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节中蜂病虫害的防治

 甜蜜的事业蜜蜂 2017-01-18

第十节 <wbr>中蜂病虫害的防治

蛾颜色呈银白色,而以虫脾为食的蜡螟则呈褐色、深灰或黑色。成虫雌蛾体大,平均重可达169 mg,体长20 nm左右。下唇须向前延伸,使头部成钩状,前翅的前端2/3处呈均匀的黑色,后部1/3处有不规则的亮域或黑区,点缀黑色的条纹与参差的斑点,从背侧看,胸部与头部色淡。雄蛾体较小,重量也较轻。体色比雌蛾淡,前翅顶端外缘有一明显的扇形区,颜色也相对较淡。雌雄蛾的大小和颜色,根据不同幼虫食料变化也很大(图10-6)。

    ⑵生活史和习性

     大蜡螟的生活史为2个月左右,长可达6个月之久。就周期较长的来说,休眠发生在前蛹期。在我国南方可发生3~5代,且有世代重叠现象。

     成蛾羽化后既不要食物也不要水分,一般

     经过5h以上才能交尾,多数在4~10 d 后开始

产卵。产卵期平均3.4 d 。产卵量600~900粒之间,个别可产1800粒卵。产卵位置多在箱壁缀隙中。

     蛾寿命在3~15 d ,在30~32℃条件下,多数交尾过的雌蛾会在7 d 内死亡。35℃下,寿命可达10 d 。温度较低,雌蛾寿命会延长。雄蛾寿命较短。平均约为5.5 d 。

     卵在较高气温(29~35℃)下发育快,卵产下3~5 d 后,即开始孵化。在18℃下卵的孵化期可延至30 d 。将卵短期暴露在极端温度下(46.1℃以上70 min,0℃以下270 min)会引起卵全部死亡。

     湿度对卵的孵化影响也很大。相对湿度在25%~35%时,有1/3的卵不能孵化。高湿环境比低湿环境有利卵的孵化,使卵期缩短1~2 d ,死亡率下降14%。但是,湿度高于94%,卵易发霉;低于50%时卵易干枯,最适湿度为60%~85%之间。

     幼虫期在45~63 d ,初孵幼虫有蚕食卵壳或怕光的习性。幼龄幼虫会先取食蜂蜜和花粉,随后会从巢房壁外部钻进花粉内,逐渐向巢脾中部延伸隧道,在那里继续取食、长大,免受工蜂的清除。

     幼虫发育最低温度为18℃,最适温度30~35℃,相对湿度80%有利于幼虫发育。初孵幼虫活泼,爬行迅速,2龄以后的幼虫活动性明显减弱。1 d 幼虫体小,不易被工蜂清除,上脾可高达90%。幼虫期一般6~8 d ,1~2 d 食量小,对蜂儿影响不大。3~4 d 食量大,钻蛀隧道,是造成白头蛹的主要虫期,5~6 d 幼虫个体大,在脾上取食,易被工蜂咬落箱底,不再上脾。

     在蜂群内,大蜡螟幼虫的生长速率是极其惊人。如果食料与温度条件适宜,幼虫在孵化后第1个10 d 内,体重每天就会有成倍增长,这样快的生长速率说明,一旦蜂群由于中毒或其他原因造成群势严重削弱,蜂群内的所有巢脾即可在10~15 d 内被幼虫毁坏。

     发育中的幼虫实际上取食蜂群里的所有蜂产品,特别嗜好黑色巢脾。如果大蜡螟幼虫缺少食料,蜜蜂幼虫也将受其危害。在温暖季节,许多幼虫常在蜂箱底板的花粉和蜡屑中生长,但在经加工的蜂蜡,如巢础或巢蜜上的新蜡上,幼虫无法完成生活史。

