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国纳米科技发展政策及对上海的启示

 yanyahoo 2017-01-19


2017-01-18


编者按

当下各种石墨烯题材股被热捧的程度表明,纳米科技被誉为“21世纪的三大科技基础之一”是有道理的。本文追踪了韩国十几年来对纳米科技的国家支持,希望有助于上海决策者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过程中坚定某些战略高科技领域,长期支持。

纳米科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誉为21世纪的三大科技基础之一。韩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先后在2001年、2002年、2003年制定颁布了《促进纳米技术10年计划(2001-2010)》、《促进纳米技术开发法》和《纳米技术开发实施规则》,2014年进一步发布实施韩国国家《第四期纳米技术综合发展规划》,其核心策略是融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3个主要技术领域,提升前沿技术和基础技术水平。2014年 3月,韩国国家纳米技术政策中心研究制定了《第二期国家纳米技术路线图(2014-2025)》,以期通过三大战略来具体实施推进。

我们通过探寻韩国发展纳米科技与产业的经验,为上海发展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一、韩国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政策

韩国国家纳米科技政策的出发点是通过纳米技术来实现制造业的创新,提升未来产业竞争力,培育新兴产业,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阶段(2001-2010)取追赶战略,重点在于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纳米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使韩国成为纳米技术的一流国家,争取达到全球的前5名;第二阶段是赶超战略,韩国要成为纳米技术产业化的全球领导者,用纳米技术引领未来产业技术的发展。2010年以后,韩国政府逐渐重视纳米安全性的研究和政策的制定。

2014年3月出台的《第二期国家纳米技术路线图(2014-2025)》通过三大战略指出了未来韩国纳米技术发展路径:

第一大战略:将成熟度较高的纳米技术领域首先实现产业化。具体包括了以下七大战略领域:①3D纳米电子材料,②应用在IOT领域的环境纳米传感器技术,③食品安全纳米传感器,④功能性纳米纤维,⑤不使用或者尽量少用贵金属的催化用纳米材料,⑥不使用或者尽量少用稀有元素的纳米材料,⑦低能源消耗的水处理系统。

第二大战略:发展石墨烯材料与技术。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①尽快建立石墨烯原材料供应体系,保证石墨烯原材料的供应;②石墨烯产品的早期产业化尽快实现;③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有机协作、交流系统。

第三大战略:支持企业的技术研发以及成果转移转化。包含三方面内容:①对优秀的纳米技术研发企业提供匹配性支持;②组织专家,为企业目前还没有解决也很难解决的技术难题攻关提供重点支持;③支持建设自动化和智能化的NEMS等平台,以服务技术转移和产业化过程。

通过长期的稳定支持,韩国纳米科技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李向阳等采用了Thomson公司的Thomson Innovation (TI) 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采用关键词与 IPC 分类号进行综合检索,得到2001-2015年的纳米专利 55453 件(数据日期为 2015 年 8 月2日)。纳米技术专利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美国、韩国、日本和中国是全球纳米专利的主要申请国家。韩国紧随美国之后,位列第二,超过了日本、中国等,申请专利 11343 件,占比 20%。三星电子、韩国先进科技学院等是纳米技术的领跑者,专利获得者中名列前2名。

二、对上海纳米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启示

上海在2001年开始执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纳米科技专项,与国际同步推动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一些重要领域的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前沿的水平。新型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研制,纳米技术在电子信息、环境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一批纳米技术转化成产品成功推向市场,培养了一大批国际著名的纳米专家。在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中,上海地区获得了11项资助,占全部项目的25.6%,高于一般项目10%左右。主持这些项目的科学家,绝大多数都曾承担过上海市纳米科技专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纳米科技在技术与产业培育方面的良好成效。

但相比于英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国内北京、广东和江苏等兄弟省市,上海这几年在纳米科技领域的投入有所趋缓,新增亮点不多,重要领域的优势地位不再突出。为了维持上海在纳米技术,特别是纳米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需要进一步梳理现有基础和条件,优化创新政策措施,重点扶持优势领域,加速纳米科技产业化进程。

一是坚持聚焦重点领域,长期稳定支持。

对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纳米科技与产业领域,决策者一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通过出台专项长期规划,系统化地予以推进,并且设立阶段性考核目标,接受第三方评估。同时,凝练管理经验,优化管理流程,形成科学管理体系,从而保障纳米科技与产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发展。

二是集聚资源,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上海纳米科技产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没有纳米科技产业园,成果转化缺乏物理载体。上海应该在化工园区等合适的区位,开展纳米技术产业园的建设。科技政策、科技资源向相关的园区集聚,有效吸引孵化上海纳米科技成果,逐步建成上海纳米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地,促进纳米科技产业链的形成。并利用纳米技术产业园,整合周边产业资源,输出层级更高的纳米技术产业链,增强上海对周边产业的辐射能力和水平。

三是营造环境,吸引大企业参与纳米技术创新。

我国纳米技术市场上国内企业专利拥有量排名在三星、飞利浦等跨国企业集团之后,上海纳米技术产业化主体多是中小企业,缺乏竞争优势,亟需本地大企业的加入。上海应出台相关举措鼓励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小企业联合攻关,推动纳米技术成果转化。纳米技术成果转化速度快,周期越来越短,大企业越早参与纳米技术产品的研发,纳米技术成果转化越顺利,更有利于企业、产业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