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问题及未 来发展建议

 wfs道法自然 2017-01-19

版权声明:原文刊登于《小城镇建设》杂志2016年10月,版权为《小城镇建设》杂志社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作者简介:

黄   迪,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工程师。

陈   颖,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

张   磊,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工程师。

贾小梅,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工程师。



摘要

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双重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面临严重挑战。特别是南方水网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农村环境本底较差。近年来福建省结合“美丽福建·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推动农村环境整治由国家试点示范向常规化、规范化转变,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在项目规划、治理模式选取、设施后期运行维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基于现场调研工作,总结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化建设和运行的经验做法,同时也对当前一些地方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工作方向建议,为其他地区建立科学高效的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模式提供参考。


Abstract

By the dual effects of economic-soc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acceleration,rur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confronts a serious challenge. Especially in southern water area, where 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fragile, and rural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s is low. In recent years, combined with “Habitabl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plan” action, Fujian promotes rural environment to renovate from national pilot demonstration to routin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With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planning, governance pattern selection, facilities maintenance operation, Fujian has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 Based on site investigation , this paper summarized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experience in Fujian, as well as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suggestion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about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policy of “rural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and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关键词

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


Keywords

rural; domestic sewage; Fujian


我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近年来发展迅速。2008年,为解决农村突出性环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0年为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又提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对地域空间相连或环境问题相同的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


为了解各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和问题,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三五”重点任务的完成,近日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组织研究人员赴福建省调研,选取南平市延平区、泉州市安溪县、漳州市漳浦县三个典型地区,深入了解各地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模式选取、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处理设施长效运行维护方面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实际问题。


福建省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福建省位于水网密集区,农村人口众多,污水产生量大;同时福建省地处丘陵地带,污水排水管网建设成本较高,早年生活污水大多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污附近河道、池湖当中,对农村人居环境及周边流域水体造成污染,是福建省不少农村的“老大难”问题。2010年,福建省与环保部签订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将九龙江流域、闽江流域和鳌江流域作为下一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域,近年来福建省整治取得了积极进展,形成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成果。


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典型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福建省针对本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从流域规范化治理和区域差别化管理两方面入手,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出台技术文件,污水治理规划范监督能力进一步增强 


福建省结合当前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应用情况,于2011年颁布出台了《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总结了化粪池、净化沼气池、厌氧生物膜池、接触氧化池、生态滤池、人工湿地、稳定塘等7种处理技术,提出散户(分散)式和集中式共6种推荐工艺组合,并总结整理省内已有9种工程案例,对每种案例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造价及运行管理费用、实际运行情况等作了详细介绍。同时,《指南》还对福建省农村用水与排水量指标、进出水质、污水收集系统、水质检测、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等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指南》成为了福建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力抓手,流域农村生活污水规范化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2
因地制宜开展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实现区域差变化管理 


整治区域选取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开展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优先开展镇区和集中建成区采用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偏远地区和居住分散区采取分散型生态处理。整治区域的选取方面,区分轻重缓急,优先解决重点流域和农村小流域范围内涉及村庄、重要饮用水源地和重要湖区周边村庄整治技术选取方面,早期福建省分散式污水处理多采用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土壤微生物对污染物分解转化;2014年之后,部分人口分布密集地区推广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采购安装了多点进水高效生物反应器,该设备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费用低、检修方便等特点,同时兼具生态景观特征。


典型地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模式选取及运行现状


1
土地渗透技术设施运转良好 


实地考察南平市延平区发现,该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应用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技术,已连续运转6年,且运转状况依旧良好,出水水质清澈无异味。此技术主要是通过建立多功能结构层,增添微生物菌剂滤料配方,配置多层水平、垂直分布管网,加压控制水、气运移,加速污染物分解转化。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一级A类排放标准。设备需占用一定土地面积,日处理1吨污水占地面积约2.0m2,地表面可以种植农作物,节约土地资源。设备运转还需要鼓风机鼓风加压。


土地渗滤技术在福建省得到推广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福建地处丘陵地带,农村土地资源相比种养殖大省不是特别紧张;二是投资及运行费用低,设备为一次性建设,平均耗电仅为0.1度/吨污水;三是设备间歇式短时工作,特别适合农村地区污水排放不规律的实情。此技术适宜在有一定用地空间、居民相对集中、用电相对方便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但是调查也发现,土地渗滤处理需要解决好雨污分流问题,否则污水处理效果大打折扣。


2
结合实际建立乡镇级小型污水处理站 


安溪县地处晋江流域上游,是下游泉州市区、晋江、石狮、南安等地数百万人饮用水的水源地,农村生活污染治理需求迫切。蓬莱镇考虑到自身人口密集特点,结合镇区规划,在镇中心美滨村建立了处理能力2500吨/日的小型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资877.1万元,其中处理厂建设投资327万元,管网投资550.1万元。项目实现周边4个自然村的农村居民、中学学生、医院共计3.5万余人生活污水的统一收集处理。污水处理厂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为核心的微动力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后排入自然水体。污水处理厂采取“第三方运营”的设施运行维护模式,与本县其他乡镇级污水处理站整体打包,公开招投标,委托有资质的环保公司统一运行监管。处理站建成2年多以来运转正常,出水COD浓度约为28mg/L,氨氮浓度5.0mg/L,优于排放标准要求。