     最后1 d 幼虫结茧前会停止取食,找适宜的场所吐丝作茧,通常老熟幼虫会钻入巢框或箱底裂缝处聚集结茧化蛹。少则几十,多则成百,茧呈圆柱形。

     前蛹期的幼虫体显著缩小,体色加深,由浅黄色→浅褐色→褐色→深褐色。蛹多数在傍晚5时后羽化,30℃时蛹历期最短。越冬虫期通常为老熟幼虫或前蛹阶段。

    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与温度的关系:大蜡螟的发生与外界温度有很大关系。卵和幼虫的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30~35℃),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使大蜡螟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与食料的关系:纯蜡和新脾对大蜡螟幼虫发育不适宜,会造成幼虫发育中断,成虫个体变小,产卵量下降。中蜂群常更换老脾,对抑制大蜡螟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与群势的关系:由于蜂群饥饿、疾病、蜂王衰老、无王,以及农药中毒造成工蜂数量剧减,从而造成群势下降,使得蜂群无力保护暴露巢脾和驱逐侵袭的大蜡螟幼虫。不同蜂种繁殖率不同,群势相差较大,对大蜡螟的抵抗力也有差异。例如,中蜂群势小,无力保护巢脾免受危害.常通过不断撕咬巢脾和去除蜡螟幼虫来抵抗大蜡螟的危害。

     与天敌的关系:大蜡螟的自然天敌种类很多,包括病毒、细菌、原生动物和昆虫类。已知大蜡螟重要的天敌有苏云金芽抱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线虫、蜡螟绒茧蜂、麦蛾绒茧蜂、蜡螟大腿小蜂、红火蚁和大头蚁。

    ⑷防治方法

     ①预防方法

     在蜂群内,由于用药防治大蜡螟存在困难并会污染蜂产品,所以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利用大蜡螟的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上防止其发生。

     通过维持强群、不断地清理巢箱和利用新脾可以有效防止大蜡螟的大发生。此外,及时扑打成蛾,清除箱内的蛹、卵块和幼虫也是防治大蜡螟的一项重要措施。

    ②治疗方法

     物理防治为防止药剂防治给蜂产品带来的污染,可将蜂具或蜂产品(如巢蜜)进行冷冻处理,在-6.7℃冷冻4.5 h ,-12.2℃下 3 h 和-15℃下2 h 处理,可杀死各期大蜡螟。

     此外,采取水泡脾、水浸脾、水浸蜂箱、框耳阻隔器等方法,也可减轻巢虫的危害。

     化学防治药剂治疗主要针对贮存的巢脾,蜂群内的药剂防治则相当困难。用36 mg/L 氧化乙烯对巢脾熏蒸1.5 h ,可杀灭各期大蜡螟。用0.02 mg/L 二溴乙烯熏蒸巢脾24 h ,也可杀灭各期大蜡螟。此外,熏杀蜡螟常用的药物还有二硫化碳、冰醋酸、硫磺(二氧化硫)、溴甲烷。

     生物防治大蜡螟的生物防治最有希望的天敌可能是苏云金芽孢抱杆菌的使用。据研究,这种杆菌及其毒素对处理过的蜂群无任何不利影响。用苏云金杆菌喷洒蜂群或浸渍巢础可以防治大蜡螟。

此外,用核多角体病毒处理巢脾,可以有效防治大蜡螟。据报道,使蛾产生放射诱变以抑制大蜡螟种群可能是未来防治大蜡螟一项重要手段。

    ⒉小蜡螟的防治

     ⑴形态特征

     卵水白色,卵圆形,长0.39 mm,宽0.28 mm。卵外无保护物。卵块单层,常有数十粒至百余粒。

     幼虫体长随龄期的大小而不同。初龄幼虫水白色,长1~1.3 mm;老龄幼虫蜡黄色,体长13~18 mm。前胸背板为棕褐色,除前胸气门和第8腹节气门较大并呈椭圆形外,其余腹部的气门边沿均为黑褐色。

     蛹呈纺锤形,腹面褐色,背面深褐色,背中线隆起呈屋脊状,两侧布满角质状突起。腹部末端具有8~12个较大的角质化突起。雌蛹长8~12 mm,宽2.3~3.1 mm;雄蛹长7~10 mm,宽2.2~2.8 mm。

