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会人生】清华大学艺术体操队:理解美,学会美

 赵都城2016 2017-01-18
原创 2016-12-19 文体部 清华大学文体之声

文艺点亮生命,体育健全人生——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文体部官方公众平台“清华大学文体之声”,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校园文体资讯,感悟文体精神,践行文体风尚。

本文是校团委文体部“文艺点亮生命,体育健全人生”主题系列宣传的第12篇文章。

当我们对艺术体操队进行采访时,队员们正在准备训练。整齐的动作配合着优美的音乐,加上队员们认真投入的神情和教练耐心细致的指导,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这支刚成立不久的队伍,可以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在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比赛中崭露头角,为学校争得一个又一个荣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周老师和队员们,走近艺术体操队吧!

女神教练

周小菁老师是艺术体操队的带队教练。在谈及对老师的印象时,队员们纷纷表示,老师绝对是“女神”级别的,“只要她站在那里就是一种美”。训练中,周老师常常亲自为每位同学做示范、指导纠正同学们的动作,交代很多事情十分细致,帮助同学更快提高。而这得益于老师在艺术体操上深厚的造诣与丰富的经验。

周老师曾参加过两届奥运会,第一次是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在经历过多场积分赛和激烈的世界锦标赛的奥运会资格赛之后,她获得了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资格,还成功进入了半决赛,获得了该项目中亚洲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最好名次。如今回忆起来,周老师仍然感到十分光荣与满意。第二次是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当时的周老师,正处于退役一年之后的复出阶段;1998年亚运会上,她获得了洲际冠军,因此拥有了直接进入奥运会的机会。虽然经历了犹豫与迟疑,但最终,周老师还是决定参加比赛,希望在跨世纪后的奥运会艺术体操项目的赛场上,能有中国人的身影,以此推动艺术体操项目在中国的更好推广

正式退役后,周老师来到清华,开始担任学校艺术体操课、形体课以及瑜伽课的老师,并在同学们的呼声中恢复成立了清华大学艺术体操队。周老师表示,希望女生们都能够通过艺术体操的学习和训练懂得“美”、学会“美”,获得一项终身受益的技能。

除了对队员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外,周老师对队员们的生活也十分关心。艺术体操队的队长特别向我们提到一次难忘的经历。老师常常亲切地称呼大家为“宝贝”,有一次,老师注意到她气色不好时,还特地发来语音提醒她入秋多喝水。正是这样温柔和蔼的性格,让老师与队员之间没有一丝距离感,整支队伍更像一个家庭,彼此关心、彼此照顾

在采访中,周老师也对一些对于艺术体操感兴趣的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大家可以通过选修艺术体操课和形体课初步接触这方面的内容,打下一些基础,并积极参加艺术体操协会的活动,进行一周一次的练习;如果希望在艺术体操方面有更长远的发展,可以报名参加艺术体操队的面试选拔,通过后加入艺术体操队,更上一层楼。

不断前进

清华大学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曾经有过艺术体操队,但经历了长期的中断。在周小菁副教授辛苦哺育和付出下,清华大学艺术体操代表队正式恢复于2012年10月25日。

成立之初,队伍受到的关注比较少,而参加比赛在服装等方面的经费支出很大,因此队伍的发展碰到了许多困难。然而,学校与校友的支持,是队伍不断发展前进的基石与动力。让周老师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在一次对队伍的采访中,她提及因为没有地毯,队员们训练后常常膝盖很疼,很容易受伤。没想到很快,一位热心校友在看到采访后,决定出资为队伍买地毯,让她十分感动。

之后,随着参赛获得越来越好的成绩,队伍得到了学校、校友、社会等各方面更多的关注,例如在平时的训练中,学校也提供了场地方面的较大力度的支持。队伍也因此取得了更好的发展。

艺术体操队为C类队伍,全队成员均为校内来自各个院系的普通女同学,横跨所有年级并包括硕士生与博士生。近些年,艺术体操队活跃在校庆、新年晚会、社团嘉年华、北京卫视《造梦者》的舞台上,队员的风采留在《我们的清华》等图集中,并登上了清华官网映像头条。在各大比赛中,队伍更是成果颇丰,成绩不斐,多年连续获得北京赛及全国赛冠军。而这些,都来源于周老师与队员们的不懈坚持。

如今,由于部分老队员的退役,艺术体操队正处于换血时期,但老师和队员都对队伍的未来充满信心,并表示,希望有更多新鲜血液加入艺术体操队,让队伍不断完善、扩大,为学校争得更多荣誉的同时,让这项运动得到更广泛的普及,让更多同学在艺术体操中体会什么是“美”

收获成长

采访中,我们能感受到艺术体操对队员们的精神与性格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现任队长提到,自己在大学之前没有任何体育运动的经历,整个人也不是很自信;但学习了艺术体操之后,发现这项观赏性运动重视舞台表现力、面部表情也需要很夸张。在上台次数增多之后,整个人的姿态变得更优美,也因此获得更多自信。同时,练习艺术体操也是一种释放烦恼的方式,当因为生活学习过程中很多复杂的事情变得烦躁时,每天的规律训练能让自己放下很多东西,放空一段时间,以便之后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务。

一位刚入队的新队员则把艺术体操比喻成“甜蜜的痛苦”。艺术体操的训练需要很多付出,进行压腿等有强度的训练过后,常常感到身上很多地方都疼;但在疼痛过后,自己的体态得到了塑造,也是一项不小的收获;加入艺术体操队后,越来越感觉,一个女生最美的时刻正是跳舞的时候,又会因此觉得苦中带甜。

除了日常训练外,艺术体操队常常外出参加各种比赛,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队员们也收获了很多成长。当整支队伍一起比赛时,看到训练场地上优秀的竞争对手,队员们在训练中能够更加积极,为了更好的进步,甚至经常会提出“多练一会儿”。而在穿着印有清华logo的统一服装上场时,队员们一方面认为这是一种荣耀,另一方面也把这看作一种使命。比赛带给队员们更多的集体归属感,一场比赛下来,队员们的关系就像亲姐妹一样,整个队伍的凝聚力也在无形中逐渐增强

在交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队员们在艺术体操中不断对“美”有了独特的理解,也更加看到了这支队伍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希望。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加入艺术体操队,用心感受“美”、感受这项运动的独特魅力!

专栏介绍

为营造健康活跃的校园文体氛围,传播积极向上的校园文体文化,校团委文体部提出并围绕“文艺点亮生命,体育健全人生”的文体育人口号,向我校具有突出文体经历的个人、集体进行约稿和采访,记录该个人或集体在校园文艺体育生活中的经历、收获与思考,以进一步在同学中形成感悟文体精神、践行文体风尚的浓厚氛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