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市场继续分化,大指数略红中小创收跌。
1.指数。总体趋势评分:6分;阶段最强指数:上证50、沪深300。(8分以下不超过半仓,6分以下不建议参与)
2.板块。钢铁白酒领涨,次新股、高送转跌幅居前。
3.个股。涨跌比928:1793,真实涨停23家、跌停6家(统计不包括一字板)。
美的集团惊现28.93亿元天量大宗交易,但是成交价比收盘价只折价了大约3%。一般这种大宗交易折价都10%左右,买方出这么高的价格,不像短线搞一把就走,有可能是看好白马股。
4.点评。市场总体还是较弱,但沪深300指数意外修复多头形态,与上证50指数形成小共振,蓝筹白马股可能春节前走得不会难看。不过今天央行单日净投放创记录的4100亿元,市场短期利率却仍然飙升,说明资金面还是比较紧张,可能节前往上空间也有限。控制仓位,谨慎参与。
“欢乐ETF”,159915继续等待1.90元卖出或1.70元加码(十分之一仓)的机会。
------华丽分割线------
【奶爸按】1月15日,奶爸应邀参加新浪财经举办的“2017年投资论坛”,并做了主题演讲。现将演讲稿整理发布,有关内容虽然围着期货展开,但对于股票、期货投资都适用。 不搞清楚这3个问题,一辈子都只能是亏货 --在新浪财经“2017年投资论坛”上的演讲提纲(有删减) 我进入期货市场后,运气比较好。2015年下半年,是一个标准的空头行情,2016年,又是一个标准的多头行情,这两年的一空一多,都被我做到了,账户资金曲线,一直处于震荡上升状态。
我之所以敢做期货,是因为我是一个对风险非常重视的人。当时决定进入期货市场前,给自己立了两条军规,铁的纪律:一是绝对不做日内,只做趋势;二是完全消除杠杆,坚持轻仓。我没想过到期货市场追逐暴利,而是看中期货市场可以做空的这个功能,是股票所没有的。
如果说做期货(交易)的体会,印象最深的是三个:第一是关于基本面的,第二是关于技术面的,第三是关于高杠杆的。我觉得这三个问题,如果没有从一定深度去搞清楚的话,可能一辈子也做不好期货(交易)。在这里,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
一、关于基本面研究的三个认识
1.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不管你怎么去做基本面研究,都一定是有缺陷的。我以前开玩笑,说基本面研究都是“盲人摸象”。因为基本面涵盖的内容非常广,而我们每个交易者,哪怕是一个团队,都无法收集、掌握全部的信息,都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试图研究基本面,理解基本面,都只能接触到冰山的一角。所以一定是“盲人摸象”。
最近几个月我印象比较深的事,两个很有名的卖方分析师,一个是原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一个是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都对大宗商品市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016年11月,程定华在上海社科院金融开放论坛上演讲时,旗帜鲜明看多大宗商品,理由是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得到很大改善;12月,姜超写了一篇文章,看空2017年的商品市场,理由是从历史上看,在美元走强周期下,大宗商品是没有牛市的。
大宗商品的基本面,肯定只有一个,这两个著名分析师各自看到的东西,却完全不同。虽然两个人说的,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最终结果,只可能有一个人会对。完全相反的结论,不可能两个人都对,是不是。
我今天要说的,不是想表达自己支持谁,觉得谁说的对。而是说,不管你怎么去做基本面研究,你一定要知道,你参考的东西肯定是不够全面的,肯定是有缺陷的,所以你分析的结果也有可能是错的。并不是说,你觉得了解了基本面,就是在做很有把握的事。
你可能找到了其中某一个你非常认可的逻辑,并且有很多方面的信息来支撑这个逻辑,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但是,最终这个结论还是要留给市场印证。就是说你做交易,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去买卖的时候,一定要留有后手。有些人,他通过基本面发现可能要涨要跌,然后一根筋赌上去,这不是理智的行为。
2.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基本面研究的结果,很难用来指导短期的操作。基本面是一个非常宏观的东西,它可能反映的是一两年、两三年甚至三五年的一个情况。所以在小的周期,比如说在,一周、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基本面和市场的走势可能是完全不一致的。