     茧茧长11~20 mm,宽3.2~4.8 mm,长椭圆形。丝茧白色,常见其表面有粪粒。

 

第十节 <wbr>中蜂病虫害的防治

蛾成虫(图10-7)雌蛾体呈银灰色,除头部外,体躯具有深灰色鳞片。体长10~13 mm,触角褐色,丝状,长近蛾体一半。头部披满浅褐色的长鳞片。复眼近球形,呈浅蓝色至深蓝色。下唇须粗短前伸。雄蛾体长8~11 mm。体色比雌蛾略浅,触角也长过蛾体1/2。下唇须细小上曲。

     ⑵生活史及习性

     小蜡螟在福建1年可发生4~5代,每代历时2~2.5个月。每年3月初越冬代幼虫开始羽化,11月底至12月初进入越冬休眠阶段。一般雌蛾蛹期7~9 d ,雄蛾蛹期略短1 d 左右。羽化后的雌蛾,一般经过2~3 h 即可交尾。交尾成功的雌蛾,往往都在当晚开始产卵。雌蛾一生可产卵3~5次,以第1次产卵量居多,通常为200~400粒,雌蛾一生产卵量在278~819粒。

     雌蛾寿命4~11 d ,平均6 d ;雄蛾6~31 d ,平均14.8 d ,约等于雌蛾2倍。未交尾的雌蛾寿命有延长的现象。相对大蜡螟,小蜡螟个小体轻,体重只有大蜡螟的1/6~1/10。在有新鲜花粉的黑色巢脾上饲养的小蜡螟,成雄蛾只有11.3 mg,雌蛾20.3mg。蜂群内的小蜡螟,其性比接近1∶1,有时雄性会略多于雌性。初产的卵为水白色;2~3 d 后转成淡黄色。小蜡螟卵期4 d 。孵化后幼虫即在蜂箱底板的蜡屑中生活,以后爬上巢脾为害粉脾和子脾。幼虫的发育历期受外界气温与食料质量的影响,气温高,可缩短幼虫历期;深色巢脾,幼虫期短,新巢脾和蜂蜡,发育迟滞,世代数减少。小蜡螟越冬,以老熟幼虫躲在保温物与箱底间或隔板间以及箱内各角落越冬,极少以前蛹或其他虫期越冬。

    ⑶防治方法

     小蜡螟的防治主要是通过清理巢箱,利用新脾等方法,并及时扑打成虫,清除越冬幼虫以及蛹和卵。其防治法与大蜡螟相同。

    四、胡蜂的防治第十节 <wbr>中蜂病虫害的防治

     ⒈分布与危害

 

第十节 <wbr>中蜂病虫害的防治

胡蜂科中的胡蜂,俗称大黄蜂,不仅是我国蜜蜂的大敌害,也是世界养蜂业最主要敌害之一。早在罗马时期,人们就描述过胡蜂捕杀蜜蜂。胡蜂体大凶猛,可随意在野外或蜂巢前袭击蜜蜂。在某些情况下,胡蜂还可进入蜂箱,危害蜜蜂的幼虫和蛹。在捕食中,胡蜂只取食蜜蜂的胸部,咬掉其头部和腹部,带着蜜蜂的胸躯飞回自己蜂巢,用以哺育幼虫(图10-8)。

     胡蜂在我国南方各省为夏、秋季蜜蜂的凶恶敌害。沿海地区8~9月危害严重,山区在9~10月最为猖獗。常年蜜蜂经越夏度秋,损失外勤蜂达20%~30%,严重年景,倾场受害,蜜蜂举群逃亡。

     胡蜂属有14种和19个变种。在福建,捕杀蜜蜂的胡蜂主要有6~8种。常见的有金环胡蜂,分布于中国、日本、法国和东南亚地区;黑盾胡蜂,分布于中国、越南、印度和法国;墨胸胡蜂,分布于中国、印度、锡金、印度尼西亚;基胡蜂,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各国;黑尾胡蜂,分布于中国、法国、日本、印度和尼泊尔;黄腰胡蜂,分布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其中以前3种捕杀蜜蜂最大。