调查了解,水解酸化+生接触氧化法处理效果比较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适用于人口较为集中的中小型村镇污水处理厂。同时由于采取“第三方”托管,技术和管理的有效衔接确保了安溪蓬莱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良好运行。


3
探索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漳浦县根据县域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等特点,积极推广农村地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自2013年开始,通过县镇村“三三三”制方式筹措资金3130万元,在18个乡镇开展了26个农村污水处理示范项目建设。县域内大部分地区普遍推广“多点进水高效低耗的生物反应器”技术,此类技术能耗优势明显,比常规的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器技术能耗低1/3,吨水电耗0.2~0.25元。污水处理效果稳定可靠,此项技术在当地较大村庄和集镇推广优势明显。


为加强设施运行统一监控管理,漳浦县还建立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物联网管理平台,无线采集设施运行信号和视频图像信息,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管控精细化、信息化水平。


漳浦县在技术模式选取方面,因地制宜选择了适用于农村污水来水水量水质不稳定的“多点式”进水污水处理技术模式;在项目建设方面,明确国家和地方资金建设投入比例;在设施监管方面,建立了统一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平台,体现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系统化设计和规范化管理,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推广。


存在问题


1
部分地区设施正常运转转成难题 


此前调研组也走访了云南、湖南、江苏、甘肃、辽宁等地,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各地虽探索出适合不同地区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但仍存在部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的现象,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规模偏大,处理设施不能满负荷运行,造成能源浪费且影响去污效果;二是水质季节性、昼夜波动较大,水力负荷不稳定,给设施正常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三是运行维护经费不到位,以经济欠发达的福建某县为例,县政府每年财政资金约为400万元,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虽采用费用较低高负荷地下渗滤技术,但5000元的运行维护费用、十几套设施下来(其中电费1000~2000元,管网维护3000~5000元)对其县财政仍是不小的负担;四是还有一些设施建设与管网建设不配套,因污水管网建设费用高没有实现污水全量收集或雨污分流,现无法正常发挥环境效益。


2
偏远山区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未普及 


截至目前,福建省已经基本实现重点整治区域内污水集中收集,在全省533个乡镇建成了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了58%。但分散式设施建设数量仍然不足,部分偏远山区农村污水未收集,未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对水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覆盖率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资金制约。以南平市为例,2012年之前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资金按照上级拨付和本级财政支出9:1的比例,项目完成情况较好。但2012年之后要求地方按照1:1比例配套,县、乡镇政府无力承担。二是受技术制约,老式乡镇配套管网布设困难,无法实现集中收集。


3
配套标准体系建设不健全  


调研发现,农村环境管理相关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仍然不完善。虽然环保部、财政部近期出台了《中央农村节能减排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以奖促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但经济基础较差地区“运行维护资金从哪来”“人员队伍怎么配”“长效管护怎么搞”还缺乏有力地政策支持。同时与政策相匹配的配套标准体系还不健全,为指导县级及以下基层农村环保管理工作,在技术选取、工程建设、考核验收等方面还需要健全技术规范。


下一步工作建议


1
完善农村环境管理配套政策


从技术角度对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为基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和抓手。技术选取上,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禀赋,有针对性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等指导文件,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日常管护制度。工程建设上,首先是要破解农村征地难题,加强与住建、国土、水利等部门的联系,按照农村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有关要求,规范项目征地、招投标、工程建设一系列环节,明确建成设施的产权归属,规避设施有人建、没人管的问题。工程审计上,加强与审计部门沟通协调,加紧考核验收进度,具备条件的地区,可推广农村基础设施商业化、市场化审计,通过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代行开展农村环保设施审计工作,审计局仅对其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微观调控,缩短审计时间。考核验收上,在充分考虑标准可行性、超前性、与国家标准适应性的基础上,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地方标准,为考核评估污水处理设施环境成效提供有力依据。


2
探索筹措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 


按照环保部相关规定,单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不超过100万,资金投入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今后还应加强相关涉农资金的整合,积极探索资金筹措机制。对于类似福建等水网密集区,可探索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下游地区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对上游生态环境良好地区开展生态补偿。灵活运用整合资金,有条件地区可从乡镇、村级自筹资金中安排部分用于设施长效运行维护资金。


3
探索设施长效运行机制


县级人民政府可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环保部门基层能力建设。在财力较好的地区,县政府要积极落实人员编制和预算,建立乡镇级环保机构,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对于资金短缺的地区,围绕重点饮用水源地和环境敏感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取上下游生态补偿、以城带乡等方式支持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选取容易管护、运行成本低的技术模式。鼓励以县乡为单元搭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护市场化信息交流平台,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委托第三方通过PPP等模式进行项目管理,有条件地区可将设施设计、工程施工、后期运营统一打包招投标。



有奖征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