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天根月窟說
2017-01-17 | 阅:  转:  |  分享 
  


-1-

天根月窟說



上傳書齋:瀟湘館112

何世強

HoSaiKeung



提要:邵雍依〈先天圖〉而創“天根月窟”之說,清?黃宗羲撰《易學象數

論》認為“天根月窟”說乃源於《參同契》,即《參同契》“乾坤

門戶牝牡”之論。以八卦言者,指坤、震二卦之間為天根,以其為

一陽所生之處也;指乾、巽二卦之間為月窟,以其為一陰所生之處

也。若以六十四卦言之,天根為復,月窟為姤;“天根月窟”之說

亦涉及十二辟卦。

關鍵詞:黃宗羲、易學象數論、參同契、天根、月窟、十二辟卦。







第1節天根與月窟





邵雍依〈先天圖〉而創“天根月窟”之說,其《擊壤集?卷十六?觀物吟》

有以下之詩:

耳目聰明男子身,洪鈞賦與不為貧。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躡天根豈識人。

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看天根。天根月窟閒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邵雍《觀物吟》詩有多首,以上為其一。

又卷十七〈月窟吟〉:

月窟與天根,中間來往頻。所居皆綽綽,何往不申申。

投足自有定,滿懐都是春,若無詩與酒,又似太虧人。

此詩可作前詩之補充。

下圖為〈觀物吟〉原詩,取自《欽定四庫全書》。



-2-



清?黃宗羲撰《易學象數論》認為“天根月窟”說乃源於《參同契》,《易

學象數論?天根月窟》曰:

康節因《先天圖》而創為天根月窟,即《參同契》“乾坤門戶牝牡”之論也。

故以八卦言者,指坤、震二卦之間為天根,以其為一陽所生之處也;指乾、

巽二卦之間為月窟,以其為一陰所生之處也。

故天根、月窟有多義。天根,《爾雅?卷中?釋天第八?風雨》:

天根,氐也。

唐?陸德明撰《爾雅音釋》曰:

角、亢下繫於氐,若木之有根。

氐,指氐宿,二十八宿之一,東方七宿第三宿。氐宿有星官十一,其首星官

亦稱為氐。氐,天之根也。氐之所以為天根,因古時早上見氐宿時,為廿四節氣

之寒露,時天氣乾旱,草木因缺水而根見,故曰氐為“天根”,引申其義為天之

本,若樹木之根也,故天根者,天之源頭也。

月窟,可指月殿,清?曹雪芹《紅樓夢》三十七回《詠白海棠》詩: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詩中之月窟即月殿。若天根為天之源,則月窟為月之“居所”,即月之所藏

處也。

若釋天根為天之源頭,月窟為月之居所,則邵雍詩“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



-3-

雷處看天根”之“乾遇巽時”與“地逢雷處”難解。

黃宗羲《易學象數論》認為“天根月窟”說乃源於《參同契》,筆者認為此

說有其理據者也。

《周易參同契?大易總敘章第一》:

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廓,運轂正軸,牝牡四卦,以

為橐籥。

乾與坤乃眾卦之父母,其義明顯。坎中有陽而離中有陰,即坤中藏陽為坎,

乾中藏陰為離,故坎與離如一廣闊無垠之包體,是為“匡廓”,萬物包其中,如

輪軸之正常轉動,軸為車軸,轂為輪轂。故乾與坤之含陰與陽,則促成人類之繁

衍,萬物之化生。

至於牝牡四卦乃指乾、坤、坎、離四卦。乾牡坤牝,而坎牡離牝,蓋坎中為

陽為牡,離中為陰為牝也。故乾、坤、坎、離四卦以乾、坤為主,以坎、離為輔,

即古人所云﹝《參同契》注文﹞:

《易》以乾、坤為體,如車軸也;以坎、離為用,如轂輪也。運轂正軸,體

不離用,用不離體也。

“橐”與“籥”乃古時鼓風以熾火之器之組件,橐乃鼓風之皮囊,籥乃通風

之管,故橐與籥乃相輔相成之物,不可缺其一,乾、坤與坎、離亦相輔相成者也。

引文又云“指坤、震二卦之間為天根”,何謂“指坤、震二卦之間”?據清?