有些人,辛辛苦苦研究基本面,却希望把这个基本面用到短期交易里面去,这肯定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2015年的螺纹钢。8月份我刚进入期货市场,当时螺纹钢在构筑一个盘整平台,然后有朋友善意提醒我说,螺纹钢已经跌四年了,从五千多跌到现在的两千,已经比白菜还便宜,炼钢是要成本的,还能跌到哪里去?他建议我抄底做多,说大不了一直拿着,还开玩笑说大不了租个仓库参与交割(当然,散户是不允许参与交割的),不相信以后螺纹钢就不涨了。
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但最后操作的时候还是尊重了市场、尊重了趋势,在螺纹钢价格跌破平台往下破位的时候开了空单,然后那波一直杀到1600多点。
后来我是反弹到1700点出局的,赚了大概三百点的样子。然后螺纹钢一路反弹,反弹到2400点左右吧,我那个朋友又说了,他说现在的基本面根本还不支持螺纹钢反转,现在这个价格肯定太高,应该要做空。
他说的是对的,后来2016年5月份,螺纹钢最低又跌回1900。但是在下跌之前,一口气先涨到2800,如果2400点去做空,我估计没几个人能扛到2800点。
其实前后两次,我这个朋友他说的都没什么毛病。他就是觉得,那时螺纹钢的价格,合理区间就是在2000到2400左右,他说的这个中心区域应该讲非常准确。但如果在交易中,这个判断基本没法用,2015年下半年2000点时做多,和2016年上半年2400点做空,可能都会造成重大的亏损。
第二个是煤炭的例子。去年煤炭涨得特别猛,最多的时候从最低价翻了两倍多。在翻了一倍多的时候,有些人说,难道树还能长到天上去吗?虽然煤炭的基本面已经出现了反转,但不支持这么大的反转,于是就去做空。
他们说的又很有道理,我也相信一棵树长再高,也不可能长到天上去,可是去年10月煤炭那波凶残的上涨大家都看到了,很多根据基本面去做空的,亏损非常惨重。
这两个例子,其实背后反映了同样的东西。你对这个基本面的判断是大致准确的,但基本面它是一个宏观的东西,操作是一个微观的东西,你用很宏观的东西去指导参与这种短期的波动,不会取得好的效果。除非,你的操作能够对应着足够大的周期,能够应对足够大的反向波动。这样才行。
3.我们一定要认识到,通过现货情况来指导期货操作,也是很难有效果的。有很多现货商,对现货价格波动的把握非常好,但是来做期货效果并不好。那什么原因呢?
我们想想期货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一个是套期保值,一个是价格发现。它其实比现货更敏感。你用一个不敏感的东西来指导一个更敏感的东西,那么操作中肯定容易出问题。
还有现货和期货,它们价格是互相影响的。所以用现货的经验,或者想通过对现货的关注,来判断期货的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我觉得,想法过于简单。为什么你就觉得一定是期货回归现货,而不是期货带动现货呢?
二、关于技术面分析的三个认识
上面说了如果我们用基本面来做交易,必须要认识到的三个问题。如果没有这个认识,我们在市场里被动挨打的概率是高的。那么如果我们用技术面来交易,又要注意什么情况呢?
1.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希望用技术面分析来判断市场的涨跌、价格的高点低点,可能是徒劳的。技术分析,顾名思义,它是用来分析市场的,一开始就不是用来预测市场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技术派理论大师江恩,他最后交易的结果非常不好,几乎亏光了所有的资产。不是说江恩的技术分析不好,技术分析没用,而是他自己到后来慢慢走偏了,试图用技术去预测市场,这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其实我现在还在想,到底是因为走势产生了形态,还是形态决定了走势?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不容易搞清楚。你通过技术运用,某次判断对了,就觉得这个技术好像确实很有道理,但你也有判断错的时候,判断错了也不要说技术没用。因为它本身就不是用来预测市场的。
可能我们更多是应该通过技术,来看当前市场相对位置高低怎么样、交投怎么样、情绪怎么样、大家风险偏好怎么样,等等。然后根据这些情况,制定应对的策略。用技术来辅助我们的决策,可能效果比较好一点。
2.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再好的形态、再好的入场点,都会出错这个现实。技术面分析,甚至都不能提高我们交易的胜率,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和依据。我这么说,有人心里可能想,这个人入行时间还不够,根本不懂技术,自己做不到的事以为别人也做不到,所以在这里信口开河。
那我举个例子。趋势交易到现在100多年,被实践和时间证明,是非常好的技术系统。但是,就这个大家公认有效果的趋势交易,胜率一般也就40%。如果技术能够提高胜率,那为什么他们不去提高,最后选择一个胜率这么低的系统?按道理,即使随便去蒙,也都可以蒙到50%的胜率。对不对?
