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BC拍了部春节的纪录片,暖哭了中国人(注定刷爆朋友圈)

 木当归 2017-01-19

说到BBC,我们能想到各种主题和内容的优秀的纪录片。

上至天文,下达地理。

BBC出品,必属精品。

而2016年春节,BBC还不声不响地制作了一部关于中国春节的纪录片。

刷爆朋友圈的同时,还让无数中国人感同身受——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盛典

Chinese New Year: 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n Earth

鱼叔被安利这部纪录片的时候,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要知道。

春节,蕴含了中国人太多的情感羁绊和文化内涵。

外国人,真的能理解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吗?

会不会拍出来带着一层文化障碍的夹生感,这是一个问题。

再有,中国春节的传统项目已经被拍了太多遍了。

如果这个只是拍给外国人看也就算了;

可是,你给我们看我们自己过了一辈子的传统节日,这不是开玩笑么。

如何拍出新意,也是个问题。

结果,鱼叔看完之后,以上问题,全都烟消云散。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被BBC拍出的春节深深地打动。

传统而不失新意,正经而不失活泼,这很BBC。

说起春节。

就不得不提春运。

春节期间,通过陆路交通出行的总人数,是32亿人次。

BBC把春运比作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之一,实在没错。

不管多远,到了春节,在外的人总要归乡。

女主持人在车站随意问路人,你去哪里,你要坐多久的车。

听到的答案出乎她的意料,十几个小时,三十几个小时……

没错。

我们也许会花费一两天甚至三四天的时间在路上,只为了和家人吃一顿年夜饭。

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很多人在过年期间都要坚守岗位。

北京的铁路调度局,让主持人感觉像在阿波罗13号的控制室。

这里是亚洲最大的铁路调度指挥中心。

车站的小红帽,是帮人搬运行李的工作人员。

春节是他们工作的高峰期。

受采访的一个年轻小哥无奈地笑笑,说自己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

鱼叔最喜欢的一对主持人,就是哥俩好大叔。

每次看他俩都觉得太有爱了。

他们跟着珠三角的“摩托车大军”,踏上了回家体验之旅。

在摩托车经过的主要地段,还设有供应站。

为他们提供充电、热水、热粥、摩托车修理等服务。

都是免费的。

而且还有给人暖手暖脚的电热器。

两人找到“粥嫂”,一起做了一桶粥。

但过程遭到粥嫂吐槽:

帮我真的是太好了,就是话说得太多了。

让人不禁一笑,淘气的BBC啊。

回家过年都有什么娱乐活动呢?

每个地域还都不一样。

来到哈尔滨,很多人会被一项当地的娱乐运动震惊,冬泳。

当看到一个个大爷大妈,大冬天穿着泳装,锻炼体魄和意志的时候…

鱼叔看着屏幕打了一个寒颤。

说到冬天盛大的娱乐活动,不得不提哈尔滨冰雪节。

哈尔滨的冰雪节每年都有不同主题。

白天看,冰雪打造的童话王国,已经很震撼。

晚上看,华灯初上,五光十色,更是魔幻。

320米长的冰滑梯,更是爽翻了啊!

然而这一切的起源,是因为以前人们买不起纸灯笼。

所以过年时候就把冰中间掏空一部分,放入蜡烛,制成冰灯笼。

原来,如今盛大的冰雪节就是从一个冰灯笼开始的。

简直太神奇了!

还有最精彩也是最危险的新年传统习俗,打树花。

薛师傅是打树花的第十四代传人。

讲真,看到打树花的那一刻,鱼叔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实在是太美了。

这还是跟烟花有不一样的感觉。

烟花远在天边,远距离观看才能感受它的全貌之美,而且给人以“烟花易冷”的沧桑感。

而打树花,就在你的眼前,比烟花还灿烂。

说到春节离不开美食。

第二集《团聚》主要讲美食。

敲黑板划重点了啊!还在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学生鱼友们,这可是BBC给你们的完美范文。

听力、写作、口语、阅读理解等题型,都十分适用。

而BBC的确也不给你玩虚的,他们的确问出了所有外国人都会好奇的的问题。

你们中国人喝白酒是怎么个喝法?

谈生意的时候也要喝白酒? 

喝醉了那还怎么谈生意?

BBC终于代表官方提出了这些疑问。

当然,BBC的纪录片维持一贯的水平;

展现方式由浅入深,以点带面。

比如,说到饭桌上的白酒,就要去四川泸州的白酒产地看一看。

白酒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制作过程中,烟雾缭绕,好似仙境。

让人不禁怀疑,会不会看到酒仙。

过年每家每户喜欢买把鲜花,给家里添点色彩和生机。

可是你知道,春节时候你手上的这些鲜花是怎么来的吗?

云南各地农场的鲜花,都送往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

没错,鲜花拍卖你见过吗?

这是批发商们以低廉的价格买入大量鲜花的地方。

采用荷兰式的拍卖方式,每场交易平均三秒定胜负。

真的是紧张刺激。

春节的活动也是充满了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比如纪录片中,记者体验的寺庙求签,签文现在都可以用机器解读了。

还真的是与时俱进呢。

但有些事情仍旧是传统点好!

比如,东北查干湖打鱼,就用的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方法。

这个壮观景象,见多识广的主持人也惊呆了。

更不用说,舞龙舞狮,花车游行,各种小吃。。。

不过。

鱼叔难以相信BBC居然错过了一项传统并且重要的春节大型益智类娱乐活动。

它甚至全国普及没有地域之分。

那就是,打麻将。

谁家过年不支上一桌麻将啊。

麻将声伴着鞭炮声,和电视里春节晚会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才是过年的味道。

近几年,都说年味变淡了。

物质条件好了,好吃的可以随时吃,新衣服也随时可以穿,平时的娱乐活动已经很丰富。

不比物质匮乏时代,这些东西不再珍贵。

换句话说,春节在物质上给予我们的快乐没有了。

人们的快乐成本变高了,嗨点变高了。

其实是,我们自己口味变重了,不能怪年味变淡了。

而且,家的概念越来越小。

以前,一家孩子多,亲戚多,大家庭聚在一起好不热闹。

现在八零九零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小家为主,大多数都是一家三口的小日子;

亲戚范围内,人与人之间少了以前那种热乎劲。

七大姑八大姨一年见一回,亲近不起来。

而且现代交通和通讯那么发达,平时想见的人想说的话想做的事,都能完成。

而不只是过年时候聚在一起才有机会。

禁不住让人感叹“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什么是年味?

习俗累积出的仪式感。

贴春联、包饺子、年夜饭、放鞭炮、讨红包……

如果这些仪式的东西慢慢消逝,人们不再坚守着这些习俗,年味变淡也就不稀奇了。

说到底。

不是年味淡了,而是人心散了。

看BBC的这部纪录片,几个外国主持人,以他们的视角体验中国春节,才会重新发现:

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一切,都这么难能可贵。

但是有点讽刺的是,我们总要别人告诉我们,这一切有多么精彩,我们才会珍惜。

不管在外吃了多少顿饺子,年味永远是妈妈包的饺子味道。

看完,真的好想立刻回家,过个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