李光地《啟蒙附論》曰:

震,下去一陽,上生一陰為坤。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坤,上去一陰,下生一陽為震。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至於“乾、巽二卦之間為月窟”,其定義相似,以其為一陰所生之處也。乾,

上去一陽,下生一陰為巽。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反之,巽,下去一陰,上生一陽為乾。



-4-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若依《參同契》之牝牡論,故筆者認為天根、月窟者,男女之生殖器官也,

此即“乾坤門戶牝牡”之論也。

坤、震二卦之間為天根,易以坤為女,男女交媾,女納男之生殖器官,即坤

下生一陽為震﹝上去一陰﹞,震為雷,故曰“地逢雷”,此乃以女方為主所言者

也。

若以男為主,男女交媾,男御女,即乾下生一陰為巽﹝上去一陽﹞,故曰“乾

遇巽”,此乃以男方為主所言者也。

故天根者,籥也,月窟者,橐也。男女交媾乃尋常事,故曰“天根月窟閒來

往”。

朱熹對天根、月窟另有解說,《朱子語類?朱子十二?訓門人三》曰:

八問邵康節《男子吟》1。曰:“康節詩乃是說〈先天圖〉中數之所從起處。

“天根月窟”,指復、姤二卦而言。

下圖取自宋?朱震《漢上易傳?卦圖》,此圖與朱熹所言有聯繫:





-5-

若依朱子所言,上圖大可稱之為〈天根月窟卦圖〉。

若雷與復皆為天根,巽與姤皆為月窟,則“天根月窟”定義可推廣如下:

天根圖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爻卦雷四爻卦五爻卦六爻卦復

即四爻與五爻卦如上圖亦為天根。

月窟圖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爻卦巽四爻卦五爻卦六爻卦姤

同理,四爻與五爻卦如上圖亦為月窟。故天根與月窟之卦可推廣至七爻或以

上之卦,見第2節。

《易學象數論》又曰:

