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过年,又当奶爸事颇多,故而少来园子更贴(耳边总是响起,孩子她爸,宝贝拉便便了快换尿布,宝贝哭了快泡奶粉,宝贝不知道怎么了快来安慰。。。。。求我此时此刻的心理阴影面积)。但不管如何,在猴年开春之际,祝各站友新春如意,鸿运当头(好没创意)。 前面分析了那么多,关于meta分析产生步骤的step by step,总是希望自己的成果能转换成论文,发表在高质量期刊上,引起大同行的关注,小同行的讨论,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其实说白了就是应付医院考核,顺便赚奖励)。论文的写作套路一般是很死的,尤其是meta分析的文章,像极了八股文,其条条框框相对固定,看多了写多了感觉好easy的类。所以只要前期工作分析到位(主要是图表),做足,文章的书写一般花不了多长时间(我个人一般<一周)。(版主更正:再好做的meta一周也完也是很不靠普的。希望大家严格按照流程、规范去做,不要为了发文章而糟蹋循证!在这里有不少战友要搞一辈子,这里不干净了,他们也没法再继续了)不管信马由缰还是按图索骥总是有迹可循,所以只要掌握了一般套路,那你就可以无法无天了(真的嘛别骗我,我很天真会相信的)。meta分析文章的结构与article类似,现剖析如下:
主要先阐述某病的一般情况(可包括病因,流行病学,严重性或危害性),具体发病机制,以及目前常规治疗手段。 然后分析目前此治疗方式的不足,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牵扯出本课题治疗方式的必要性和先进行,是否能为既往治疗方式提供一定的补充或纠正。 再分析此治疗方法的内在可能机制(简单介绍),然后再介绍目前已发表的一些关于此治疗的临床RCT文章,可能各RCT之间结果不一致,或各篇文章样本量偏少,总之就是有必要进行meta分析。或者之前已经有篇meta分析的文章了,但现在增加了一些新的研究,可能结果会有出入,或者是从全新的角度进行说明。总之,不管你怎么扯淡,就是要表现出此meta的必要性,不做它将是此领域一大损失(娱乐圈的半壁江山啊)。 Methods: 此部分相对偏简单,多篇文章之间可能也会出现很多类似的句子(因为大家都是互抄的,依不是,是相互借鉴,注意措辞)(版主留言:这部分我一般自己都不抄 自己的,不要误导大家,安心做循证吧。) Study selection and data collection:主要介绍文献检索的步骤和内容,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制定以及到底要提取什么数据。 Risk of bias of RCTs :对纳入的原始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也叫发表偏倚评估)。 Study inclus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studies:文献检索结果和纳入原始文献的基本内容介绍。 Risk of bias: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 meta-analysis: 此部分可根据不同结局指标分开阐述,一个结局指标一段。然后如有亚组分析也可以描述。 Main findings:此meta分析的主要结果,进行总结性的说明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关于这样的结果产生可能性的分析,或其内部原因的阐述。 Limitations:关于此研究的不足(我觉得我只有不足,没有足)。 是不是跟我前面的系列贴内容相呼应,所以前面的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干货,拿走不谢,请叫我雷峰。并不是说知道了一般思路就可以空手套白狼出文章了,想的美,关键还是要有好的点子,平时多看相关文献。我一直觉得阅读文献对一个人的思路敏捷性的提高至关重要,久而久之其外文书写能力也是水到渠成。我本人外文不好(说不好那是客气,事实是”烂“),但平时好读文献,现在东凑凑西抄抄也已发表多篇SCI。所以我可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能不能发SCI跟你的外文水平没有绝对相关性,只要你坚持干一件事那它就不是难事,SCI很easy的了,关键是气质,错了是看恒心。 半月多的时间,此系列贴也已书写大半,多谢在此期间各位站友的支持和鼓励。 版主tiehongtao09244留言:
谢谢战友归纳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