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悟太极拳养生精髓—性命双修

 zlj1968 2017-01-19

泉州  庄锡成

2016年3月23日

   说起太极拳养生,大家都会想起“性命双修”。然而,“性命双修”是道家内炼大法,有严格系统的功理功法,是一门经典的大学问,并非常人所能知晓与掌握。

    先贤王宗岳《太极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拳论寓意,太极拳道即阴阳之道,其修为目标即“阴阳平衡”,如此方可实现张三丰祖师遗论“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之境地。

    拳论深奥难懂,拳者应善于生活中感悟哲理。人之初,性命皆先天。一旦降生,世界运转,神识蒙昧,后天成为主动,先天本能退隐。“修性”属非物质范畴的“先天”意识概念,而“修命”属物质范畴的“后天”本命概念。以拳道论之,“性命”也是阴阳。“性”就是阳,“命”就是阴。依拳理功法而论,“性”就是意念,“命”就是招法。“修性”就是太极拳之意念练习,或心法练习。“修命”就是太极拳之拳架招式练习,或动作技法练习。“性命双修”就是太极拳之真正行功走架。

    笔者随恩师李和生先生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以拳悟理,感悟到太极拳之养生精髓就在“性命双修”。

    恩师李老“练哪想哪”之武学理念,就是太极拳“性命双修”之要诀。太极拳来于自然,归于自然,练拳伊始就要贯穿“想哪练哪”之意念,依拳论而练,应以自然之道而为,绝不可偏废,不可臆想,不可鲁莽,否则,极易落入玄学假像之旁门矣。

    恩师李老科学总结内功太极拳老六路“以腰带手、以气带手,以意带手”三步练法,就是太极拳阴阳双修之训练功法、亦是道家性命双修之修炼功法。

    李老对不同阶段练法有着不同的要求,给后学提出了“修性”与“修命”的次递问题。“三步练法”有科学的意念作引导,有生理解剖作支撑,有中医理论为依据,融“明理、实证、内证,心悟”于一体,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渐及功境。如:想腰练腰,旨在锻炼人之肾脏;想丹田练气,旨在练人之元气真气;想尾闾练意,旨在练人之神经......“三步练法”与修道者“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合道”相吻合。

    笔者体悟,“性命双修”,难在“修性”。儒释道三家皆重视“修性”,儒以尽性立命为宗,释以养性听命为宗,道以炼性寿命为宗。其关键就在于以神为性,神不内守,则性为心意所动摇。故而,太极拳之意念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初学者练拳以后天意念“有意而为”。功成者习惯成自然,乃先天意念“无意而为”矣。意念不宜过,过则臆想空幻,恐陷偏入魔之危。

    “修命”难在松。松由心生,中正安舒,非不用力之懈怠也。初学者练松应重在体会内运,功成者内运外动,自然而然。故而,修命练体不可思攻防、摆架势、劳筋骨、耗心志,应心松体舒,举动恰到好处。

    古人云:“性靠自悟,命靠师传”。任何功法都是由有为进入无为的程序境界。恩师李老十分重视练悟结合,赐字、书信、亲授都强调“练与悟同等重要”。老六路功法收心求静,以静养神,以动养形,神形兼备,性命双修,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