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爸给孩子带了一条大鱼,有那么好笑吗?

 和而随 2017-01-18

文|展展

几天前,这张照片在网络上爆红。

幼儿园老师让家长给孩子们带一条鱼到幼儿园,目的是让孩子观察鱼。不知老师出于什么动机把这张照片发到网上……

我们看到,多数孩子带的都是装在小鱼缸里的观赏鱼,只有离镜头最近的这位小朋友面前摆着一条大鲤鱼,据说是他爸爸给他带来的自己钓的大鲤鱼。

这条大鲤鱼摆在在桌上真的是很显眼,和那些精巧的小鱼缸形成鲜明对比……于是引起无数转发。

有人编排带鱼的老爸是“猪一样的队友”的又一个活生生的代表,也有不少人编排那条鱼,把它YY成各种美味……

但是,这真的只是一件很搞笑的事吗?

我们来仔细看看这张照片——请把焦距从那条大鱼身上向下移动——

看看当两边的孩子兴致勃勃地观察着面前鱼缸里的小鱼的时候,面对着这条大鱼的那个男孩,他此刻在做什么?

他背对着镜头,我们看不到他的表情,只看到他直直地坐着,他在观察那条大鱼吗?他又会在想些什么?

下面两种情形,你觉得哪种情形更可能发生?

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当你看到孩子爸爸带来这样一条大鱼的时候,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如果你是家长,当你看到孩子的表现和其他孩子不同时,你会怎么做?

情形一

老师不好当着家长说什么,勉强收下了这条鱼,放在桌上。家长走后,老师对孩子说:“你爸爸也真是的,怎么拿这么大一条鲤鱼来……”

求孩子此刻的心理阴影面积。

如果其他小朋友听了老师的话,也跟着附和:“这条鱼太大了,这条鱼好丑……”

这条大鱼的小主人会作何反应?他也许会和小朋友争辩,也许只会默默地承受。

也许回家他还会和爸爸吵闹,也许这之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上幼儿园不开心……

以后,他对观察鱼再也没有兴趣了……因为这会勾起他一段不开心的回忆。(希望他不会对吃鱼也没兴趣)

再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会要求爸爸一定要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一样,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千万不要与众不同……他害怕因此被嘲笑、被批评、被冷落。

爸爸因为这事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以后做事心有余悸,不再爱搭理孩子幼儿园的事儿。

情形二

幼儿园老师看到爸爸带来的大鲤鱼,虽然有些惊讶,但是高兴地说:“哇,你带的这条鱼好大啊,是爸爸钓的?真厉害!来,我们一起仔细观察一下它,它不会动,正好可以看着它把它画下来……”

孩子自然很开心,爸爸当然也很开心。

孩子要画这条鱼,一定会仔细观察。老师从旁再给予适当的指点,这堂课,孩子不仅了解了鲤鱼的形态,也掌握了一种观察方法。(顺便叫对面没带鱼来的小朋友一起来画这条大鱼吧)

以后,孩子的好奇心、观察力都会得到提升。

这时候,老师要分享的可能就不是这条爸爸带来的大鱼,而是孩子通过仔细观察画出的鲤鱼了。

两种情形,看似只是一句话的差别,但效果却大相径庭。这中间,其实是一种理念的差异:

能否尊重孩子、包容差异、接纳不同……

我们希望孩子自尊、自信、有创新创造能力,我们希望孩子尊重他人,有包容心……

但作为老师、家长、媒体、包括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我们的所做所说,是否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