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半数日军都死于其手,甲午战争日本最怕的竟是一支杂牌军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7-01-19

甲午战争除了平壤和黄海之战,清军几乎都是一触即溃,因此助长了日军的跋扈之气,以为接收台湾如探囊取物,却没料到竟会被中国一个杂牌军打得狼狈不堪,还赔上一个亲王。

《马关条约》在岛内引起轩然大波,台湾人民誓死不肯脱离祖国,自发成立“台湾民主国”,强留巡抚唐景崧为大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主持抗战。

唐景崧是进士出身,在翰林院做过庶吉士,满脑子忠君卫道思想,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拥兵自重。日军登陆台湾时,唐景崧佯装抵抗了一下就逃回厦门。

超半数日军都死于其手,甲午战争日本最怕的竟是一支杂牌军

与唐景崧截然不同的是,刘永福接大将军印时,慷慨激昂道:“自问年将六十, 万死不辞”,当即发布告激励将士共保危疆。

刘永福出身天地会,后加入太平天国。说实话,他反清复明干得真不咋滴,被广西提督冯子材打得节节败退,只能躲进越南深山。

如果不是中法战争,刘永福终其一生就是个山大王。清廷与越南谁都不愿公开与法国为敌,便暗中资助刘永福。刘永福也不负众望,多次重挫法军总司令李维业和孤拔。

中法议和时,清廷也没卸磨杀驴,李鸿章提了四项基本条件,其中就有保全刘永福的黑旗军。毕竟有前科,朝廷还是有所忌惮,授刘永福总兵时,又大规模裁撤黑旗军。

超半数日军都死于其手,甲午战争日本最怕的竟是一支杂牌军

黑旗军军旗

甲午战争爆发后,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态势,朝廷又想起了刘永福,命其重整黑旗军,开赴台湾抗日。

清廷内部分主战、主和两派。湘军的张之洞、刘坤一等是主战派代表,根据光绪的旨意,他们想将台湾改为租界,请英法俄德等诸国保护。提议被否决后,张之洞心有不甘,便联合湖广、两广总督等暗中支持刘永福割据台湾。

唐景崧虽将富庶的台北拱手让了出去,但日军并没有足够兵力进军台中、台南。三国干涉还辽结束后,日军终于腾出2万兵力,分三路进攻台中。与此同时,刘永福也在岛内整编队伍,强化军事布防,还发动原住民和渔民共同抗日。

超半数日军都死于其手,甲午战争日本最怕的竟是一支杂牌军

台湾原住民战士

彰化是台中重镇,刘永福派心腹吴彭年任前敌总指挥,第一战就在大肚溪击溃日军,后又在八卦山击毙日本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和山根信成少将。

刘永福的坚决抵抗,日军不得不将台湾兵力增加到5万人,战舰30艘。而日军在黄海海战中投入的兵力也不过如此,可见清军只要决心抵抗,转败为胜并非不可能。

打日本难不倒刘永福,但筹钱却让刘永福愁得不行。台中、台南经济落后,不足以养战。不过最要命的还是张之洞的出尔反尔。因为有张的支持,刘永福在台湾才有恃无恐。可为了保住乌纱帽,张之洞此时却发了封电报:

守台之举,出自阁下义勇,鄙人并未置词……或去或留,仍请阁下自酌,鄙人不与闻。自协济晌械, 屡奉谕旨严禁,万不敢违。

刘永福接电如晴天霹雳,只能仰天大呼:内陆诸公误我,我误台民。

超半数日军都死于其手,甲午战争日本最怕的竟是一支杂牌军

黑旗军战斗场面

台湾经济瞬间奔溃,黑旗军战线节节瓦解,最终被围困在台南城中。日军破城前,刘永福在亲信的保护下,搭乘英国商船逃回厦门。至此,台湾全境被日军占领。

经历此役,刘永福对清廷失望透顶,转而支持革命党,后又加入同盟会。1917年病逝于钦州老家,享年80岁。

刘永福在台南振臂一挥,率领黑旗军粉碎了日军“不加一兵,不遗一矢,而台之地即为日之地”的幻想。日军被打死近5000人,因伤、因病无法继续战斗者超过27000人,这数字远远超过了日军在其他战场损失总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