有以十二辟卦言者,十一月為天根,五月為月窟。

十二辟卦一般之說法為十二消息卦。

下圖見朱震《漢上易傳?卦圖》,此圖稱為〈斗建乾坤終始圖〉,亦可解說

天根與月窟。

此圖宜注意南之姤與北之復,乾起於坎而終於離,離五月斗建午;姤始於坤,

而離、姤同屬南,若姤為月窟,則五月亦為月窟。

坤起於離而終於坎,坎十一月斗建子;復始於乾,而坎、復同屬北,若復為

天根,則十一月亦為天根。



-6-



第7頁兩圖亦見朱震《漢上易傳?卦圖》,上圖為〈消息卦圖〉。十一月復

為天根,五月姤亦為月窟。

消息,兩頭往來也,陰消陽息,指陰往而陽止也,取代其位也。陰消陽息圖

指六爻全陽為乾為四月,時陰未往﹝消﹞也,陰消上爻成澤天夬為三月,陰消上

爻、五爻成雷天大壯為二月,陰消上爻至四爻成地天泰為正月,消上爻至三爻成

地澤臨為十二月,消上爻至二爻成地雷復為十一月,此為天根也。

六陽爻消盡則成坤為地為十月。

陽消陰息亦如是,指陽往而陰止也。陽消上爻成山地剝為九月,陽消上爻及

五爻成風地觀為八月,陽消上爻至四爻成天地否為七月,消上爻至三爻成天山遯

六月,,消上爻至二爻成天風姤五月,此為月窟也。

六陰爻消盡則成乾為天為四月。

第7頁下圖為〈復七日來復圖〉。復十一月一陽生為天根,姤五月一陰生為

月窟。依朱震三圖而言,天根位北,月窟位南。京房曰:六爻反復之稱2。自乾

開始、首五月陰生於下而為姤,此即所謂“陰道進而陽道消”﹝從下至上﹞,至

九月剝剩一陽在上,至十月乾六陽消盡而陰極,至十一月一陽復生於下是為

“復”。自姤至復其數七,故天根月窟者,亦含“復七日來復”義。







-7-









-8-

上頁下圖亦見朱震《漢上易傳?卦圖》,此圖名〈爻數〉,即陰陽不同爻數

之代表卦,從下至上一陰五陽以天風姤為代表,此為月窟也。因一陰五陽有不同

之組合,今以五陽在上一陰在下為代表,即姤卦,其餘類推。

二陰四陽以天山遯為代表,三陰三陽為天地否,四陰二陽為風地觀,五陰一

陽為山地剝,六陰為坤為地。

從下至上一陽五陰以地雷復為代表,此為天根也。

二陽四陰為地澤臨,三陽三陰為地天泰,四陽二陰為雷天大壯,五陽一陰為

澤天夬,六陽為乾為天。

故月窟乃一陰五陽卦之代表卦,而天根乃一陽五陰之代表卦。



黃宗羲《易學象數論》又曰:

程前村(直方)謂天根在卯,離兌之中是也;月窟在酉,坎艮之中是也。

程直方﹝1251至1325﹞,字道大,號前村,人稱前村先生。婺源﹝今江西

婺源﹞人。宋、元間易學家及經學家。得邵雍傳易學之秘,建“觀易堂”書室。

宋亡不仕。著有《程氏啟蒙》、《觀易堂隨筆》、《春秋旁通》、《皇極續元元

集》等書。

今先介紹〈伏羲八卦先天圖〉及〈十二辰數〉圖,前圖﹝見御纂周易折中﹞,

後圖見《漢上易傳?卦圖》,此兩圖宜注意南與北之方向:



-9-







-10-

程前村之見解乃如此:從伏羲八卦圖可知,只有離與兌、坎與艮﹝兩對相鄰

之卦﹞之中爻為一陰一陽,其他兩兩相鄰者,非獨陰即獨陽。而離、兌之間為卯,

坎、艮之間為酉,又以東為日出,以西為日暮,日暮後月出,故以酉為月窟,以

卯為天根。

上頁下圖〈十二辰數〉指十二地支之排列,此圖指出卯在東而酉在西,離與

兌之間可視之為卯為天根,在東;坎與艮之間可視之為酉為月窟,在西。

《易學象數論》並引《文選?卷九》揚子雲《長楊賦》以証之:

西厭月[骨出],東震日域。

注意“厭”非“壓”。[骨出]合成一字,即左骨右出,此字疑作[出骨],即

左出右骨,[出骨]同“窟”。李善注《文選》引服虔曰:[骨出],音窟,月所生

也。又引何休公羊傳注曰:“厭,服也。”震,懼也;日域,日出之域。故月窟

與日域相對。《文選》引文証明月窟在西,而日域在東。

《易學象數論》又補充曰,程前村之天根、月窟解說與邵雍詩不合:

然與康節“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見天根”之詩背矣。

故筆者認為以男女性器說天根、月窟較適合。男觀女之月窟,女見男之天根,

此非不雅之說,乃陰陽之大道,人倫之本,亦合邵雍原詩意。







第2節推廣天根、推廣月窟、天根線與月窟線





筆者有所謂“推廣天根”及“推廣月窟”之說,一三爻或以上之卦若其初爻

為陽,其餘為陰,是為推廣天根;若其初爻為陰,其餘為陽,是為推廣月窟,如

下兩圖所示。

以下為“推廣天根”圖: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爻卦雷四爻卦…n爻卦



-11-



以下為“推廣月窟”圖: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爻卦巽四爻卦…n爻卦

筆者一向有卦複數之說,即以一複數表一易卦﹝詳情可參閱筆者相關文

章﹞,以下為月窟之卦表﹝卦點之位置可參看12頁之圖﹞:

卦點所在卦線座標卦複數01表示法爻數

BS21(2,0)2+0i0一爻

FS22(2,2)2+2i10二爻

GS23(2,6)2+6i110三爻月窟巽

HS24(2,14)2+14i1110四爻月窟

--S25(2,30)2+30i11110五爻月窟

--S26(2,62)2+62i111110六爻月窟姤

---S27(2,126)2+126i1111110七爻月窟

………………

---S2n(2,2n–2)2+(2n–2)i

11…11110

有n–1個

1,一0在右

n爻月窟

上表以三爻卦或以上為月窟。

第四欄卦複數各點成一直線,此線平行Y軸,其特色為除最下一爻為陰外,

其他爻為陽,筆者稱之為“次純陽變數”,亦稱為“月窟數”,連此等數所得之

線是為“月窟線”,為方便起見,“月窟線”亦包括一爻與二爻之點。

七爻或以上此形式之卦是為“推廣月窟”,見下圖及下頁之純陽變數和次純

陽變數﹝“月窟數”﹞圖之“月窟線”。

附帶一提純陽變數,其序列為1(A)、11(C)、111(D)、1111(E)、11111、

111111、1111111、…、11…111,共n個1在S2n卦線上。





-12-



純陽變數和次純陽變數﹝“月窟數”﹞圖

上圖之A、C、D、E之連線是為純陽變數線,此線平行Y軸,亦平行月窟

線。

以下為次純陰變之點﹝次純陰卦點﹞,亦即天根之卦表﹝卦點之位置可參看

13頁之圖﹞:

卦點所在卦線座標卦複數01表示法爻數

AS21(1,1)1+i1一爻

JS22(3,1)3+i01二爻

KS23(7,1)7+i001三爻天根震

LS24(15,1)15+i0001四爻天根

---S25(31,1)31+i00001五爻天根

---S26(63,1)63+i000001六爻天根復

---S27(127,1)127+i0000001七爻天根

………………



-13-

---S2n(2n–1,1)2n–1+i

00…00001

有n–1個

0,一1在右

n爻天根

上表以三爻卦或以上為天根。

第四欄卦複數各點成一直線,此線平行X軸,其特色為除最下一爻為陽外,

其他爻為陰,筆者稱之為“次純陰變數”,亦稱為“天根數”,連此等數所得之

線是為“天根線”,為方便起見,“天根線”亦包括一爻與二爻之點。

七爻或以上此形式之卦是為“推廣天根”,見以下頁純陰變數和次純陰變數

﹝“天根數”﹞圖之“月窟線”。

附帶一提純陰變數:0(B)、00(M)、000(N)、0000(P)、00000、000000、

0000000、…、00…000,共n個0在S2n卦線上。

下圖之BP是為純陰變數線,是為X軸之一部分。



純陰變數和次純陰變數﹝“天根數”﹞圖





-14-

以下之圖為上兩圖之合併:





天根線與月窟線圖

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曰:

案諸說推之,其以陽生為天根,陰生為月窟,無不同也。蓋康節之意,所謂

天根者,性也;所謂月窟者,命也。性命雙修,老氏之學,其理為易所無,

故其數與易無與也。

“陽生為天根,陰生為月窟”之義明顯,唯“天根者,性也;所謂月窟者,

命也”之說似無據。



-15-

邵雍《擊壤集》談“性”者多,談“命”者少,若以“乾遇巽時觀月窟,地

逢雷處看天根”為天根、月窟之主要定義,則“性”與“命”之說比程前村之說

相去更遠。

黃宗羲言“天根月窟”說乃源於《參同契》“乾坤門戶牝牡”之論,若談

“性”與“命”,則屬另一範疇矣。





1即第1節之《觀物吟》詩。

2見《漢上易傳?卦圖》。

献花(0)
+1
(本文系瀟湘館11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