    ⒉形态特征

     ⑴金环胡蜂

     成虫雌蜂体长30~40 mm 。头部橘黄色至褐色,中胸背板黑褐色,腹部背板呈褐黄与褐色相间。上颚近三角形,病黄色,端部处呈黑色。雄蜂体长约34mm。体呈褐色,常有褐色斑。

    ⑵墨胸胡蜂

     成虫雌蜂体长约20 mm ,头部呈棕色,胸部均呈黑色,翅呈棕色,腹部1~3节背板均为黑色,5、6节背板均呈暗棕色,上领红棕色,端部齿呈黑色。雄蜂较小。

    ⑶黑盾胡蜂

     成虫雌蜂体长约21 mm 。头部呈鲜黄色,中胸背板呈黑色,其余呈黄色,翅为褐色,腹部背腹板呈黄色,并在其两侧均有1个褐色小班。上颚鲜黄色,端部齿呈黑色。雄蜂体长24mm,唇基部具有不明显突起的两个齿。

    ⑷基胡蜂

     成虫雌蜂体长19~27 mm 。头部浅褐色。中胸背板黑色,小盾片褐色。腹部除第二节黄色外,其余均为黑色。上颚黑褐色,端部4个齿。

    ⑸黑尾胡蜂

     成虫雌蜂体长24~36 mm 。头部橘黄色。前胸与中胸背板均呈黑色、小盾片浅褐色。腹部第1、2节背板褐黄,第3~6节背腹板呈黑色。上颚褐色,粗壮近三角形,端部齿呈黑色。

    ⑹黄腰胡蜂

     成虫雌蜂体长20~25 mm 。头部深褐色。中胸背板黑色,小盾片深褐色。腹部除第l、2节背板黄色外,第3~6节背腹板均为黑色。上颚黑褐色。雄蜂体长25mm,头脑黑褐色。

    ⒊生物学特性

     ⑴生活史

     我国闽南山区黑盾胡蜂1年可发生5~6代,闽东地区的墨胸胡蜂1年4~5代。由于种类不同或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就是同一种类也由于越冬蜂王营巢产卵的始期差别较大,均可直接影响世代数的差异。

    ⑵生活习性

     ① 3型蜂生活习性

     蜂王越冬后的蜂王经过一段时间活动和补充营养后,各自寻找相对向阳避风的场所营巢,边筑巢边产下第1代卵,还担负御敌捕猎食物,饲育第1代幼虫和羽化不久的工蜂等内外勤一切工作,它是这时巢内唯一的成年蜂。从第2代羽化后的雌蜂中少数个体与雄蜂交尾成功成为当年正常产卵的首批新王,接着越冬蜂王被交替了。因此从第2代起,胡蜂就出现多王同巢产卵繁殖,最多可达几十只蜂王同巢产卵繁殖。其蜂王的卵巢管多为12~16条,仅占意大利蜜蜂蜂王卵巢管数的1/25左右。

     雄蜂墨胸胡蜂第3代就出现雄蜂100多只。它是第2代雌蜂中未经交尾受精的个体产卵繁育而来的,它们可与同巢或异巢的少数雌蜂交尾,亦可与同代或母一代雌蜂交尾,交尾后不久陆续死亡,而最后一代雄蜂数量多占总蜂数1/6~1/5。可见,墨胸胡蜂1年中雄蜂至少发生2代以上。

     工蜂专司扩大蜂巢的建筑、饲喂、清巢、保温、捕猎食物、采集、御敌和护巢等内外勤活动。这些工蜂性情暴烈凶狠,螫针明显,排毒量大,有攻击力,第1代的成蜂全为担任内外勤工作的工蜂。第2代雌蜂中除少数交尾成功成新蜂王和个别个体未经交尾产雄性卵的雌蜂外,余下大部分是工蜂。

