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郭佳佳,三节课新晋入职的内容运营实习生。本文为她的处女作。 老黄的话: 佳佳是一名刚刚来到三节课实习满10天的实习生,本文源自于我给她布置的一个入职小任务:完整的研究一下头条号,然后告诉我作为一个自媒体,假如同样是要做头条号和微信公号的运营,所需要关注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乃至运营的具体方法侧重点可能会有哪些? 从结果来看,她交上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虽然部分分析思路略有偏颇,但结论和工作还算都是做得比较扎实的,整篇调研报告也具有还不错的参考性——起码对于我这种此前从来没搞过头条号的人来说,我觉得是有指导意义的。 故此,遵照三节课的惯例,把她的分析分享给你。 以下是正文部分 从2016年初,头条号已经成为自媒体创作者钻研的对象了,有的人浅尝辄止,而有些人已经将其作为流量来源的主战场。围观头条号一周后,我写下了这份调研报告,因个人能力问题,很多地方不能深刻地解读,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管中窥豹,减少一些模糊感,对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 头条号和公众号的区别 清博指数(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前两天公布了12月最后一周头条号自媒体排名前100位的机构名单,如图所示: 如果将这些关注度高的头条号进行归类,我们可以得知:生活类(医、育、吃)有29个,军事类有13个,汽车类、影视音和娱乐类各有10个,这些头条号充分利用图文和短视频传达自己的内容和品牌,而作为三节课关注重点的科技类的头条号有9个,只有9%的比例。 以上结论武断一点换个说法来讲的话,就是:生活类、军事类、娱乐类的内容,在头条站内可能会更受欢迎。 接下来,我们可以先看一下科技类的头条号和微信公众号的区别,我选择了同时开通这两个平台中的IT之家、爱范儿、创业邦、虎嗅这4个机构作为观察对象。他们在今日头条呈现出来的状态如下: 通过这两张图,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号在头条号的文章更新频率都不低,能够做到一日多更,可以达到20篇左右。相反,他们在微信公众号的更新频率有的最多的是一天发布文章3次,分别是早、中、晚,大部分是一日一更。在内容数量上,头条号的内容数明显多于公众号的内容数。 我们再来看一下同样的文章,阅读数目上直观的区别。我整理了IT之家、爱范儿、创业邦和虎嗅这4个机构从1月10号-12号在头条号和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的同样标题的阅读数,如下图所示: 因为今日头条上给了头条号运营者单独的视频上传入口,所以我也截取了这四个平台发布的视频信息: 虽然不能代表整体走向,但是我们从这五个图片中还是可以获得一些信息的:
将上述内容总结为一句话来表示头条号和公众号的区别的话,可以是:头条号给了创作者更多地展示内容的机会和方式,与此同时,也能带来意外的阅读惊喜。 二. 头条号平台的内容变现之路 对这些差异性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后,我们来反观一个头条号的运营过程。对于一个头条号要实现从0 -1的蜕变,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无非就是如何进行粉丝积累,以及如何通过积累粉丝最终实现内容变现。 1. 粉丝积累 首先我们谈一谈如何实现粉丝积累。在进行粉丝积累之前,我们需要明白头条号的粉丝来源是什么。 按照用户获得头条号信息的入口划分,粉丝来源主要分为2大类:今日头条的算法推荐和被今日头条单独拿出来的“关注”的产品入口。 对于“关注”这一入口的机理很简单,就是用户主动搜索头条号或者按照今日头条已给的一些模块下进行挑选关注即可。如下图所示: 而机器推荐机制,即通过机器算法将用户发表的内容(视频、文章)分发给内容的受众。这一点和微信公众号区别尤为明显,一篇微信的文章来源于两处:一是粉丝阅读(粉丝基数),二是朋友、朋友圈的分享。但是在今日头条上却大不相同,在头条上一篇高阅读量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机器推荐和相关阅读,极少部分来源于已订阅粉丝的阅读。 如果我们打开今日头条这款APP,我们会发现,通过头条号发布的文章,在今日头条客户端界面是以feed流的形式进行分发和展示的,feed流本身是一种数据格式,形式上是推送内容给用户,实际上是用户主动发起订阅。 所以以此为基础进行思考的话,一篇未知内容、未知定位的头条号文章首先进入用户的是它的标题,其次才是其他的。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从下面几个方向来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扩大粉丝的数目:
2. 变现 在实现信息生产、分发积累粉丝后,下一个着力点,是变现。 目前,头条号常见的变现途径有三条:文章的打赏、头条广告和平台的补贴。我们逐个来看。 打赏文章 这种变现方式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在知乎,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文章末尾都能看到这个功能。对于头条号的创作者来讲,想要获得赞赏功能,所面临的门槛相对较高。这个和之前所提到的提高文章的头条号指数是相关联的,获得原创功能的同时才能够在后台开启赞赏功能。 头条广告 头条广告是大多数头条号创作者的变现途径。头条号下方会有广告位,图文阅读量和你的广告收益是成正比的。如下图所示: 所以,提高图文阅读量是获得高广告收益的关键。对于创作者来讲,打造健全的内容生态圈至关重要:提高原创内容的比例,定位注重垂直细分,专注于服务某一个领域的用户,体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平台补贴 今日头条对于创作者的补贴主要体现在相对冷门、尚未饱和的频道以及短视频的内容创作者上。2016 年,头条推出了被业内人士称为打开补贴大战的千人万元签约计划,10 亿短视频补贴计划,以及和京东合作推出的“京条计划”,重点扶持原创视频。在此之前,我们先谈一谈深受今日头条重视的短视频。 这是官方公布的短视频和图文阅读量的对比: 图片很直观地向我们传递了短视频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并且点击。 短视频被称作“次世代的图文”,它的优点可以罗列如下:
对于创作者而言,虽然短视频的制作成本和门槛比文字高,但是消费门槛和成本比文字低。这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讲,相当于多了一个护城河,在挖掘护城河的同时也意味着自身内容平台的积累。 3. 具体操作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现在谈谈如何将这些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1. 尝试利用头条问答提高自己的曝光度 除了依靠机器算法和“关注”这两个入后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头条问答这个路径。2016年4月今日头条的头条问答栏目正式上线,在移动端的界面今日头条CEO张一鸣这样介绍头条问答的机制:传统意义上的问答基本上都是基于社交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人工智能和算法可以解决的。 头条问答长什么样子,如下图所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