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女孩像爸、男孩像妈这一世界性说法,学界终于给出了答案!

 春满庭苑 2017-01-18
V7 最后更新于: 2017-01-18 11:04 |只看楼主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流行着女孩像爸,男孩像妈这样的说法。对这个说法,学界也是争论不休,各执一词不分上下。而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宝宝只要像自己就成。有时候一些宝宝生下来后,就有初为人父母的宝爸宝妈抱着孩子左看右看:是不是抱错了?或者让医院给掉包了?引起家里一阵哄笑。那么,孩子究竟是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呢?
人的相貌是由DNA决定的,我们的DNA一半来自爸爸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妈妈的染色体。其实,决定人的长相并非完全是父母染色体各一半那么简单,而是要看基因水平,每一个外表体征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而对于相貌的遗传,我们目前了解非常少。可以确定的是相貌的遗传是非常复杂的,可能涉及数百个基因以及环境的相互作用,要简单地根据性别判断像爸爸还是像妈妈是不可能的。
有研究认为,精子和卵子结合后,有一个基因混合的过程,来自父母的基因有些因此而增强、有些因此而减弱、有些则因此而被阻断,这样即便是亲兄弟姐妹的模样也会各不相同。在不少大家庭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孩子与兄弟姐妹长得很像,有的却不像,这就是基因混合的无规律性导致的。虽然兄弟姐妹的基因都是父母各一半,但在发育过程中,有些基因起的作用大,有的起的作用小。
就拿身高体型来说,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很多对相关的基因,每对基因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具体多少对估计连科学家都不清楚。但除了基因影响,还与爸爸妈妈对自己及小孩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关,一家子都是胖子的有的是,一家子全是猴精的也不少,一家子胖瘦不一的更多,所以真的没有什么规律。
虽说上诉的例子都将女孩像爸、男孩像妈这一观点直接否定了,但是父母与子女的长相还是有某种规律的。
比如,在1995年的《自然》杂志上曾刊登过一个研究结果,学者找来了一些陌生人,,让他们辨认122个人物样本并给孩子和父母配对。结果半数宝宝正确地配上了亲生父亲,而正确地配上亲生母亲的比例则低了一些。
在原始社会,由于家庭这种形式不存在,人类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从谁肚子里生出来很难搞不清楚,但父亲是谁却没有那么多证明手段,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看长相。如果男性发现和自己有过性关系的女子生出来的孩子长得像自己,他就会承担一定的责任,照顾孩子和其母亲。反之,则不会。有强壮的成年人罩着,孩子就容易成人,反之,很可能夭折。因此,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进程中,一些父系显性基因就这样被保留下来,一些母系显性基因就被淘汰了,于是孩子无论性别,出生后都会更像父亲。
这个结果从进化的角度解释,这是在家庭开始形成后,男孩在发育过程中越来越像父亲,让父亲更有责任感。即便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会因为有几分相似而当亲生儿子抚养和照顾。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不成文的说法,不少男性长大后,找老婆的时候也会找个和自己的妈妈有几分相似的,这样生下来的宝宝看着和爸爸有几分相似,也和妈妈有几分相似。
所以根据当今学界掌握的材料,女孩像爸、男孩像妈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而应该是男孩像爸,女孩可能像爸,也可能像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