    ②群势

     因种类不同有很大差异,最后一代的墨胸胡蜂3型蜂总蜂数有的可达4000只以上,其成蜂数约为同期基胡蜂29倍左右。而同一种类群势最大多出现在越冬代的前一代。

    ③营巢

     最早3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单独觅寻屋檐下或避风向阳的小灌木、灌木枝干上第1次筑巢并开始产下第1代卵,这时蜂巢单脾悬挂,巢房口向下,巢房数仅20~30个。整个巢脾边缘开始有巢壳,但仍自然可见巢内蜂王逐房饲喂幼虫的情况,第2代出现第2片巢脾(有的还筑成第3片巢脾),总巢房数100~150个,这时巢脾已被巢壳所包裹,蜂巢呈球状,仅留直径约2cm的巢口出入。胡蜂一般都选在冬暖夏凉、温湿度适宜的场所营巢,不同种类选择营巢场所颇有差异。大型胡蜂常于地下掘洞筑巢,如黑尾胡蜂、金环胡蜂。小型胡蜂于高枝筑巢,如基胡蜂、墨胸胡蜂。

    ④出勤

     夏、秋2季胡蜂每天出勤通常都有明显的2个高蜂,夏季5∶30和16∶30前后.而秋季均推迟1h左右。

    ⑤食性

     通过越冬代(12月中旬)观察胡蜂采回的食物,可以辨认的多为昆虫类,它是杂食性的,但山区的蜜蜂为主要的捕食对象,特别在食物短缺季节,更集中捕杀蜜蜂。据观察,在有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的蜂场里,胡蜂更偏向进攻西方蜜蜂。若有2种胡蜂存在,个体较大的胡蜂进攻西方蜜蜂,个体小的胡蜂则捕杀东方蜜蜂。

     胡蜂捕杀蜜蜂有多种方式。金环胡蜂捕杀蜜蜂经历3个阶段;第1阶段为“捕食阶段”,胡蜂每次捕猎1只蜜蜂,咬下其胸躯做成******;第2阶段为“屠杀阶段”,每个蜂箱受到几只胡蜂的同时进攻;第3阶段为“占据阶段”,20~30只胡蜂可将防御蜂咬杀,在数小时内,杀死5000~25000只蜜蜂。然后占据蜂箱,相当凶猛地守卫着蜂箱,将蜜蜂巢中的蛹虫和成蜂运回自己的巢穴,哺育后代。

    ⑥越冬

     闽东、闽南黑盾胡蜂、墨胸胡蜂和基胡蜂越冬代交尾成功雌蜂均于1月中旬~2月初分批逐渐弃巢迁飞到暖和、气温较稳定又干燥避风的山村屋植下、墙洞裂缝、腐蛀的树洞孔隙、蜜蜂土蜂箱盖下和墓洞裂缝等处,通常集结越冬,越冬期50~70 d 。

    ⒋防除方法

     ⑴敷药法

     要根除胡蜂的危害,必须摧毁养蜂场周围的胡蜂巢,但许多胡蜂营巢隐蔽不易发现,或蜂巢高空悬挂,无法举巢歼灭。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养蜂场上捕擒来犯的胡蜂,给其敷药处理后再纵其归巢,最终达到毁其全巢的目的。其具体方法:

     ①“毁巢灵”人工敷药法用人工敷药器进行。敷药器由白色透明塑料制成.分诱入腔、出口通道和驱蜂阀3个部分。通道直径约为蜂体的2倍,但不容胡蜂有钩腹行茧的余地。诱人腔直径30~40 mm ,附有诱入腔盖和通道棉塞。在养蜂场网捕到胡蜂后,打开诱入腔盖顺势把网内的胡蜂诱人腔内,覆上腔盖,推动驱蜂阀,当胡蜂进入出口通道时,取出棉塞,胡蜂沿通道伸出头胸部(腹部仍在通道内)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侧部按住蜂体,右手取棉签或小柴梗沾蘸“毁巢灵”粉剂少许(约2~3 mg)敷散在胡蜂胸部背板绒毛间,后即松手放蜂,让其归巢,污染全巢。

