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老斜桥人都熟悉,“曲人曲橹摇曲港,斜风斜雨过斜桥”,也是这一句俗语生出了“斜桥”地名,成就了海宁一个名特产品的诞生。 这可把大家伙儿给难住了。因此,只好选派两位能说会道的乡民,去跟财主交涉,希望财主能顾全大局同意把树给砍了。两位派去的乡民苦口婆心,好言相劝,财主就是铁了心不肯答应砍树,说你们只要向西移一点地方不就解决问题了。既然说不通财主,众人无奈之下只好将一面的桥址向西移,避开大香樟树的阻挡。这样一来,原本两岸笔直的桥却要斜了,斜就斜吧,总比没有桥强多了。大伙儿同意这么做,事情总算定下来,于是立即叫工匠,动工兴建。经过日夜施工,一座坚固、漂亮的石拱桥横跨在洛塘河上。 一般桥都会有一个名字,或为地标,或为纪念,或蕴含历史和故事。众人面对着眼前造好的这座桥,讨论了很久,还是没能够定下来。最后请教当地的一位乡绅,乡绅饱读诗书有文化,想来他能够给桥取个大家都满意的好名字。乡绅也认为取个桥名有何难,但想了几个都不是很满意。 有一天下雨,乡绅撑着伞来到了新造好的桥头探望。他立在桥中央,烟雨蒙蒙的洛塘河在这儿弯了几道,河面上驶来了一艘赤膊船,船老大头戴箬帽、身穿蓑衣、曲着身子一推一扳摇着橹。此情此景引发了乡绅的诗兴,他吐出了一句“曲人曲橹摇曲港”的上联,但下联就是接不上来,“曲人曲橹摇曲港,曲人曲橹摇曲港,”乡绅念了几遍,雨伞让风刮得斜侧一边,那船已驶到桥下,“斜风斜雨过斜桥!”突然桥下传来船老大的一声高喊。“啊呀,好对子啊,好对子!”乡绅豁然开朗,遂决定此桥取名为“斜桥”。 从此之后,“斜桥”叫出了名,顺理成章地成了当地的地名。 ![]() 尤其是当年国营海宁蔬菜厂的崛起,成功地注册了斜桥牌榨菜商标,这一座古老的“斜桥”便印在了榨菜商标上,漂洋过海,具有了国际的知名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