我这样说也不是说技术没用。毕竟你有了技术以后,就更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操作,就可以采取更好的应对,实现亏小赚大。这才是学习技术的真正意义。
所以不要说技术准不准,技术本身无所谓准不准,它只是相当于给了你一个能够量化的进退依据,这个反而是学习技术最重要的。
3.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用基本面辅助技术面分析,可能是很多人的一厢情愿。有些人一直用技术,发现胜率并不高,就想加入别的辅助条件来提高操作准确率。比较流行的,是走基本面研究和技术面分析相结合的路子,希望找到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共振,或者说实现所谓的“戴维斯双击”。我对这个是表示怀疑的。
因为一百多年来,大家公认,技术分析是建立在三个前提假设基础上的:第一是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第二是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第三是历史会重演。
既然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那么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基本面也只是那一切的一部分,只是技术面的一个子集,它是被包含在技术面里面的。所以,也就不存在再要你去结合这件事。很多人这样去做,一开始顶层设计就出现了偏差。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基本面讲究价格一定会回归价值,寻找在低估的时候做多,高估的时候做空;但技术面讲究追随,要么是锦上添花,要么是落井下石,完全是两个相反的思维。
你把两个完全相反的思维,用在同一个操作中,可能会无所适从。比如说,当前觉得价格是低估的时候,基本面要求逆势做多,技术面试顺势做空,你该怎么去决策?
有人可能会反驳,很多大师,基本面和技术面结合做得很好,你凭什么在这里大言不惭?我觉得基本面和技术面结合,这东西有点像我们炒股票做消息股。
牛市里面的消息股大多很准,但熊市的大多不准。提供消息的人还是那些人,为什么牛市他的消息就准熊市就不准了呢?其实和消息本身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当时的行情确实好了,你买什么都涨,但是等到行情不好,你买什么都跌。
消息股的意义不在于准不准,而在于牛市你信了这个消息后,持股更加坚定,能够赚得更多。
这也是我认为所谓基本面结合技术面的意义,它可以让你在做对方向的时候,持仓更加坚定,是一个安慰剂。但对于一个真正纯粹的趋势交易者来说,他是可以不需要基本面的,因为本身市场就会告诉他从哪里进、哪里出。如果他在过程中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严格遵守这个规定,那么基本面对于他来说,就不再重要。
三、关于高杠杆运用的两个认识
有些人他可能在基本面方面很有建树,或者在技术面方面也很精通,但交易的结果却非常不好。或者有些人,股票做得很好,过来做期货,却做不好。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期货具有高杠杆。同样是投机,加上高杠杆以后,和其他的投机又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特性。
1.高杠杆会降低你交易系统的容错性。一个对的策略,在加了高杠杆以后,它允许的误差就小很多,在对的方向,你完全可能亏钱。去年“双十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后来好多品种在经过大跌后,又重新创出了新高,但一些人已经亏得太多,甚至亏光,失去了做生意的本钱,后面你再看得准,跟你已经没有关系了。
也就是说,高杠杆条件下,你做对99次、100次是没用的,只要亏一次,就会被打回原形,甚至资产清零。高达90%的胜率,仍然不能保证赚钱,仍然可能最后全是徒劳。这个如果仔细想想的话,太可怕了。90%的胜率都不能赚钱,高杠杆是多么凶险的一个存在。
有一次棉花多空大对决后我感叹:这次成功的人他下一次还可能会遇到失败,但失败的人却再也没有下一次去遇到成功了。所以这很不公平,高杠杆条件下,每次做对以后,你都会面临再对或者再错两个选项,而做错以后,就根本没有下一次。
这是高杠杆条件下交易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容错性大大降低,会导致你的交易系统变得会非常脆弱。
2.高杠杆会阻碍你建立期望值为正的交易系统。高杠杆对人情绪的影响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做股票,一个小的反向波动,可能你不会去参与,因为知道赚不了多少。但是高杠杆条件下,一个很小的波动,也可以获得很不错的利润,它会驱使你去赌更多的机会。
但实际上,赌更多的机会,或者说是高频率的交易,对交易者是有害无益的。交易本身应该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高杠杆会阻碍你做好这个减法。
因此,我甚至怀疑,高杠杆条件下各类交易系统的期望值,就根本不可能为正。最好的方法,是盈利后适当出金,保留实力,或者盈利后拿出一部分小钱去赌大一点的。整个主要操作体系,应该通过轻仓的对冲,来实现低杠杆。
这样以后,我们所有的交易模型,才能够正常发挥出效用,找到用武之地。
(奶爸公众号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