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里的那些跳槽 挖墙脚、被逼跳槽,最后这位最新奇

 快乐老年435 2017-01-18

若说魏蜀吴,是三家大公司的话,那么公司之间的人员流动,也就毫不稀奇了。下面说说,几种人员流动的方式。

第一种是挖墙脚。

最善于挖墙脚的,就是曹操!这位魏国的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挖起墙角来,那小铲子能舞出花来。

《三国演义》里的那些跳槽 挖墙脚、被逼跳槽,最后这位最新奇

最著名的一次挖墙角,就是挖徐庶。徐庶是为非常了不起的经理人,来到弱小的蜀汉公司后,就接连打败曹仁的进攻,搞得曹操都奇怪,刘备开外挂了?得知有徐庶辅佐后,曹操立刻挥舞起小铲子,开始挖刘备的墙角。最后伪造徐母的书信,终于挖来了徐庶。但徐母却悲愤自杀了。从此还留下一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著名歇后语。

《三国演义》里的那些跳槽 挖墙脚、被逼跳槽,最后这位最新奇

最“传奇”的一次挖墙角,是挖关羽。先屯土山约三事,又上马金下马银,还赠赤兔马….但这一切却成就了关羽的传奇——来了个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个传奇恐怕是曹操最不愿意看到了,我本来是挖刘备的墙角,砸把我拍墙下了?

第二种是被逼跳槽。

最经典的就是黄权。关羽被东吴杀了后,刘备起倾国之兵去报仇,结果大败而归。其中蜀汉的高级员工黄权,由于刘备战败联系不上。眼瞅着要全军覆灭了,黄权被逼无奈之下,带着人马跳槽到曹魏公司,反正就是坚决不跳槽到东吴。

《三国演义》里的那些跳槽 挖墙脚、被逼跳槽,最后这位最新奇

受到了曹魏公司新董事长曹丕的热烈欢迎。本来,黄权这种行为,等于让刘备雪上加霜。哪知刘备却说了一句:是我对不起黄权,不上人家对不起我。原来,当初黄权是极力反对刘备讨伐东吴这种野蛮融资方式的。

最令人称奇的是,据说后来司马懿曾写信给诸葛亮,在信中,司马懿告诉诸葛亮,你们原来的那位老员工黄权,人非常不错,实在。每次提起你诸葛亮来,都翘着大拇指夸赞你啊。

《三国演义》里的那些跳槽 挖墙脚、被逼跳槽,最后这位最新奇

诸葛亮如何回复,就不知道了,之所以把黄权的这次跳槽,归结为经典,是因为,无论是原公司,还是新公司,都对这位跳槽人员表示出极大尊敬。对比那位出谋划策,烧了原公司重要战备物资仓库的许攸强得多。

第三种是自愿跳槽。

这种方式最常见的,成功且经典的很多,比如刘璋公司里的那些高级员工,什么法正等,还有赵云、张辽等。所以只能说最失败的,谁?吕布!

《三国演义》里的那些跳槽 挖墙脚、被逼跳槽,最后这位最新奇

这位可是跳槽界的“丧门星”。先在丁原公司,任副总!后来看到董卓公司的条件更吸引人,立刻出卖了丁原公司,跳槽到董卓公司。还是任副总!

可惜,又看上了董卓董事长的小老婆,得,为了得到这位小老婆,再次出卖董卓集团,跟着跳槽蜀汉公司,依然保持着“跳到哪里,就毁灭哪”里的丧门星作风,把刘备的徐州给占了。直至最后阶段,还想跳槽到曹魏公司,结果这回没跳成功,永远躺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