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目·邪视·饕餮——三星堆之谜

 公司总裁 2017-01-19

中国广汉三星堆的发掘,举世关注。论者有说三星堆乃天外文明,自是无稽之谈;至于说三星堆文物在中原找不到参照物,话也不应讲死。

三星堆出土的十余具青铜面具,是最令人惊异的器物之一。这些面具尽管十分奇特,但笔者以为它们同中国上古青铜器、玉琮上的饕餮纹有一定的关联。

巴蜀早期的居民作为西南夷,与炎帝后裔的苗蛮( 三苗之居,西抵巴东) 关系密切。著名的蚩尤便是苗民的一位领袖,曾为炎帝的一方同黄帝大战。《史记》形容他“铜头铁额”, 反映了作为兵神的蚩尤在战争中是佩载头盔的。三十年代,陈梦家先生在《商代的神话与巫术》中已论证,蚩尤就是饕餮, 理由充分, 令人信服。

头盔很可能是面具发展的结果。例如,殷墟侯家庄1004号大墓出土的饰有饕餮纹的青铜战盔,体现了其间的内在联系(这也应说是一个参照物)。苗民有佩戴辟邪面具的习俗, 这种怪异的面具, 曾给中原地区的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神异经·西南荒经》曰:“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名曰饕餮。”戴豕,就是佩戴饰有长长獠牙(似野猪牙)的凶狠狰狞的面具;饕餮,则是指西南方的三苗。古籍中类似论述很多。后来人们把作为族名的饕餮又移作其辟邪面具纹饰的称谓。

打从早期的饕餮纹(如公元前3300~前2250年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的大玉琮刻纹, 图    )开始, 纵目·邪视·饕餮——三星堆之谜突出双目的地位就一直是其最重要的造型特征。形成这一特征的缘由, 应当说同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古老迷信“邪视”(Evil Eye)有共通的机制。视线具有巫术的含义, 当被某些生物或人看上一眼便会遭难的迷信观念还深印在人们心底的时代, 眼睛占据主导地位的饕餮纹饰就可能是对抗邪恶、辟止不祥并成为人们敬畏和膜拜的神物。

三星堆青铜面具显示了它在重视眼部的功能上与饕餮纹的一致性。只是它的强调方式非同寻常, 如其中一具凸目大铜面像实物, 它的眼珠从眼眶中直凸出十多厘米, 可谓独一无二。(图  纵目·邪视·饕餮——三星堆之谜

凸目大铜面像与《华阳国志》的记载相契合:“蜀侯蚕丛, 其目纵, 始称王。”因此, 一当它出土, 各界学人都认为这个说法终于得到了印证。

然而细辨之, 笔者认为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场误会有加以澄清的必要。这就是有关“纵目”的理解, 古人一向别有会心。

《楚辞·大招》曾描写了一个西方死神的模样:“西方流沙, 漭洋洋只。豕首纵目,被发鬤只。长爪踞牙,诶笑狂只”, 很是令人恐怖。

朱熹集注云:“纵, 直竖也。”就是说, 纵目, 指眼眶竖立的眼睛。直到今天,壮族民间流传的夏山婆故事, 她作为“纵目人”, 相对于人的横眼,“两眼是直的”,也是这样说的。

这种解释渊源甚深。早在至少成书于战国以前的《山海经》提到的秋神蓐收,“一目, 当面中生”, 便是因为把纵目当作竖目, 遂安插到眉心而略去两眼的结果。后来衍生的不少神话又保留两眼, 加上竖目, 演为三眼, 造出不少三目神人。这类一眼至三眼的纵目神多是地处西方的神, 如土伯、烛龙、防风氏等等, 而与神活学意义上的西方概念至少部分重叠的蜀地,更受本土文化的影响, 虚构出一个名震遐迩的灌口二郎神, 这二郎神, 天下尽知他有三只眼, 当中一眼, 纵目而生……

可是,这一切,已与三星堆纵目铜面像风马牛不相及了。要知道, 三星堆所见之大铜面像是横长的杏叶眼, 纵目的特征在于突睛而非竖眼!

考虑到其文物年代在公元前1800年至前1250年之间, 说明后来所谓“纵目”的解释全属以讹传讹, 不得要领, 连蜀人也丢失了他们先王“纵目”的本相。

德国比较语言学家马克斯·缪勒说:“神话是语言生病的结果, 犹如珍珠是蚌生病的结果。”那些优美的“纵目”神话的演绎, 的确是神话学上经多次“语病”而诱发出来的畸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