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 国画技法讲座·半工半写花鸟画技法(一)

 青木森森 2017-01-17


伯劳鸟、太湖石、西府海棠画法(上)

  半工半写花鸟画一般指作品的主体(如禽鸟等)以工笔绘画,而补景则辅以小写意笔法的绘画技法。这是中国画中的一种复合型艺术表现形式,其要求画家既擅工笔、又擅写意。如《倦飞图》(见图一)中的伯劳鸟即是工笔画法,而旁边的西府海棠则为小写意画法。这是一门在创作过程中笔墨亦敛亦张、清心而又抒情,并且于工笔禽鸟笔法之中蕴含写意笔墨韵味、于小写意景物之中又彰显工笔精到严谨精神的绘画艺术。从事半工半写创作的人,倘若改弦更张,转攻写意抑或工笔,都可以轻松升堂入室,曾经的功力都会成为未来的积淀和潜质;如果从写意或工笔进而攻半工半写,则事半功倍。


图一

  然而,半工半写花鸟画与纯粹工笔画中的工笔禽鸟在处理手法上还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工笔画里的禽鸟无论是初级飞羽、次级飞羽、三级飞羽还是尾羽,一般都是逐羽片分染丝毛的;而半工半写花鸟画中禽鸟的窝翅(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则是用中等墨色平涂,初级飞羽和尾羽更是直接以重墨勾填而成(见图二、图三),这样的技法处理旨在平衡工笔禽鸟与小写意景物在画面中的笔墨分量。

图二

图三

  在半工半写花鸟画的工笔禽鸟绘画过程中,还有很多局部的用笔技法也不同于一般纯工笔花鸟画。首先,禽鸟身上的丝毛应该比较松,要具蓬松感和笔墨味道,最忌太紧、太密。另外,翅膀内侧的羽毛须用劈笔丝毛(见图四)。所谓劈笔丝毛,即趁湿将笔锋摁扁,并排形成两三个细小笔锋,然后开始丝毛。丝毛时用笔要稍稍疏放一些,笔顺走向要弯曲婉转、承接有序,似水波涟漪连绵起伏。鸟的腹部边缘及下尾筒也应该先画腹部边缘的劈笔丝毛(见图五),再从下颏部分开始工笔丝毛,逐渐向腹部边缘劈笔丝毛处衔接。劈笔丝毛不宜过于细腻,要适当概括简练。再者,丝毛应该在分染墨底之后、第一遍罩染胶矾水之前完成,否则,等罩染过胶矾水再丝毛会使细微的线条太光,即使墨底渲染尚不足也要先丝毛,尤其不能待完全染完色彩后再丝毛,那样会使毛丝浮于表面。如图二,即为渲染过墨底但尚未染色的伯劳鸟。

图四

图五

  点丝,即用稍秃的旧笔笔锋蘸墨撮点,既要见笔又要含混。伯劳鸟眼旁枕部的黑色斑纹用笔点丝时切忌死板或虚泛,要与喙和颈部结合得浑然天成。另外,鸟嘴张开时,嘴角的汇合线不能连结在一起,否则从视觉上会感觉鸟的嘴张不开(见图六)。


图六




(郑连群,天津市美协原驻会副主席,现为天津市美协顾问、天津市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天津市美协花鸟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郑连群《春晓》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