缺陷和未知勇气的承担! “天涯思君不可忘”,这是安意如形容自己的一句诗,她说:“我希望做一个记忆清晰的人,我愿意把生命当中属于记忆的事情装进心里,正所谓'此时此夜难为情',就像佛经里说的那样,'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我的一颗心十分渴望自由,但是又偏偏在红尘中翻滚”。 面对许多网友羡慕自己的一炮而红,安意如老师坦然说道,“我的'红',我能成为作家,这一切都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并不是多么才华横溢的人,我的机遇都是巧合中诞生的,但我不会以在这其中自己看了多少书、储存了多少能量而夸夸其谈,我只能说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真正文笔成熟后的第一本书是《看张爱玲画语》,这本书并没有'红',但是我的写作态度在业界得到了认可,我并没有拿我自己的'几斤几两'去谈条件,而是诚恳地去工作,这也是对当下许多大学生要说的,没有天生的'安意如',只有无名小卒的蜕变”。 在这里小编想说,的确,意如曾经一度身陷抄袭门。可是,不论别人怎么评头论足,在我眼里,她给了我美好的文字享受,给了我文字启蒙,优美的笔触触动我心底那根想创作的心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