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杯子都叫啥

 cxag 2017-01-18
汉唐时,漆器被瓷器取代,瓷杯不再做成耳杯的椭圆形,而是圆的。这是因为瓷器是在轮车上拉制成形,做成圆的方便。
这是存世的唐代邢窑茶碗,那时的茶碗直接径在十厘米左右,比今天的茶杯大多了。
唐代的另一种茶杯是托盏,为了防烫手,在茶杯下加了个托盘,后来演变成今天的盖碗。

商周时饮酒的青铜觚,有一些是带把手的,汉代的漆耳杯有耳,也相当于把的功能。奇怪的是,中国的瓷杯一直没有把。

不是瓷工不能做把手,估计是没想起来,有把的马克杯是晚清才传入中国的。唐代到是有一种把盏,把底足做的很高,起到了把手的功能,又名高足杯。

唐人吃茶用煎茶法,把茶末投入沸水中煮,还要加盐和香料,好像现在人喝汤。

宋朝流行点茶,把茶末调成膏状,放入茶盏,沸水冲注,再以茶筅搅出白沫。为啥一定要茶沫呢?

当时有一种风靡全国的游戏,斗茶,几个人聚在一起点茶,比谁杯中的白沫多,持续时间长。那么白色茶沫,当然是黑色茶杯衬托的清楚,所以宋朝最流行黑色茶杯。

原本青瓷白瓷争锋的格局,不成想被黑瓷占了先机,徽宗还特地写了篇《大观茶论》,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用泡茶法时,适合品鉴汤色的是白瓷,所以明初定窑白瓷盏最受推崇。

但那时定窑已经停烧了,就以景德镇窑的茶杯代替,明代镇窑白釉水准超过了定窑,润如凝脂,被后人称为甜白釉。

上图中的宣德杯是半圆形,如同鸡心的下部,故名鸡心杯。

成化鸡缸杯,口径八厘米,容积只有唐宋盏的一半不到。茶杯变小的趋势在清代愈发明显,茶杯更小,而且茶壶也小了。
鸡缸杯敞口卧足,器形上叫成化杯,画面是斗彩。
与压手杯相似的碗叫正德碗,又叫宫碗,完美的器形。因为产量太大了,许多人觉得土气。
这种杯倒看像马蹄,故名马蹄杯。明代的多为单色釉,清代多画斗彩。
像一个铃铛,又名这种杯高,适合画人物。

斗方杯,像过去量米用的斗,方形的,故名斗方。过去没有石膏模具,这种杯又不能拉坯成型,要用泥片拼接粘合起来,制作难度很大,烧制过程中的变形率也很高,珍贵。

还有一种方形的紫砂壶也叫斗方,不过是倒过来的。

公道杯,古今不同。现在的公道杯形态多变,都有一个鸭嘴形的流,是分茶用的。

茶一直泡在壶里会过浓,所以在泡好时倒进公道杯里,然后再分到茶杯里。

明清时的公道杯里面有一个小人,里面藏着巧妙的机关,倒酒没过小人时,酒就全漏出去了。这样可以保证每个人喝的酒都一样多,故名公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