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如果结合古画的年代背景和诗词文献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枕凳 ![]() 枕凳既可当作枕头之用,也可以是中医按听脉象时,患者用来搭手腕的枕凳。枕凳的凳面板微凹,长不及尺,高三寸许,凳上常备特制棉垫,用带子与四足系牢。 熨斗 ![]() 在唐代张萱的《捣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把用来烫平衣服的熨斗,不过造型跟今天的熨斗有点不一样。唐诗《捣衣曲》“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说的就是用熨斗烫衣服。 罗盘 ![]() 在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中,有一名算命先生。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腰间佩带着一个罗盘,这是罗盘最晚产生于宋代的一个确证。 小炭炉 ![]() 上图为清代姚文翰仿宋人《茗园赌市图》的局部画面,图中用来加热茶水的小炭炉,非常精致小巧,可以随手携带。 拖鞋 ![]() 这是宋代《五百罗汉图》的局部,画面中有一双拖鞋,而且还是“人字拖”哦。 学步车 ![]() 明代《童戏图》中的那只小推车,就是古代的幼儿学步车吧? 测风仪 ![]() 在《清明上河图》虹桥的四角,立有四根木杆,每根木杆顶上都有一个鸟形之物,叫做“五两”,它因为由五两重的鸡毛制成而得名。五两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古代的测风仪,人们只要观察鸟头朝向,便可判断风向。 隐几 ![]() 图中的隐几是一种供休息用的躺坐器具,不少古诗词都提到了这种简约实用的小玩意。 《孟子·公孙丑下》:“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 成玄英疏:“隐,凭也。 子綦凭几坐忘,凝神遐想。”宋代陆游 《秋日焚香读书戏作》诗:“世事无端自纠纷, 放翁隐几对炉熏。” 清代洪昇 《长生殿·雨梦》:“漏鼓三交,且自隐几而卧。” 眼镜 ![]() ![]() 从明代的《南都繁会图》,我们可以找到好几个戴眼镜的老人。显然,对于明朝人来说老花镜已是市井间的寻常之物。 墨镜 ![]() 这一幅图画描绘的是一间眼镜铺,一名顾客正在试戴眼镜,看样子还是挺时尚的墨镜。 躺椅 ![]() 这幅图画告诉我们,明清时期的人已经在使用这种便携、舒适的躺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