     ②“毁巢灵”自动敷药法同上法网捕到胡蜂后,诱入100~150 ml的广口普通瓶子内,立即罩上瓶盖。因瓶内预置“毁巢灵”粉剂1g左右,这时瓶内的药物借胡蜂挣脱振翅的气流,自动地均匀地敷散到蜂体各部分,旋即掀盖放蜂归巢,可更快地污染全巢,达到毁除全巢的目的。

     敷药后放蜂归巢,蜂场距离胡蜂巢越近,敷药蜂回巢的比例越大,反之越少。在蜂场上网捕到的胡蜂,因不明其胡蜂巢远近,最宜2法兼用,才能保证有一定数量的敷药蜂回巢,确保毁其全巢的防除效果。

     ⑵毒饵诱杀法用1%的硫酸亚铊或砷化铅或有机磷农药拌入水、滑石粉和剁碎的******里(1∶1∶2),盛于盘内,放在蜂场附近诱杀。

     ⑶巢穴毒杀法对地上筑巢的胡蜂巢穴,在夜间可用棉花沾敌敌畏塞入巢穴,可以毁掉整群胡蜂。

     ⑷防护法在蜂巢口安上金属隔王板或金属片,以防胡蜂咬入。

     ⑸人工扑打法通过人工用木片或竹片在蜂群巢门口扑打灭除在蜂箱前捕食蜜蜂的胡蜂。

    五、蚂蚁的防治第十节 <wbr>中蜂病虫害的防治

     ⒈分布与危害

     蚁科中蚁类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昆虫。尽管其个体小,但它们的众多个体和习性使得它们成为最重要的无脊椎动物的捕食者。蚁类的多样性从温带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逐渐加强。

     军蚁,遍布热带和较暖的温带地区。常以数万或数十万的群体进行采集,可取食蜂群的幼虫和蛹。蜜蜂一般无法抵挡军蚁的进攻。是蜜蜂一种可怕的害虫。它可以持续数天进攻蜂群,直接摧毁强大蜂群(图10-9)。在欧洲和北美,红木蚁,会摧毁靠近蚁巢的蜂群。

     Camponotus属的蚁主要危害蜂箱木质部分,导致蜂箱损坏。另外这种蚁还十分喜爱甜味,可危害贮存的巢蜜。木工蚁或大黑蚁会杀死蜂箱内蜜蜂和咬掉木质蜂箱。

     另外还有10多种蚁类,如丝蚁、火蚁等也偶尔进入蜂巢寻找食物或建造巢穴,给蜂群管理造成很多麻烦。有人称之为蜜蜂世界的耗子。

 

第十节 <wbr>中蜂病虫害的防治

⒉防治方法

     蜜蜂自身具有在巢门口阻止蚁类进入的行为。采用扇风、蹬踢行为阻止蚁类进入蜂箱。蜜蜂这种行为是依据蚁类的气味做出反应的。

    ⑴捣毁蚁巢

     找到蚁穴后,用木桩或竹竿对准蚁穴部位,打3~4个深600 mm 左右的孔洞,再往每个孔洞里灌注100~150ml的煤油,然后用土填平,以杀死其中的蚂蚁。此外,也可用火焚毁蚁巢。

     ⑵拒避蚂蚁

     用特种木材做蜂箱基板,可排斥蚂蚁。在蜂箱四周的支撑木桩上涂上沥青或加有杀虫剂的润滑油,可以拒避蚁类侵入。或在桩脚下套1个容器,内置少量机油,可防蚂蚁侵入蜂箱。

    ⑶药剂毒杀

     在蚁类活动的地方,可用氯丹施用于土壤上,可杀死蚂蚁。也可采用硼砂、白糖、蜂蜜的混合水溶液做毒饵,可收到良好的诱杀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